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行程与奥巴马访问古巴时有不少相似之处,第一天逛哈瓦那老城也是从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开始的。
武器广场是哈瓦那历史最悠久的广场,它在16世纪时是哈瓦那的市中心。广场中心是古巴国父卡洛斯·米盖尔·塞斯贝斯(Carlos Miguel Cespedes)的雕像。他身为种植园主和律师,最先解放了自己家的奴隶,并领导古巴走向独立。
在广场的东侧,是一座小殿堂(El Templete),这里曾经举行了哈瓦那的第一次弥撒。它旁边原本有棵木棉树被古巴人视为神树,每年11月中旬都有大量群众来此祈福。他们会绕树三圈,许下愿望,并掷下一枚硬币。据说这样愿望在来年就会实现。奥巴马到访前这棵树已经因老化而被新树替代。据说奥巴马当时没有绕树三圈,所以我们当时也都没有这么做。
广场的东北侧是皇家力量城堡(Castillo de la Real Fuerza) ,它是哈瓦那的最早的要塞。
广场的西边坐落的是哈瓦那总督府(Palacio de los Capitanes Generales) 。总督府于1770年建立,是哈瓦那最具代表的巴洛克的建筑之一。1902年,古巴共和国在此宣告成立,总督府作为总统府直到1920年。
总督府前看到大叔这么有型,我赶紧举起相机按下了快门,没想到他走过来,向我伸出展开的手掌,原来是要向我收拍照钱。
广场北侧的El Palacio del Segundo Cabo,于1772至1776年建成,是1902到1929年间古巴议会的所在地,目前是古巴文化部下属的两家出版机构的所在地。
这个广场上通常聚集着不少书摊,销售罕见的古董出版物和复古海报,其中大部分是用西班牙语写的。奥巴马来时没能在此驻留,但此地绝对值得你花几分钟时间,琢磨一下这些古老的纪念品。
切·格瓦拉,他的头像在古巴随处可见,人们似乎更乐意把他的头像当成性感男的代表,而不是古巴革命领导人。
古巴人民也不忘幽默一下奥巴马。
远处一位随行驴友和当地模特儿合影的画面有些惊艳,幸亏随身携带了旅游神器让我在远处可以偷偷拍下这几张有趣的照片。
我们随后穿越街区前往圣弗朗西斯科广场(Plaza de San Francisco)。
途中路过哈瓦那最早的目前仍在使用的穆斯林清真寺。
据说这是一家非常有历史的旅店,名字不记得了。哈瓦那有历史的建筑物实在太多了,无法一一记下了。
圣弗朗西斯科广场。该广场因为旁边的圣佛朗西斯科修道院(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 de Asis) 而命名。圣佛朗西斯科广场是哈瓦那的第二大广场,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也因为哈瓦那的总督曾经于1763至1794年居住在这里而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广场周围的商业大楼(Lonja de Comercio) ,这幢大楼于1907-1909年修建,原来是作为哈瓦那的股票交易市场。后来经过翻修,现在已经是哈瓦那最漂亮的商业办公区。还有一些使馆在里面办公。
圣佛朗西斯科修道院。这家修道院曾经是哈瓦那非常重要的宗教场所之一。它于1548-1591年开始修建,整个修建过程经历了200多年才完工。修道院当时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西班牙殖民贵族的墓地,很多权贵都在那里下葬。修道院在随后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中,曾经作为古巴海关的档案管理处,古巴邮政总局和古巴通信部,在革命胜利后,古巴政府恢复了它的历史面貌,并作为重要物质遗产保存了下来。现在已经不作宗教用途,而是用来平时的参观和举行古典音乐会。
接着我们绕到哈瓦那老广场,这个广场修建于16世纪。最近几年古巴政府开始对广场周围的建筑进行修缮,但是鲜艳的油漆颜色与广场的悠久历史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古巴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卡斯特罗政权统治后,私有产业全部国有化,虽然目前有改革开放私人企业的趋势,但我们这一路走过的老城里的商店,餐馆,旅店等等都是国营。
这是一家五十年代被国有化的啤酒酿造坊,我们后来去了这家店的姊妹作坊参观并用晚餐,那家店在奥巴马的行程中也是一个重要去处。
Cafe El Escorial,古巴传统精品咖啡,听说品质非常不错。但服务比较慢,当天时间紧,没能喝上,两天后又回到此地,大汗淋漓地排了两小时的队买了两斤咖啡豆,非常值得!
一路上看到哈瓦那老城有不少地方正在修缮,
正在改建的旅店
联合国秘书长在这里理过发
这是一家妇科诊所。导游告诉我们,她怀孕生孩子都是在这家诊所。早就听说过,古巴实行全民医保,而且医疗水平相当不错。到了古巴后还了解到,古巴向世界许多国家外派医生,是古巴最重要的创汇资源。
古巴严禁私人拥有枪支,但老城里的确有家卖枪的店。原因吗?没来得及问清。
前往教堂广场的途中拍摄到这张照片,后来发现与店里卖的明信片场景人物完全一样!
在通往教堂广场的路上有堵墙,满墙画满了人物,导游解释说:这些都是古巴历史上的杰出知识分子。我去过柬埔寨,去过阿尔巴尼亚,去过不少前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还有咱们中国,见到的都是工农兵的画像,古巴的知识分子竟然有这般待遇,有些意外了!
哈瓦那教堂广场修建于17世纪末,广场北部是修建于1748年的哈瓦那圣哥伦布教堂 (Catedral de San Cristobal de la Habana),这是一幢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也是古巴最大的教堂,
古巴让人感到是个很有艺术氛围的国度,这样的小艺人在街头常常可见。
在大教堂广场西北角的巷子里,有间海明威曾经逗留的小酒馆,现在也因此而出名。在那里可以点一杯著名的鸡尾酒“Mojito”,并在已经写满字的墙上留下自己名字。我们去时店里人头攒动,没能喝上Mojito,只能店外立此存照一张。
又见到老爷车,赶紧上前先留个影,以后再去了解为什么古巴会保留这么多老爷车。
这是哈瓦那老城1:500模型,做的很真实,跟着导游逛了半天老城,来到模型前一下子方向和道路都清楚了。
中午我们走出老城去了一家叫Prado 115的餐馆用餐,这家餐厅在TripAdvisor排名不错。
刚刚没能喝上的Mojito在这里补上了。哈瓦那的Mojito是用青柠檬,薄荷,砂糖和汽水调配成的,最后加了著名的Havana Club 朗姆酒。我不喝酒,没让加朗姆酒,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上了偷工减料的Mojito,回到家后赶紧在凉台上种了盆薄荷,为的是能常常喝上Mojito。
午餐后,我们去居民区走访了一间少年儿童活动之家,孩子们课后会来这里参加各种兴趣活动。这让我想起了早年咱们国内的少年宫和向阳大院。古巴拥有世界上最高的99.9%的识字率,实行全民义务教育,孩子们来活动之家也无需交纳任何费用。当孩子们为我们表演歌舞时,一位来自Washington DC的小学老师当场落泪,告诉大家她出生在与古巴相邻的牙买加,辗转移民美国,今天了解到古巴的孩子可以享受这样的教育非常感慨,最后她也祝孩子们能有美好的未来。
古巴人有互赠礼物的习惯,礼物无需贵重,只代表心意。导游介绍说:去见医生时,有条件的可以带个三明治,没条件的路边采些野花都可以当作送给医生的礼物。出发前旅行社发来的材料中也建议我们带上一些小礼物,诸如小化学日用品,小文具,会很受欢迎。
临别时,我们和孩子们互赠了小礼物。这是我收到的一张孩子的画。
傍晚去餐馆的路上经过哈瓦那大学,卡斯特罗是这所大学毕业的法学博士,口才非凡。
我们的大巴穿过拥挤的街道来到海滨大道上的一间名为EL Templete的餐厅。
这间与我们上午到访过的EL Templete殿堂同名的餐厅,据说是以海鲜擅长,近年来已经进入哈瓦那高档餐厅之列。
这次在哈瓦那除了喜欢上Mojito外,还喜欢上了喝这种黄罐的Malta,一种含汽的焦糖饮料。
我们在餐桌上了解到,海鲜在古巴是计划分配食品。这家是国营餐厅,海鲜供应才得以保障。
原来古巴为维系民生,需要进口许多不能自产的食品,比如古巴人的主食大米,主要从中国,越南和巴西进口,牛肉来自阿根廷。尽管古巴是岛国,拥有捕鱼业,但应出口换汇资源有限,鱼的产量几乎全部用来出口创汇了。
牛肉在古巴也都是舶来品。为了确保国内的奶制品产业,在古巴无证杀牛被视为犯罪。
在了解到古巴的国情后,餐桌上的这些食物在我的眼里顿时变得高大上起来了。
晚餐过后,我们穿过隧道前往对岸的卡瓦尼亚圣卡洛斯要塞(Fortalexa de San Carles de la Cabana )。这是1519年为抵御海盗和英国人的攻击而建造的要塞。1959古巴革命胜利后,这里成了切·格瓦拉的总部。现在是格瓦拉博物馆和武器博物馆。而这里最吸引人的是每晚9点举行的鸣炮仪式。身着西班牙时期制服的军人们一边敲着大鼓一边出现在炮台上,一系列的仪式之后就发炮。巨大的声响震动了要塞。据说这个仪式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了,整个城市都可以听见鸣炮声,导游说,每晚听到炮声她便会提醒女儿该上床睡觉了。
徘徊在革命博物馆里,荡漾在夜市的人群中,有一种回归儿时常去混迹的军人俱乐部的幻觉。对,这大概就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晚间娱乐方式了。
看惯了灯火绚烂的都市夜景,要塞对岸哈瓦那的夜晚似乎显得格外的幽静安宁。
下篇:(4)老人与古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