文章来源: 环球网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被阅读 51006 次)
一家硅谷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美国实习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一到下班立马走人。他对一些问题尽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谈,一分钟可以讲完的问题,能讲五分钟。中国实习生很努力,活干得最多最好,但不爱多说话。
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但也不差。虽然讲话带有口音,但最爱发问,擅长表达自己。在实习期间,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是,最后人们最能记住的是那位印度学生。
这个故事当然是中国人喜欢讲的,因为中国人看重「硬本事」、看轻「软本事」;按照这种我们熟悉的价值观,这个故事实际是想抬高中国人、贬低印度人,也包括贬低美国人,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因为我们这种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只能干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硅谷和美国大学等领域成为领袖人物;也正因为美国和印度社会既看重「硬本事」也看重「软本事」,所以,反馈到文化和教育领域,就变成了不只是要强调数理化,也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判断人才时不只是看他的硬技能,也看他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一个风趣的人。
比较极端的是,不少中国父母在子女好不容易到美国大学读书后,又偏偏要他们花大学四年学会计,这些朋友说,他们担心子女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会计好找工作。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实际上中国会计规则跟美国不完全相同,学完美国会计规则,到了国内还要补课才能做会计。而且像会计这种职业性这么强的专业,根本不需要到美国大学去花钱学四年,在国内的技校就可以学到,然后在国内考会计资格,那样既省钱又更实用。
这里关键还是在于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问题。教育有两项主要功能:一是为了职业,另一个是为了做人,尤其是为了做一个有意思、有趣味、有意义的人。教育不单培养人的职业素养,它更培养人格。
许多朋友一听到自己子女想学历史、文学、艺术,或者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就很生气,认为这些「软本事」是无用功,不便于找工作等等。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软本事」恰恰是使一个人更加有意思、有趣味的基础。
世界需要「硬本事」的人,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那些能说会道、知识渊博的人领导的。即使我们走出企业领导、政府领导阶层,在社会生活中,那些除了职业以外还了解我们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是怎么来的人也是更加有趣的人,同时更可能是社会中的成功人士。
随着互联网资源的丰富膨胀,各类专业技术通过谷歌随时随地可以查到,获得「硬本事」的方式可以是技校、大学,也可以通过网络。所以「硬本事」的相对价值在降低。但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对于「软知识」、「软本事」的需求比以前大增。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人不在「软本事」方面追赶美国和印度,我们可能只能继续以苦力活、低利润活为主,把需要领导软实力的高利润、高收入的工作交给美国和印度人来做。
就每个人的生活而言,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应该强化通识教育,也是为了让自己能活到老幸福到老。通识教育不仅能让一个人增加「软本事」,而且还会让你接触了解各种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激发你方方面面的好奇心和兴趣。
一旦你对许多东西有好奇和兴趣后,一辈子中的不同时段总会有让你感兴趣、让你激动的追求和话题,不会过得枯燥,更会充实生命中每个阶段的生活内容,最大化一辈子的幸福感。
之所以中国人跟美国人、印度人的差别这么大,也当然跟中庸和孝道文化紧密相关。在中国长大的过程中,父母等周边的人都教你「要听话」、听长辈的话。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见到比自己年长的,都要小声讲话,顺从听话,不能挑战长者和权威的言论。
正因为从出生开始,二三十年之内,周边大多数人都比自己年长,都是自己必须要顺从听话的对象,所以,每个人在成长的二三十年里都会被一定程度地驯化,鲜有机会锻炼讲话辩论,长大后即使想学习辩论、学习作报告演讲技巧,也很难改变从小被迫养成的「听话不作声」的习惯。
在中国,别人说「你的孩子好听话」是对你子女的表扬,父母也会因此而欣慰。而我在美国生活的 30 年里,从来没有听到美国人以这种话去夸奖人家孩子的,因为美国人会认为「听话」「顺从」是贬义,是没有个性的表现,因此,没有人愿意被这样评价的。
由于三纲五常,长辈、年龄是中国社会名分等级秩序最重要的组织维度,这种等级秩序压制个性的表达,使我们长大后本能地安静、讲话谨慎又谨慎。美国社会是另一极端,没有鲜明的基于年龄、长幼的等级秩序,大家以理服人,而非以年龄大小压人,所以,就更加促成美国人辩论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
印度则是介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他们对长辈也会敬重,但不像中国社会那么绝对,再加上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 100 多年,多少也淡化了印度人对长者的顺从程度,不再像原来那么论年龄,而是更加讲理,以理服人。这些文化特点是上面三个硅谷实习生故事背后的重要原因。
中庸逻辑要求你不能声张,不能过多表达自己,什么都要适度。即使是讲道理、辩论,也不要那么认真,不要那么「打破沙锅问到底」,什么事情「差不多」就行了。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人,当然倾向于不会表达,即使表达或者争辩,也不会太激烈,否则,内心会感到不自在,会内疚。
再者,这些年在中国,许多做母亲的不知道溺爱会害了孩子,让自己孩子永远长不大。比如,在我原来任教的一个大学里,一位中国教授已经 30 岁出头,没有结婚成家。尽管他已经拿到终身教授职位,但还是不成熟,因为他母亲还是每天跟着他、盯着管着他的一举一动,这就让她的儿子一直没有机会长大成人。
根据六年前我女儿用的一本美国中学教材的一些研究估算,中国大学生的成熟度平均比美国同龄人要低 3.5 年左右,原因就在于儒家文化和中国父母育子方式,在该放手的时候不能放手让孩子独立。
而成熟度跟领导力又高度关联,没有成熟就无法有领导力,就难以竞争谷歌、微软、花旗等公司的 CEO 岗位。
许多人在解释为什么中国学生在美国不能更成功、中国人不如印度人那么突出的时候,都喜欢以中国人英语差、印度人英语好作为主要理由。
语言当然是中国人的弱项,但实际上更根本的原因不是语言,而是儒家的名分等级秩序,这个秩序使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持续不断地压抑,任何有个性的表达和质疑都会招致重罚,以至于等我们长大成型时,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成了只会做事、不会作声的人,只有干苦力的「硬本事」,缺少「软本事」。
今天的世界已经高度一体化了,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有机会在国际竞争中更能胜出,一方面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重点放在「做人」的通识与思辨训练上;另一方面要走出儒家名分等级秩序的文化制约,不能再把「顺从听话」机器人作为我们教育的楷模。
本文作者陈志武,耶鲁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但也不差。虽然讲话带有口音,但最爱发问,擅长表达自己。在实习期间,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是,最后人们最能记住的是那位印度学生。
这个故事当然是中国人喜欢讲的,因为中国人看重「硬本事」、看轻「软本事」;按照这种我们熟悉的价值观,这个故事实际是想抬高中国人、贬低印度人,也包括贬低美国人,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因为我们这种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只能干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硅谷和美国大学等领域成为领袖人物;也正因为美国和印度社会既看重「硬本事」也看重「软本事」,所以,反馈到文化和教育领域,就变成了不只是要强调数理化,也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判断人才时不只是看他的硬技能,也看他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一个风趣的人。
比较极端的是,不少中国父母在子女好不容易到美国大学读书后,又偏偏要他们花大学四年学会计,这些朋友说,他们担心子女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会计好找工作。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实际上中国会计规则跟美国不完全相同,学完美国会计规则,到了国内还要补课才能做会计。而且像会计这种职业性这么强的专业,根本不需要到美国大学去花钱学四年,在国内的技校就可以学到,然后在国内考会计资格,那样既省钱又更实用。
这里关键还是在于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问题。教育有两项主要功能:一是为了职业,另一个是为了做人,尤其是为了做一个有意思、有趣味、有意义的人。教育不单培养人的职业素养,它更培养人格。
许多朋友一听到自己子女想学历史、文学、艺术,或者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就很生气,认为这些「软本事」是无用功,不便于找工作等等。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软本事」恰恰是使一个人更加有意思、有趣味的基础。
世界需要「硬本事」的人,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那些能说会道、知识渊博的人领导的。即使我们走出企业领导、政府领导阶层,在社会生活中,那些除了职业以外还了解我们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是怎么来的人也是更加有趣的人,同时更可能是社会中的成功人士。
随着互联网资源的丰富膨胀,各类专业技术通过谷歌随时随地可以查到,获得「硬本事」的方式可以是技校、大学,也可以通过网络。所以「硬本事」的相对价值在降低。但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对于「软知识」、「软本事」的需求比以前大增。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人不在「软本事」方面追赶美国和印度,我们可能只能继续以苦力活、低利润活为主,把需要领导软实力的高利润、高收入的工作交给美国和印度人来做。
就每个人的生活而言,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应该强化通识教育,也是为了让自己能活到老幸福到老。通识教育不仅能让一个人增加「软本事」,而且还会让你接触了解各种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激发你方方面面的好奇心和兴趣。
一旦你对许多东西有好奇和兴趣后,一辈子中的不同时段总会有让你感兴趣、让你激动的追求和话题,不会过得枯燥,更会充实生命中每个阶段的生活内容,最大化一辈子的幸福感。
之所以中国人跟美国人、印度人的差别这么大,也当然跟中庸和孝道文化紧密相关。在中国长大的过程中,父母等周边的人都教你「要听话」、听长辈的话。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见到比自己年长的,都要小声讲话,顺从听话,不能挑战长者和权威的言论。
正因为从出生开始,二三十年之内,周边大多数人都比自己年长,都是自己必须要顺从听话的对象,所以,每个人在成长的二三十年里都会被一定程度地驯化,鲜有机会锻炼讲话辩论,长大后即使想学习辩论、学习作报告演讲技巧,也很难改变从小被迫养成的「听话不作声」的习惯。
在中国,别人说「你的孩子好听话」是对你子女的表扬,父母也会因此而欣慰。而我在美国生活的 30 年里,从来没有听到美国人以这种话去夸奖人家孩子的,因为美国人会认为「听话」「顺从」是贬义,是没有个性的表现,因此,没有人愿意被这样评价的。
由于三纲五常,长辈、年龄是中国社会名分等级秩序最重要的组织维度,这种等级秩序压制个性的表达,使我们长大后本能地安静、讲话谨慎又谨慎。美国社会是另一极端,没有鲜明的基于年龄、长幼的等级秩序,大家以理服人,而非以年龄大小压人,所以,就更加促成美国人辩论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
印度则是介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他们对长辈也会敬重,但不像中国社会那么绝对,再加上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 100 多年,多少也淡化了印度人对长者的顺从程度,不再像原来那么论年龄,而是更加讲理,以理服人。这些文化特点是上面三个硅谷实习生故事背后的重要原因。
中庸逻辑要求你不能声张,不能过多表达自己,什么都要适度。即使是讲道理、辩论,也不要那么认真,不要那么「打破沙锅问到底」,什么事情「差不多」就行了。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人,当然倾向于不会表达,即使表达或者争辩,也不会太激烈,否则,内心会感到不自在,会内疚。
再者,这些年在中国,许多做母亲的不知道溺爱会害了孩子,让自己孩子永远长不大。比如,在我原来任教的一个大学里,一位中国教授已经 30 岁出头,没有结婚成家。尽管他已经拿到终身教授职位,但还是不成熟,因为他母亲还是每天跟着他、盯着管着他的一举一动,这就让她的儿子一直没有机会长大成人。
根据六年前我女儿用的一本美国中学教材的一些研究估算,中国大学生的成熟度平均比美国同龄人要低 3.5 年左右,原因就在于儒家文化和中国父母育子方式,在该放手的时候不能放手让孩子独立。
而成熟度跟领导力又高度关联,没有成熟就无法有领导力,就难以竞争谷歌、微软、花旗等公司的 CEO 岗位。
许多人在解释为什么中国学生在美国不能更成功、中国人不如印度人那么突出的时候,都喜欢以中国人英语差、印度人英语好作为主要理由。
语言当然是中国人的弱项,但实际上更根本的原因不是语言,而是儒家的名分等级秩序,这个秩序使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持续不断地压抑,任何有个性的表达和质疑都会招致重罚,以至于等我们长大成型时,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成了只会做事、不会作声的人,只有干苦力的「硬本事」,缺少「软本事」。
今天的世界已经高度一体化了,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有机会在国际竞争中更能胜出,一方面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重点放在「做人」的通识与思辨训练上;另一方面要走出儒家名分等级秩序的文化制约,不能再把「顺从听话」机器人作为我们教育的楷模。
本文作者陈志武,耶鲁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