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九大步道南岛篇,米佛步道(MILFORD TRACK)三

生活在新西兰,随手捻几片草叶与朋友共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水清且有鱼

  2017.3.1.晴,21度。

  早晨6:00起床,天麻麻亮。我以为起得很早,出门看到几个人围着室外餐桌议论着什么,原来打呼噜的小胖哥天没亮就到河边钓了两条虹鳟鱼。有资料介绍克林顿河有虹鳟鱼(RAINBOW TROUT)和鳗鱼(LONGFINNED EEL),但看克林顿河就起了疑心,这么清澈的水怎么可能有鱼,小胖哥用行动给我上了一课。 虹鳟鱼和三文鱼同属蛙科,但前者是淡水鱼后者是咸水鱼,虹鳟鱼的体形较小,市场价值比三文鱼稍逊。看着小胖在厨房收拾鱼,心里有些不舒服,在新西兰钓鳟鱼需要执照,即使有执照也不该在圣地做凡间事。

  今天要沿着峡谷走16公里,没有大起伏也不该有大刺激。拒绝了小胖的吃鱼邀请,自己煮一袋泡面,就着肉丝榨菜吃了两个面饼,然后打理行装。      

  8:30离开克林顿木屋,走进深深的山毛榉森林。昏暗的谷底有些阴冷,山那边的太阳只把峰顶那片石崖照亮。与南岛的大多数峡谷相似,克林顿峡谷也是U字型冰川峡谷,河道几乎不打弯,小路笔直地沿克林顿河畔走向峡谷深处。

  新西兰有四分之一的森林面积被本土植物覆盖(640万公顷),其中三分之二以上被山毛榉(400万公顷)森林主导。新西兰境内有五种山毛榉树:硬榉(HARD BEECH)、黑榉(BLACK BEECH)、红榉(RED BEECH)、银榉(SILVER BEECH)和山榉(MOUNTAIN BEECH)。峡湾地区分布的是“银叶山毛榉”(银榉),因其叶片有粗钝的圆齿型边缘,背面具有细小的银白色绒毛而得名,其树形高大并适合潮湿的环境,而峡湾地区降雨充沛,一年平均有200天在下雨。

  山毛榉森林能保持如此规模,应感恩于其经济价值不如RIMU、KURI,因而躲过上世纪初的大规模商业性砍伐。山毛榉每隔四五年开花结果一次,如果一个凉爽的夏季接着一个酷热的夏季,山毛榉就会疯狂地开花结果,喜欢吃果实的森林鼠就会大量繁殖,对本土鸟类就会构成极大的威胁。

  在山毛榉森林里走了两个多小时,虽然海拔高度在逐渐提高,但感觉不到峰顶石崖有什么变化,感觉不到山毛榉树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只是看着远处的冰川越来越清晰了。

  转过一个弯发现“标致姐姐”和她的朋友站在河边发呆,我向前走时她指着河水嘘了一声。只见几尾虹鳟鱼在透明的水里摆动着细长身躯,在缓缓地游着。真有点不可思议,常言道:水清无鱼,人傲无友,但仙境里的清水河,就是游着高傲的鱼。

二,多变的峡谷

  走在森林里觉不出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变化,透过树冠缝隙只能看到蓝蓝的天、懒懒的云、青青的岩石峰顶及石峰阴影下的皑皑白雪。

  森林有时会突然消失,山坡已不再是那座山坡,石崖也不再是那片石崖。融化的雪水沿着峭壁流淌,间歇性溪流留下一绺绺水迹。5米落差的水在奥克兰就是瀑布,而克林顿峡谷只发现落差230米的圣昆廷瀑布(ST QUINTIN FALLS)牌子。崖壁上悬挂着无数条溪流,溪流下是一处处水潭,水潭面积大一点的可称为湖,PAIRIE LAKE、HIDDEN LAKE、MINTARO LAKE。湖水如镜,倒影逼真,有时又称其为“镜湖”。一条条小水流如毛细血管般在湿地蔓延,水流中滋生着绿色的胡须状青苔。不知克林顿河里有什么特殊成份,小水流汇入大河后,任何水生植物都不见了。河两岸几百米宽的峡谷里,长着灌木、多肉性植物、苔藓、水草。铁桥和木栈道把小路送到沼泽地尽头的另一片森林。

  ROBIN鸟出镜的几率太高,尽管它执意停在显眼的位置摆姿势,我也不再为她浪费储存空间,扇尾鸽围着你打转,但她的行动过于敏捷,在林子里没条件把它拍下来。幸运的是遇到了小小的南岛大山雀(SOUTH ISLAND TOMTIT),黑黑的头颅,艳黄的肚皮,傻傻地落在一棵大树干上,好像等我拍照。最有表演欲望的是WEKA鸟,这种仅比KIWI鸟少个长嘴巴的笨家伙,知名度远不如KIWI鸟。为了博得知名度,它把巢穴建在路边(或木屋地下),专等人来的时候大模大样地穿过小路,先让你发现它,然后再躲进草丛。它似乎在自嘲:

  “人家是国鸟,咱顶多是个不会飞的土鸡 ,咱不像人家那样不朝面,但也不能不端着点”。

  山毛榉树干变细了,灌木丛稀疏了,多了低矮翠绿的单叶厥。路边出现一块 “BUS STOP”的牌子。这演的是哪一出,深山老林哪来的巴士站,读一下说明发现幽默中透着一丝温暖。

  “发洪水的时候不要强行渡河,请在小棚子里休息,待水势减弱再走。”

   前面是一片岔向克林顿河的乱石滩,是典型的间歇性洪水冲出来的河套。前几年有一对年轻人在大水中渡河,结果被冲走一个。

  小棚子、大石头、平草地都不是我休息的地方,我一刻都不能停,不能喂猖獗的黑小咬,我只能不间断地走,吃面包也在运动中完成。

  下午1:00到达POMPOLONA LODGE,这是旅行团的第二休息站。

  路难走了,坡度在增加。穿过森林,走过开阔地,越过乱石滩,5小时背包没下肩,轻松完成了第二段步道行程。

                                                                                 

 三,森林线下的木屋

  1:40到达山毛榉环绕的第二木屋。MINTARO HUT,海拔600米,紧挨着森林线(FOREST LINE),生命的层次在眼前展开:木屋靠着山脚,山坡上不再有森林,灌木上方的黄色高原草随风摇摆。峡谷在这里变得很窄,透过树冠看对面山崖,似乎能辨出青石纹路,看到冰川的幽蓝。

  姑娘们成群结队地要去游泳,我挎着相机随她们走下山坡。克林顿河在狭窄的谷底转了半个圈,留住一湾水,被称为MINTARO LAKE。洋妹子不是铁打的,刚湿身就喊叫着爬上岸。这里离冰川源头太近,妹子们没了昨天的潇洒,小胖哥也不敢得瑟,标致姐姐甚至于没脱外衣。人们落败水前时我却另有发现,这里竟然生活着10几只新西兰蓝鸭(BLUE DUCK)。

  蓝鸭是新西兰南岛的特有物种,人们更喜欢叫它的毛利语名字 WHIO ,因其发音类似于公鸭的叫声 。蓝鸭栖息在洁净水质和良好植被的河涧溪畔,喜欢在湍急的溪流中 “逆水而上”。蓝鸭的幼崽十分可爱,刚刚孵化的小鸭就带着可爱的茸毛。蓝鸭稀少,在新西兰是最高级别的保护动物之一,其形象印在新西兰10元钞票上。由于野生鸭极易被人类和其他掠食动物捕杀,加之生存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目前有7种新西兰鸭已经灭绝或趋近灭绝,蓝鸭虽然能够保持繁衍,但想增加其种群数量颇为不易。根据新西兰环境保护部的统计,新西兰仅有2500-3000只左右的蓝鸭,比中国的大熊猫数量还要少。

  没什么户外活动,40个人挤在小屋里十分热闹。12人的集体来自惠灵顿青年教会团契,明天、后天他们中的两个人要过生日。平常走路抬不起后脚跟(蹒跚步)井田兄,专程从日本飞到新西兰走步道,这次来先走的希菲步道(HEAPHY TRACK),但在山脊走路时被强风吹落山崖,小手指断裂,面部受伤,但这位四次登上富士山顶的仁兄,明年还要来走另外两条步道。

  晚餐时的同桌是两对夫妻,我邀请他们和我一起喝小烧,半杯酒下肚俨然已是哥们。A先生和B先生,是住在奥克兰西区KUMEU的好友,儿时曾走过这条步道,他们叫同一个名字(ALICE)的妻子们,没有走过甚至于不知道这条大步道。他俩觉着很没面子,作为新西兰人没走过米佛步道够丢人了,不知道大步道的存在更是不可思议。于是乎哥俩努力创造条件,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我说了走开普勒步道将要遇到的困难,ALICE-A认真分析了局势,为我做了一个计划。她说:  

 “应在早出峡湾,早到蒂阿瑙的问题上做文章,不要和信息中心的大姐纠缠,不要给木屋管理员出难题,能直接帮你的应该是出租车司机”。

  妙哉,妙哉。天黑了,计划再喝一天的烧酒喝完了。

  

2017.3.24. 於奥克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