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部禁片- 武训传,乞讨一生为办学

爱神爱人,有喜乐,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过的是精彩人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这个新中国第一部特级禁片,它的内容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2017-05-27 轻能量
??

 

能量君:惟精惟一,有始有终。

 

 

 来源:德国优才计划(ID:ToGermany)

 

1950年,一部电影在全中国公映,

上映后好评如潮,

被评为1950年10部最佳影片之一。

然而不久后,

该片突然遭受全国规模的批判,

瞬间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而且该片还被彻底禁止上映,

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

电影主创人员也全都因此,

陷入不幸中!

 

这部电影究竟敏感,露骨成什么样?

才会在全国范围内都被禁了呢?

而更让你意想不到的是,

这部禁片的主人公,

只是一个没名字、没文化,

也没尊严,但真实存在过的乞丐……

 

他,就是武训

 

 

清朝末年,在山东堂邑县柳林镇武家庄,

有一个叫武宗禹的贫苦农民,

生有两儿一女,日子过得很紧巴,

家里穷得都快揭不开锅。

钱没多出来就算了,结果,

在1838年12月5日,他又多了个儿子,

他连给孩子起名的兴趣都没有,

干脆直接敷衍了事:

 “他在叔伯兄弟们中间排行老七,

就叫武七吧。”

 

 

武七从小就读不起书,

但每次路过学堂时,他都要驻足良久,

偷听里面朗朗的读书声,

其他孩子见他衣衫褴褛,都耻笑他,

可他并不在意,

一天,他鼓足勇气闯进学屋

请求先生准他入学。

结果先生非但没同情他,竟还辱骂他:

“你这穷小子,怎么能到这里来呢?

还不快滚开,你想偷东西吗?”

从此,他再也不提读书的事了。

 

7岁时,山东各地闹大灾,

更雪上加霜的是,父亲也去世了,

困顿的家瞬间失去了顶梁柱,

他只好随母亲乞讨为生。

他年纪虽小,但对母亲十分孝顺,

每逢要到干净可口的干粮,

都省下来带回去给母亲吃。

 

行乞到15岁时,母亲担心他,

会因为乞丐身份成不了家,

便让他给邻村的亲戚打工,

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打工尽心尽力,什么脏活累活都干,

可亲戚老板不仅不给工钱,还说:

“给你一口饭吃就算是莫大恩惠了,

还要工钱?”。

 

他两年后离开这个亲戚雇主,

到另一个地主家打工,

同样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

没想到,换来却是更悲惨的处境。

平时他常常遭到打骂和责罚,

一个腊月三十,老板让他贴对联,

因为不识字,他把对联贴错了,

老板知道后大发雷霆,

罚他不准吃晚饭,睡觉,

还让衣衫单薄的他,

在风雪交加的寒夜里站了个通宵。

 

他每年的工钱是十七吊,

可他连续三年都没拿到过工钱。

有一天,武七母亲病了,

想借点钱回家探母,

谁知老板欺负他不识字,

拿出一个伪造的账本说:

“某月某日你支取了几百文,

又某日支用了几十文,

总之,这年的工钱你已经用完了,

在我这里没有存款了。”

这一笔糊涂账把他气得目瞪口呆,

他为给母亲治病据理力争,

可老板当即恼羞成怒,

反诬陷说他是讹诈,

叫来家丁把他打得头破血流,

将他扫地出门不再理会。

 

遭到欺凌被骗后,他在庄子上的破庙里,

昏睡了整整三天三夜,

有人以为他失踪了,

还有人以为他气愤而死。

没想到三天后,他走出了破庙,

似乎变得疯癫起来,

从此,街上多了一个衣衫褴褛、

面目污黑,烂衣遮体的乞丐。

 

嘴里还嘟嘟噜噜念个不停:

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

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破庙中的三天,

都想了些什么,那年他才20岁,

手拿铜勺每天看上去都开开心心的,

一边讨饭,一边还到处吆喝:

出粪、铡草、拉砘子来找,

管黑不管了,不管钱多少。

他为了避免再次被欺骗,

对自己的劳动明码标价,

而且总是提前声明。

 

他讨遍了山东、河北、江苏等地,

唱着似诗非诗,似歌非歌的歌,

有声有色,有内容,有韵脚。

遇到吝啬不给东西的人,他就唱:

“不给俺,俺不怨,自有善人管俺饭。”

当遭遇声色俱厉的谩骂时,

他也不生气,唱歌以对:

“大爷大叔别生气,

你几时不生气,俺几时就出去。”

 

他把长辫子剃掉,只在两边额角,

各留一撮桃形的短毛,丑得不行,

以这种有些自虐的方式,

来获得更多人的注意和施舍,他唱道:

这边剃,那边留,修个义学不犯愁。

这边留,那边剃,修个义学不费力。

 

 

除了讨饭,他还到处出卖自己的劳力,

脏活累活抢着干,过着牛马式的生活,

有时,他像个江湖杂耍艺人,

给人表演全身倒立“扛大鼎”,

嘴里唱着:“竖一个,一个钱,

竖十个,十个钱,

竖得多,钱也多,

谁说不能修义学。”

或是趴在地上给孩子做马骑,

再以手代脚做“蝎子爬”,他甚至当众,

吃毛虫蛇蝎,吞石头瓦砾等,

以这种自虐的方式,

博取大家的好奇,得一点点赏钱。

可这么拼命要来的钱,

他却都不花,有时候,

他讨到了好一点的食物,就转手卖出去,

自己只吃那些霉烂的和糟糠菜根,

还边吃边唱:

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

吃的好,不算好,修个义学才算好。

 

他这么做,全是为了赚钱,

积攒起来修个义学院。

原来,他在破庙里想通了,

自己被欺负都是吃了没知识的亏,

可天下还有多少跟他一样的人啊?

他想为这些穷人开办义学,

让他们免费读书,不再被人随意欺凌。

 

因为他总是“义学”不离口,

大家都以为他得了“义学症”,

所以把“义学症”作为他的绰号,

而他却不以为然:

“义学症,没火性,见了人,把礼敬,

赏了钱,活了命,修个义学万年不能动。”

 

 

35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

他和两个哥哥分了家,

他分得三亩地,变卖为120吊钱,

连同多年行乞攒的100吊,共有210吊钱。

他想找一个可靠的人存起来放贷生息,

为义学积攒更多的资金。

他打听到县里有位举人很正直,

于是,他特地跑到杨府求见,

结果杨举人一看他是乞丐,就拒绝了,

他就在杨府门口跪了整整一天一夜,

这才终于感动了杨举人。

 

钱可以生钱了,离办义学又近了一步,

这更激发了武七讨饭、挣钱的热情,

接着,他又跑到各地乞讨,

挣钱的渠道也不断拓宽,

他走街串巷,接触的人很多,

就给人家说媒,每撮合成一桩婚事,

就会得到一些喜钱。

他还捡拾妇女做针线活遗弃的破布废缕,

拈成线绳或缠成线蛋卖。

随着钱的增多,他开始典买田地,

同时以三分息给他人放贷,

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在他49岁时,

他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

这在当时已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

 

他那不务正业的哥哥,

见他有钱了,就跑来向他借钱,

一些亲戚朋友也来要求他资助,

他全都拒绝了,正色答之:

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在别人看来,武七非常抠门,

为了钱,他可以不要尊严,不顾亲情,

但有时他又非常大方,大方得令人吃惊。

 

38岁那年,山东大旱饿死不少人。

他就买了四十担高粱赈济百姓。

乡里一对孤寡的婆媳两人,

靠要饭为生,好心的他,

就慷慨地赠给她们十亩地,还唱道:
这人好,这人好,给她十亩还嫌少。
这人孝,这人孝,给她十亩为养老。

 

而他这个吃尽贫穷苦的乞丐,

竟没有在自己身上花一分钱,

他放弃尊严而获得的所有钱财,

竟让他干了一件最有尊严的事!

 

 

他跟杨举人说自己想办义学,

杨举人听了以后大为感叹,

在杨举人的帮助下,

他很快就得到堂邑县县令的支持,

不久后,坐落在柳林镇的“崇贤义塾”落成,

有瓦房24间、大门二门各1座,

总计用钱4378吊,

不足部分由柳林富绅捐补,

230亩田地全归义塾,

每年的地租作为开办费,

不足部分仍由他乞讨募化补给。

从20岁讨饭到50岁,

整整30年,才建成的这所义学,

其中的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学校建成后,

他亲自跪请当地有学问的进士、

举人到学校任教,

接着他又跪请贫寒人家,

送子女到义塾上学,学费全免,

所需费用全部由他,

置办的田产获利所得承担。

有些人跪下,丢掉的是尊严,

而他跪下,却赢得了尊重。

 

第一年招生,义学就招收到了,

50个学生,共分为经、蒙两个班。

开学那天,他宴请老师请乡绅作陪,

他却一个人站在门口,

等到进酒进菜的时候,

 

他就向来客磕头致谢。
大家请他入席,他却说:
“我是乞丐,不识字,不敢与先生同席。”
他和学生一样分到一碗菜和几个馒头,
他却悄悄地拿到外面换来几块新砖,
自己仍然吃些残羹冷炙。

 

 

更让人感动的是,

尽管义学有足够的校舍,

他却不肯占用任何一个房间,

平时只睡在走廊里。

一天上午,他发现学生都已到齐,

老师崔隼却没来上课,

他就悄悄走进老师卧房,

不声不响地跪在床前不住流泪。

崔隼醒来后很惭愧,

从此再不敢懈怠。

如果有学生旷课,

 

他就跪在学生面前,流着泪劝说:
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
读书不用心,回家无脸见母亲。

在他的感召下,

义学的秩序和风气非常好,

从这里走出了不少人才。

 

民国时期的临清武训义学校门

 

第一所义学成功兴办起来,

这仅仅是他的一个开始,

他仍然没有停止乞讨的脚步。

1890年,他又创办了第二所义学。

这一年,他已经五十三岁了,

有人劝他娶妻生子好养老,

而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他却不在意,还乞讨时唱着:

人生七十古来稀,五十三岁不娶妻,

亲戚朋友断个净,临死落个义学症。

 

慢慢地,他的善名传扬,

很多贫苦人称他为武善人。

他的善行也引起了山东巡抚的注意,

巡抚见他衣服破烂不堪,

就给了他十两银子,没想到,

他把这十两银子也马上投入到义学中。

不久后,他的绝世奇行甚至轰动朝野,

当时清政府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

却仍令国史馆为他的事迹立传,

他也成了以乞丐身份,

被载入中国正史的唯一一人。

清政府还准予给他建“乐善好施”牌坊,

赐名“训”,赏穿黄马褂。

从此,他有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名字:

武训。

 

 

55岁时,他又聚集很多图书,

创设读书会,专供穷人自由借阅,

还大量翻印浅显的学习文章和书籍,

免费散发给农民。

1896年,他又在临清御史巷,

办起第三所义学,取名“御史巷义塾”,

(今山东示范化学校:临清武训实验小学)

 

他播下的义学种子在生根发芽,

可他却已经耗尽毕生心力,

1896年4月,他病倒了,

静静地躺在御史巷义塾的房檐下,

不吃饭、不服药,每天只喝几口清水,

但他一听到学生的读书声,

脸上就会浮现出笑容。

《清史稿》记载:

"(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

 

1896年4月23日,

千古奇丐武训,

在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离世,

终年五十八岁……

 

出殡当日,堂邑、馆陶、临清三县,

官吏乡绅执绋送殡,

各县乡民自发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

沿途来观者人山人海,

一时师生哭声震天,乡民泪如雨下。

 

清廷赐谥号"义学正",授"乐善好施"匾额。

1906年,清廷将其事迹宣付国史馆立传,

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

敬尊称为“义乞”、“乞圣”。

 

 

办学,一个神圣又纯洁的善举,

而这样的善举,

竟出自一个乞丐之手,

实在没法不让人钦敬。

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

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他走了,但他受到世人的钦敬,

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

 

张伯苓创办南开学校,

都受到他的精神影响。

 

军阀段绳武在听说他的事迹后,

居然金盆洗手,搞起了乡村建设,

决心将自己的财产捐献给社会。

 

 

许多近代名家,也都曾纷纷为他题词。

 

张学良题词:行兼孔墨

 

李宗仁题词:惟精惟一,有始有终。

 

杨虎城题词:风兴百世。

 

傅作义题词:高风千古。

 

白崇禧题文集

 

梁漱溟题词志气专诚

 

冯玉祥题词:

特立独行,百世流芳,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张伯苓题词:义闻千秋。

 

董必武题联:行乞为兴学,终生尚育才。

 

蔡元培著文

 

国学大师季羡林题词:武训魂。

 

武训办义学不仅在国内拥有极高声誉,

他的声名还远播海外,感动了全世界,

他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中,

被尊称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

 

 

时间来到了1950年的新中国,

电影《武训传》面世,

这样的一位千古义丐的真实电影,

却被卷入了那场荒唐的文化浩劫。

 

 

 

在全国声势浩荡的批判声中,

这部电影也拉开了文革的序幕,

文革时,电影主创人员无一幸免,

《武训传》的导演孙瑜,

是中国电影届泰斗,才华横溢。

文革时却因为这部电影,

遭到无数次抄家、批斗,

大半生里都在无奈中苟活着。

 

孙瑜

 

武训的扮演者赵丹,

曾专门到武训的家乡体验生活,

经常穿着乞丐的破衣服行走街头,

到达了人戏不分的地步。

他对角色倾注了所有的心血,

而文革发起后,

赵丹不可幸免地成为了被专攻的对象。

先是被抄家,然后又是被投入监狱。

当5年多后赵丹被放出来时,

他几乎都不会说话了。

 

 

而武训这位曾经的英雄,

就这样被埋进了历史里,

新天新地的国家不需要他,

新天新地的人民也被迫把他遗忘。

这个坚定地活出生命价值的穷苦人,

被丑画成一种阶层的可笑代表,

而被新社会抛弃。

 

甚至有人带着红卫兵,

扒掉了他的墓,还抛了他的尸……

直到整整34年后,武训才被平反。

 

 

民国时期某中学的一次,

历史考卷中有这么一道题目:

说出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

在三百多份答案中,

几乎所有学生都回答武训。

 

可今天的中国,如果我们现在,

用同样的考题去问学生,

恐怕没有一个学生会知道,

在中华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他,

为中国的平民教育呕心沥血。

 

 

与武训几乎同时代的菲斯泰洛奇,

出生在当时很贫穷落后的瑞士。

与武训一样,都属于下层人,

但他同样有一颗伟大的慈爱心,

在他的毕生努力下,

平民教育最终在瑞士得以普及,

教育的成功使这个落后的小国,

一跃成为欧洲一流的教育超级大国,

菲斯泰洛奇更是被尊称为“教圣”。

他们同样是为理想,为自己的国家,

艰苦跋涉一生,平凡而伟大的灵魂,

可武训却被整个中华民族都快遗忘了,

今天的中国,

还有多少人知道他?

 

 

名传千古不为己,

但求穷人不受欺,

他捧起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是他所期望的,

可这不应该是我们所期望的。

 

陶行知先生在《把武训先生解放出来》

的文章中曾疾呼:

“武训先生不属于我们的小圈子,

他不属于一党一派,

他属于各党各派,无党无派,

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属于四万万五千万人之每一个人。”

当今盛世中华,

我们更应该传播他的故事,

让他的精神飞到今天中华大地,

每一个人的心里去,

使每一个人都自动地去兴学,

都自动地去好学,

都自动地去帮助人好学,

百年武训,行兼孔墨,

只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都没有忘记这种武训精神,

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教育复兴就有希望!

 

———— END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回复  朗读 即可加入轻课朗读社群

 

 

 

欢迎转发朋友圈。公号转载须经授权.

互推联系微信:cwkjoox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henry00000

 

 

长按识别  立即参加

觉得武训精神激励你的小伙伴们,请点

阅读 23721
202投诉
广告
精选留言

写留言

  •   34 
    我家离武训家只有三里地,我是武训小学,武训初中,武训高中,,武训本人十分魁梧,力大无穷,给别人推磨等等很苦很累的活,我家隔壁邻居有在武训义学读书考上秀才的,

    35分钟前 

      13 
    作者回复
    原来你是武训人呀,一定要把武训精神传承下去呀

    34分钟前

  •   17 
    感天动地

    35分钟前 

  •   17 
    一口气看完,这个人真是太值得敬佩了!

    38分钟前 

  •   16 
    不看这篇文章,我还真不知武训为何人,惭愧之至,无语言表……

    33分钟前 

  •   15 
    第一次知道这个人,真的打心底里佩服他。

    33分钟前 

  •   10 
    太感人了!希望更多的人看到

    27分钟前 

     
    作者回复
    可以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

    27分钟前

  •  
    多么希望能够拍成电影,像阿米尔汗一样的电影

    23分钟前 

     
    作者回复
    一个现象级的人物啊,需要更多的人知道,希望你也可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谢谢

    22分钟前

  •  
    绝对的正能量!

    27分钟前 

     
    作者回复
    可以分享到朋友圈,让身边更多的人看到,感染更多的人。谢谢

    26分钟前

  •  
    我要收藏 新中国教育的悲哀 我居然不知道武训

    17分钟前 

     
    作者回复
    可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看哟

    16分钟前

  •  
    感动,真的感动!(另:我固执的从内心厌恶那十年)

    19分钟前 

  •  
    大志大爱

    19分钟前 

  •  
    武训高中时冠县的重点高中,出了不少人才!

    17分钟前 

  •  
    人有可敬之处。大张旗鼓宣传确实有问题!

    17分钟前 

  •  
    中国有一位为教育事业付出所有心血的人,他的名字叫_武训!!!

    21分钟前 

  •  
    值得我们每个人深读

    23分钟前 

     
    作者回复
    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21分钟前

  •  
    真的是第一次知道,现在的英雄都是些marvel个人主义,太肤浅了。

    24分钟前 

  •  
    这就是爱的奉献

    26分钟前 

  •  
    这个我听说过,好像是在金庸某部小说的后面里提到的,但知道得没那么详细,确实令人感动!

    3分钟前 

  •  
    如果说文化运动中必须有所牺牲,但是绝不应该是武训这样的人!他是真正有革命家气质的人,没有惊天动地,却感动天地,受到不公待遇,回报赤子之心,他不比任何读书的人少一颗爱心之心。

    11分钟前 

  •  
    只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都没有忘记这种武训精神, 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教育复兴就有希望!

    12分钟前 

  •  
    看看现在的山东

    13分钟前 

  •  
    大概三四年吧,在央视某频道看到过武训的事迹,非常震动,可不久便遗忘了,我想这种精神不应被遗忘,应该是家喻户晓

    14分钟前 

  •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7分钟前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