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瓦那的故事】(5)岁月里流淌出的故事

真正的自由,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前篇回顾 (1)八卦开篇(2)飞往古巴(3)循着奥巴马的脚步逛老城(4)老人与古巴

今天我们要去参观海明威故居,去之前会先到访哈瓦那的一家有机种植园。

导游一登上大巴就兴奋地告诉大家:“我弟弟拿到去美国的签证了!” 导游曾经跟我们提起过多次,她再过两个月会去美国佛罗里达探访大姨(Aunt),这将是她第二次去美国了,所以申请美国签证应该会顺利,但弟弟将是第一次,很可能会被拒签,其中的原因我们都懂的了。

导游的母亲作为古巴政府派往的劳务人员(领古巴政府工资

我曾经问过导游:古巴人偷渡美国一旦被抓后会被判刑吗?或者在海面上会遇到枪射吗?导游很吃惊听我问到“枪射”,说:“怎么可能被枪射,也不会被判刑,只会关押2~3天。不少人放出来后会继续偷渡,有的已经偷渡6~7次了。”

我们可能还记得,1999年,有个6岁古巴男童埃连随同母亲偷渡美国途中遭遇海难,母亲和另外9名偷渡者死于非命。埃连抵达迈阿密后被他母亲在当地的亲戚收留,埃连的生父胡安得知消息后要求美国送还孩子。2000年4月22日,20多名美国联邦探员持枪突袭了埃连暂居的亲戚家,强行带走埃连,并将他送回古巴。

由此看来,今天的古巴人无论是通过申请签证还是偷渡前往美国,主要阻力不在古巴。而对美国公民前往古巴,古巴的大门却是敞开的。

 

我们要去的有机种植园在哈瓦那城的东边,离市中心大约9英里。一出市中心画风立刻改变了。

导游在大巴上说起,她出生不久便遇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古巴的“特殊时期”。当时由于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制裁,加之苏联解体使古巴失去每年40亿到6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在这段时期,石油和器材的短缺导致古巴的国民经济一度衰竭,断电和饥饿变得十分普遍。导游回忆说:当时因缺油汽车不能开,乡村的蔬菜水果不能运进城,城里人只能利用前庭后院自己种植蔬菜,于是,哈瓦那城里出现了许许多多都市种植园。如今这些都市种植园有些已经消失,有些依旧还在。

我们要去参观的这家都市有机种植园就是初建于那个“特殊时期”,最初只有十来人,目前拥有130多名员工,基本上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人员,其中30%为妇女。种植园每天向附近的居民,宾馆等提供各种有机蔬菜,草本植物等。英国的BBC电视台有一段关于这家都市种植园的采访节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列联接观看:

https://youtu.be/jRz34Dee7XY

我们在种植园门口下车。值得一提的是,古巴街头上跑的大巴几乎清一色的都是“中国宇通”!

导游请来了当天的领班介绍种植园的情况。原来古巴政府对环境保护有很严格的一套政策,有14家国家级农业科研所正在从事用自然生物方法滋养土地,防治病虫害和节约用水等课题。这个种植园得益于这些研究成果,一直采用自然生物方法种植农作物。

这位老伯喷洒的可不是化学农药,而是草本植物配制成的杀虫剂。

养殖蚯蚓滋养土地

蔬菜田间夹种的玉米是用来保护蔬菜不受虫害。

不信吗?走近看一看,玉米叶上附满了虫。原来正是玉米吸引了虫子,而使蔬菜避遭了虫害。

茁壮生长的生菜。

叫不出名字的花草

种植园里这位老先生非常热情地招呼我们,还分享了教皇到访时他与教皇在一起的照片。我后来好奇地问过导游:在古巴宗教自由吗? 导游迟疑了一下回答说:现在比起以前自由多了。并举例说:她Grandma那一代以前都避免宣称自己是天主教徒,尽管大家都是,现在没人过问了。

离开种植园后,我们前往海明威故居。

海明威故居位于哈瓦那老城区东南方向15公里左右的圣佛朗西斯科·德帕拉(San Francisco de Paula),庄园的名字叫Finca de Vigia。这个庄园始建于1887年,海明威在这里从1939年一直居住到了1960年。很多重要的作品也都是在这里撰写的。目前故居还保留着海明威居住时的样子,包括随处可以见的书籍和杂志,随时准备接待朋友的起居室。花园的凉亭内还保存着海明威出海时的渔船。

在海明威故居参观时,我遇到一对夫妇,看着非常有学问的样子,陪同他们前来给他们做讲解的朋友似乎是位研究海明威的学者,手里拿着好几本研究海明威的书,在给这对夫妇对照实物。于是我离开导游好奇地跟了上去希望听听他们讨论。 他们见我上前,也非常友好的与我打招呼,攀谈起来。

经他们的指点,我注意到海明威卫生间门后的墙壁上有密密麻麻的铅笔字,他们告诉我:那是海明威的体重记录,他在古巴最后的日子里体重一直在下降。

我通过相机看清了墙上的记录,似乎最早的记录是1955年4月14日,海明威的体重为240.5磅,最后一个记录是1960年7月24日,体重为190.5磅。记录开始是间断性的,到最后是每天的,这是否说明海明威当时对自己病情的担忧?

根据网上可以查到的资料,海明威后来回到美国,于 1961年7月2日在美国Idaho州Ketchum市的家中自杀身亡,当时海明威的身高约183厘米,重约170磅。

海明威故居中有座嘹望楼,据说旅游旺季需要排队等两小时才能上去,我们去时游客不算多,于是登楼而上得以窥探。

从海明威故居嘹望楼中看到的哈瓦那

参观了海明威故居后,让我相信古巴曾经也那么文艺那么小资过。海明威喜欢美女、雪茄、Mojito,你们懂的古巴都有。

海明威一生结过四次婚,他曾经说过:“最好的作品完成时必定是在你坠入情网时”。这也让我想起俞敏洪曾经说过:大学期间爱写诗,曾经一心想做诗人,当年和他一起切磋写诗的同学后来都成了诗人。但他也 庆幸自己没有实现当时的理想,因为那几位同学后来都自杀身亡了。可见做文学家也是份危险活儿,需要用生命来写作。我也庆幸自己学了理工,又得了永久性脑损,可以傻乐一辈子了。

给海明威故居前的小花拍张艺术照。

从海明威故居出来,门口纪念品商店里格瓦拉的图片多过了海大爷,这位来自阿根廷的医学院毕业生风头压过所有古巴人,成为古巴的象征,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故居外停着一辆老爷车,我伸头想看看车子已经开过多少距离了,被导游发现后大笑道:古巴的老爷车上全都没那仪表的,没人在意那个数据。

我们中午去了一家私营餐馆用餐,据说这家餐馆的古巴餐在哈瓦那是做的最好的,餐馆在Tripadvisor上排名也很靠前。

不同于一般的Mojito,这家店采用的是蜂蜜而不是砂糖。

早晨参观了都市种植园后,我对古巴食物的安全性很放心了,这家餐馆的食物也都是有机食物。

木薯,貌似有很多纤维,却入口即化,粉粉的很合我口味。

这些都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巴餐,食物搭配合理,制作简单朴实。与中餐相比食物显得粗糙了些,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格,合适自己的胃便是最好的美食。

午餐过后,我们驱车回老城区,窗外闪过的一幅幅画面也让我看到了哈瓦那不同于老城的另一面景观。

下午,我们有机会去逛了码头边的一个工艺品市场。摊主都特别友善,除此之外与世界各地的同类市场几乎差不多。

晚上要去的餐馆比较有意思。餐馆位于海滨大道上,于是我们又一次穿越老城区。

这是一家俄罗斯风格的餐厅。旅行社按排我们去这家餐厅用餐,希望我们能借此了解当年苏联对古巴的影响,和两国之间的纽带关系。

一踏进餐厅楼梯口,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幅苏联宣传海报复制品。

满墙的怀旧苏联装饰品让同行的美国驴友惊讶不已,也让我有一种曾似相识的熟悉感。

趁着食物还没有送上来,我来到餐厅外的露台上观赏美景。

露台的左前方是哈瓦那的城市天际线

露台的右前方便是莫罗三世城堡。莫罗三世城堡曾经被作为监狱使用过,如今起着灯塔的作用

菜肴当然都是仿俄式

晚餐过后正值日落,哈瓦那华灯初放。 于是有驴友提议:我们不坐车了,就沿着海边走回酒店吧。于是大家纷纷响应。这一走不要紧,让我上了瘾。第二天凌晨竟然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 究竟是什么事呢?下集中将会汇报给大家。

附当晚菜单,供有兴趣的朋友参阅。

下篇(6)平均月收$20今天古巴人怎么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