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忽然发现现在的焦点新闻标题都要20字以上,而且最后必有“组图”,浩浩荡荡的排列几乎没有版面的剩余空间,让你要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都很难表达。
因为把“读后感”加在这篇文章之后,自己的标题就更长了,显示在主页读者看不到“读后感”这三个字。所以只能够“读”而已,读其中的几个感觉而已。
今天读这篇文章的第一个感觉是“国乒一姐”。
谁是国乒一姐?原来是焦志敏。我有怀疑,当年和焦志敏水平相当的女将就有好几个,比如曹燕华、陈静、李惠芬,如果焦志敏是一姐,她们就是二姐、三姐了?
于是查了“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排行榜(女子)”,和焦志敏同期的女将曹燕华(7次),戴丽丽(4次),陈静(3次),李惠芬(2次),焦志敏(1次)。
要说焦志敏是国乒一姐,焦志敏是不是到火候了?还是小编给她封的桂冠?
其实文章中根本就没有“国乒一姐”四个字,而是“在国乒历史上,焦志敏这个名字不得不提”而已。
据我了解。焦志敏这人很谦虚,不会去争什么“国乒一姐”的,否则的话,1988年汉城奥运会女单半决赛焦志敏就不会让球给李惠芬。
又要说起中国队让球的老话了。
1988年汉城奥运会女单半决赛中,一场是焦志敏对李惠芬,另一场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赫拉霍娃和中国队的陈静,而焦志敏与李惠芬的比赛率先开战。教练组认为焦志敏曾经在国际比赛中输给过赫拉霍娃,陈静打赫拉霍娃的结果还不知道怎样,而此前李惠芬曾经赢过赫拉霍娃,因此做出李上焦下的决定。
有人说,以当时焦志敏的实力,是中国队当之无愧的大姐大,那时没有什么一姐的叫法,就算是一姐吧,你输给过赫拉霍娃这一点就很难说。焦志敏让球给李惠芬,结果只得了铜牌。
焦志敏这次让球事件后来闹得很轰动,所以你在百度搜索焦志敏的时候,必定有“焦志敏让球”的专文。因为她与奥运世界冠军失之交臂了,而且那是乒乓球第一次进入奥运会。
问题是陈静得了奥运冠军,但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她得冠军是因为其中有焦志敏让球的原因。这是百度的介绍:1988年汉城奥运会,作为中国队第三单打主力的她,在单打1/4决赛战胜了前苏联选手布拉托娃,半决赛战胜了淘汰了梁英子的捷克名将赫拉霍娃,并在决赛中击败队友李惠芬,获得冠军,这也是乒乓球历史上的第一个奥运会女单冠军。
看了百度的搜索,人们不会怀疑陈静得奥运冠军全凭实力。
长期以来,媒体很少报道那些被队友让球的世界冠军们,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或许他们以为自己的金牌不容置疑,当他们登上冠军奖台的时候,观众不知道是被让球的世界冠军。等到知道的时候,对他这个金牌的疑问已经不是疑问了。只有那些让球的人留下遗憾。有的遗憾是一辈子的,就像焦志敏对李惠芬的让球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文章说:“一次“让球”事件让落魄的焦志敏无奈退役,”其实焦志敏是打八年球让了五次才退役的。小编把焦志敏五次让球说成是一次,不知内情的群众就以为焦志敏为什么那样小气,其实她的胸怀很宽广的,实在到无法忍受的时候才有点情绪。
说实在的,中国乒乓球队的特色除了世界冠军多之外,就是让球给世界冠军也多。世界冠军再多也数得过来,让球的给世界冠军的世界冠军就数不过来了。
如果你注意一下中国队的让球故事,就会知道从八分之一淘汰赛起就开始安排让球。所以,那些本来可以得到世界冠军的让球选手,比那些得到世界冠军的选手更多。
其实让球不是什么坏事,冠军是为国争光,只要是中国人,谁得到冠军都一样。但很多让球的真相都是在一段时间之后被公开,于是人们就赞扬那些为国家利益让球的选手!但是仅此而已!
好在现在中国是体育强国了,不必让球了。
焦志敏故事的可取之处,就是她让球不让人,球让给你,人不让你,我要把这个遗憾化成动力,向人生更高的目标挺进,我是让了球,却赢得了人生的辉煌。
她的婚姻幸福,事业成功,儿子有作为,2015年,24岁的儿子安秉勋就拿到了BMW欧洲锦标赛冠军,入账112万欧元。安秉勋也就此成为了韩国国内体育的骄傲。
这时候我们又要找小编的麻烦了。你看这标题说的“昔日国乒一姐远嫁韩国,如今儿子成了全韩骄傲。”
如果没有安秉勋的MW欧洲锦标赛的金牌,恐怕就不会想起焦志敏,因为像焦志敏这样的国家队乒乓球女将,恐怕有一百多个了。因为儿子出色,人们才想起焦志敏。以前人们喜欢拼爹,现在喜欢拼子女。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想看看焦志敏比赛的视频,据说焦志敏比赛的时候总习惯拢头发,所以安宰亨一见到焦志敏就拼命拢自己的头发,后来整个韩国队都学会了这个动作。 遗憾的无论是百度、谷歌还是Youtube,都看不到了。小编们如果能找到一片焦志敏比赛的视频,看焦志敏拢头发的女神神态,这些粉丝就不会这么挑剔了。
一家三口都是球星,一半是中国,一半是韩国。
我的新闻观察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