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李政道90岁华诞世人瞩目,但他离奇的爱情故事你可能并不知道。。。(下)

记性不好,写得很慢,所忆所思,存下一点点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续上篇)

冰释前嫌

贤妻帮科学巨人牵手

 

在答应李政道的求爱之前,秦惠莙曾写信去征求父母的意见。秦父对李政道的家庭情况做了了解后。认为李政道的父亲是商人、洋买办,不同意这门亲事。但秦惠莙没有听从父亲的指示,她说:“我是和他的儿子结婚,不是同他父亲。”在她强烈的坚持下,一向严厉的父亲默认了这门亲事。

 

1950年6月,李政道拿到了博士学位证书,秦惠莙也从圣玛丽学院毕业,两人很快在芝加哥市政府大厦举行婚礼。婚后,李政道前往伯克利加州大学,担任物理系的助教。秦惠莙则决定去那里读硕士。

 

可来到加州大学后,李政道夫妇却遇到了令人愤怒的对待。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爆发,加州地区反华情绪高涨,迫害华人的事件屡屡发生。因为李政道夫妇是华人,没人愿意出租房子给他们。而当地法律规定:不是在美国出生的华人,不能够在美国拥有不动产——这意味着,他们也不能买房。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住进了加州大学已婚学生宿舍。

 

在加州的遭遇让李政道非常沉痛。1951年春季,加州大学决定给李政道一个讲师的位子,但要经过忠诚宣誓,从十个人中间选择一个。学校认为,像这样的工作职位,再没有别的单位会给他。但是,李政道认为这是一种政治歧视,拒绝了这个职位。

 

秦惠莙支持丈夫的选择,同时,她主动放弃攻读硕士的计划,这样李政道就可以更自由地选择最适合他的工作环境,施展才华。后来,在费米的推荐下。李政道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此时,李政道的好友杨振宁已是普林斯顿的访问成员,并与国民党著名将领杜聿明之女杜致礼成婚:李政道到普林斯顿后,和杨振宁比邻而居。在异国他乡,读书时即有深厚友谊的李政道和杨振宁潜心科研、通力合作,很快脱颖而出。他们的论文曾引起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重视。当时,美国物理学界有个说法: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普林斯顿研究院草地上讨论问题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李政道和杨振宁情同手足,秦惠?与杜致礼也以姐妹相称,频繁互动。李、杨二人的友谊因彼此夫人的助力而更加巩固。

 

图为李政道全家和杨振宁全家合影

 

花无百日好,李政道与杨振宁让人称道的友谊因合作论文的署名次序而出现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合作者姓氏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来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话,他希望把他的名字放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甚至有些窘迫,但最后还是勉强同意。可第二次,杨振宁又与李政道就署名问题发生分歧时,李政道坚持把自己放在前面。醉心于科学的两人因此有了隔阂,李政道甚至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

 

当李政道把自己的决定告诉秦惠莙时,她非常吃惊,因为她不止一次听丈夫说,杨振宁在理论物理和数学方面有非凡的才华,他俩合作可以产生巨大的成就。她劝李政道再好好想想,但李政道觉得有些原则上的问题是迈不过去的。因为这种隔阂,不久,李政道离开了普林斯顿,到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但是,深深了解丈夫和杨振宁的秦惠莙不希望丈夫断了这根事业上的重要纽带。她和杜致礼依然保持着亲密的往来,偶尔也促成家庭聚会——科学狂人身边的她们都知道,李政道与杨振宁谁都离不开谁。

 

为了解开李政道的心结,秦惠?指出杨振宁的做法其实无伤大雅。在妻子的反复开导下,李政道释然了对杨振宁的不满,开始关注对方的研究。同时,秦惠莙也不断地通过杜致礼,向杨振宁解释和示好。杨振宁也忘记了先前的不快。有一次,他风尘仆仆地来哥大看望李政道,让李政道很是感动。他当时已发现杨振宁一篇重要论文里有个很大的错误,于是详细向他说明。这次经历后,杨振宁深深明白,李政道是不可多得的好帮手。两人消除芥蒂,重新开始合作。

 

图为李政道夫妇

 

195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李政道和杨振宁——年青气盛的两人,成就物理生涯中最富浪漫和神奇色彩的一页。因为两人都还没有加入美国国籍,持的是中国护照,因此他俩是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由于宇称不守恒的理论是李政道首先提出,年仅31岁的他因此被称为“诺贝尔奖中华第一人”。

 

赤子之心

设立基金培养中国学子

 

获得诺贝尔奖让李政道拥有极大的声誉,但他一直心怀祖国,想着有朝一日用所学回报养育他的祖国母亲。可当时正值十年动乱,他的这个愿望难以实现。1972年9月,李政道夫妇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上海。为了表达对祖国的感激之情,李政道特地购买了一台最新的计算器和两块集成电路带回国,同时还带来了许多资料。但这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意,他又将岳父秦梦九遗留下的22件贵重文物捐赠国家。秦惠?明白丈夫的心意,说:“财产没了可以再挣,可我们的祖国只有一个,此时不报效更待何时?”

 

 

回国后,李政道被深深触动。听说国内的教育强调学生参加劳动、从实践中学习有用的知识时,他大为鼓舞,决定把大儿子送回国内。当时,大儿子李中清正在耶鲁大学历史系学习,从未回过祖国,坚决反对父亲的安排。为了说服儿子,李政道磨破了嘴皮,父子之间甚至发生争吵。这时,秦惠莙毅然站在李政道一边,反复通过越洋电话做儿子的工作,李中清终于听从父母的安排,回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同时,为了帮助祖国培养科学人才,李政道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CUSPEA(中国—美国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计划,向美国53所高水平的大学物理系主任和教授们发了二百多封信,推荐中国学子。他放下了手头重要的科学工作,亲自设计了整个招生的程序,和夫人秦惠莙一起担负起相当于一个招生办的繁杂工作。CUSPEA计划,从1979年至1989年,共执行了十年。十年间,共派出915名物理专业大学生出国就读研究生,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成为科学家。

 

1995年底,秦惠莙被诊断患了晚期肺癌。诀别时刻,秦惠莙向李政道建议,在她去世后,要把两人积攒下的私人积蓄全部捐赠出来,建立一项奖学金,支持中国青年学子求学。1996年11月,秦惠莙带着对李政道及子女的深挚的爱离去了!李政道竭力抑制悲痛,将全部私人积蓄以及部分亲友的捐赠近100万美元,在美国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委员会设立了“秦惠 莙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基金”,简称“莙政基金”。1998年1月23日,“莙政基金”的成立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

 

 

在秦惠莙去世后的数年中,李政道一直以事业和书画为伴,再没有对任何异性产生过兴趣。有亲朋好友不止一次地提出为他寻找一个老伴,可李政道都委婉地谢绝了,在他心里,还有谁比秦惠莙更完美、更值得怀恋呢?

 

 

(全文完)

 

原文链接:

 

http://chuansong.me/n/1166528052392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