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窄处讲,没那么多钱,买了这就买不了那,当然应当买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虚名无用的东西。这个比较好说。
从宽处讲,有那么多钱,想买啥就买啥,是否就应该去买呢?如果有钱就啥都买,培养的肯定是纨绔子弟,其实等同于鼓励吸毒,鼓励打游戏。最终毁灭。
所以肯定也不应该买的起,不差钱就一定买,尤其在教育上。所以最终首先决定买不买的因素,还是有没有益处,是不是必要需要的东西,然后如果有足够的钱,就买。那么这个是否是好东西,值得买的东西,在教育上其实有两个判断。一个是家长是否认为对子女有好处,一个是子女自己是否认为有欲求。这两个并不一定重叠,甚至可能矛盾。
假定在最好的组合条件下,家长也认为值得,子女也愿意获得,是否就该买呢?或许,但是依然不完结。因为获得者和付出者不是同一个人。
如果子女为独立人,责任和权利是并生的。独立人有权决定自己的取舍,但也要自己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父母作为同样的独立人,没有权利去干涉,自然也没有义务去负责。
如果子女作为附属人,父母有权利去帮助决策,但是也就有义务去支持负担。但是附属人最终要成为独立人,教育的目的也就在这里。所以,中小学,父母有几乎绝对的决策权和义务,而到了高中则逐渐开始减弱和过度,而大学则更进一步如此。大学后期及以后则逐渐过渡到完全独立。
认为大学学费必须尽力支持的,恰恰是在教育理念和过程上的严重倒退。换句话说,大学学费应该是应邀支持而非衷心奉献,才是最合适的教育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