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老北京胡同,讲究关门过日子,孩子自然也被关在家里。
最早的老北京胡同,讲究有家教立门风,自家的孩子自己教育才放心。在家里,丈夫支撑门户,妻子相夫教子,容不得外人插手家教。
故而老北京城,根本看不到那么多的幼稚园、托儿所。有幼稚园托儿所也不送。怕孩子多了学坏,怕顾不过来孩子受委屈,怕少了亲情没大没小。确实,少了亲情的教养是对孩子的一种腐蚀。亲情都没了,别的情还真么?
即便到了新中国,提倡男女平等,妇女代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家里吃闲饭”,使得夫妻变成了“双职工”,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看孩子。想方设法也要维系亲情,用亲情巩固宗族、强化人性。
故此,老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普遍家庭观念强,重宗亲,论大小,尊老护幼,孝悌为本。
到了新中国,城市人口巨增,居住条件猛降,普通百姓的独门独户没了,社会主义的大杂院多了,可各家各户,仍坚守着“自己的梦自己做,自家的孩子自家管”。
即便一个院住着,相互比着,不但没有削弱家教,反而看重门风的同时又多了一层“老街坊”意识,不但重亲情还重邻里。
故此,老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一旦拆迁住进楼房,仿佛一下子变成了外乡人。
纵然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反倒越发强烈怀念胡同里的人情世故。
怀念街坊四邻的婶子大妈,
怀念低头不见抬头见,
怀念一家有事四邻相帮,
怀念放学后的胡同聚会……
打酱油的胡同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