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邮政电讯, 基本沿用的是英国人的条例,所以升级涨薪有规有矩,才被称为金饭碗铁饭碗的, 其实还有“盐务”, 大伙看清宫戏很多, 都知道清朝官场的一等一肥缺是“盐道”, 就是管理盐务的官员,级别定位“道台”,袁世凯借款把盐税做了抵押, 因此就由外国人来管了,工作人员和邮政等相同, 只要不犯错,年年能涨钱, 虽不多但挡不住时间长, 做几十年下来薪水也不少了, 并且还有退休金可拿, 也是与工龄和级别挂钩的, 有份资料说一等一级邮务官员每月500大洋, 可能, 一省之邮务长拿这么多钱是完全正常的,升到省邮务长, 算是一等一级也属应该,并且, 这些行业开的是白花花的袁大头啊, 因此一般人钻尖脑袋也要拱进去, 烈士王孝和, 当年一个专科学校毕业, 同时考取邮局和杨树浦电厂, 家里当然希望他去捧铁饭碗, 但地下党动员他去电厂, 因为那儿的党组织刚被破坏, 王听从了党组织的安排, 去杨树浦发电厂当了小职员, 其实那是英商电厂, 待遇岁比不上邮局也还是不错的,当然如果老王一处也没考上, 党组织也没有办法要他去电厂了。-转载者
工资等级制
工资等级制度是旧上海工资制度的基础,它根据工作岗位(职务)、知识技能等因素把职工分为若干等级,在此基础上分别规定不同的工资标准(工资率)。旧上海企事业分别从属于中外资本家和官僚资本,所实行的工资制度五花八门、极不统一,但除少数行业、部分企业、某些岗位外,基本上都实行工资等级制度。相对来说,外商企业、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规模较大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所实行的工资等级制度比较正规,等级较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规模较小的企业,也有实行工资等级制度的,但多不正规,等级很少;也有不实行工资等级制度的,在这些企业中,没有工资标准等级以及调整方法,职工的工资完全由资本家说了算。此外,在旧上海的中外企业中,资本主义的工资制度又往往同包工制度、学徒制度、养成工制度、包身工制度等封建性剥削制度结合在一起。
一、工厂工资等级制度
工厂一般对职员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对工人实行技术等级工资制或岗位工资制。
美商上海电力公司,把全体职工分为聘员(工程师和高级职员)、雇员(普通职员)和佣员(工人)3大类,分别规定不同的工资标准。
法商上海电车电灯公司,职员实行月薪制,分为6等,即特等为股主任、高级会计师;1等为会计师、出纳主任等,共7级;2等为助理主要会计、高级翻译等,共5级;3等为会计员、出纳员等,共6级;4等为办事员、收帐员等,共4级;5等为复印员、制票员等,共4级。工人有按月计薪的,也有按日计薪的。日薪工人分成若干等,每等分若干级。1B等级最高,是高级技工;1等是甲级技工,2B等是乙级技工,2等是丙级技工,3B等是甲级半技工,3等是乙级半技工,4等是小工。此外车务部工人分为3等。实行年加薪制。
日商纱厂普遍把职工工资分成许多级。抗日战争初期的日华纱厂工人工资分成3等22级。解放战争时期的中纺第五棉纺织厂,原为日商丰田纱厂,沿用过去的工资制度,职员实行月薪制,从厂长到助理员共分7等34级,工人实行日薪制,共分94个等级。华商纱厂也有把工资分成等级的,如永安三厂细纱间落纱女工的工资分为4等,摇车头(即喊落纱)的工资分为3等。
华丰搪瓷厂实行的工资等级制在搪瓷业中独树一帜。该厂工人均系供膳。20世纪30年代,艺徒初进厂时,月给津贴1元,6个月后甄别一次,及格者月给2元,再过6个月,甄别及格者升为技工。技工分为4等,每等又分为4级。初升技工者,为4等4级,月给3元,以后如成绩优良者,递次升级,即递次加薪,直至最高一级即1等1级,月给津贴20元。
橡胶业的工资级别也很繁杂,如金钢厂职员分甲、乙、丙等级,工人分A、B、C等级,共有30几个级别。大中华一厂职员工资有47级;三厂工人工资有88级。
一些行业曾订立过本行业统一的工资等级表。如毛巾被单业同业公会以甲、乙、丙、丁4大等级来制定该业标准工资,然后由各厂按自己实际情况再具体订立本厂的工资等级。据调查,在解放战争时期,该业职工工资自厂长到学徒分7等22级。机器业三区工会等在民国35年(1946年)颁布了机器业工人工资等级表,将工人分成4级,4级最高。
二、海关、邮局工资等级制度
旧中国海关长期受英帝国主义控制,职工因袭英国文官工资制度。海关下分税务和海务两大系统。税务部门是海关的主要部门,职员分为税务司、副税务司、帮办、税务员、文牍员、书记、核税员、经收员等职别。税务司分为4个工资等级,副税务司分为2个工资等级,帮办分为6等12级。海关每年4月、10月对职工各进行1次考核,内容主要是职员的品德、才能、资格等。考核表对职工完全保密,由主管领导填写,每年12月报总税务司署备核。考绩分为5等,用不同符号注明。凡成绩优良,在本级服务满2年的,都可以照关员编制等级及薪俸表的规定晋升一级加薪一次。
旧中国的邮政在清宣统三年五月初一(1911年5月28日)以前一直归海关主管,因此工资制度基本仿照海关。民国17年(1928年)以前分为邮务官、邮务员、邮务生、拣信生4班,以后改为邮务员和邮务佐两班,前者分3等15级,后者分4等14级,邮务佐以下则为信差、邮差、杂役,不列入职员。班内晋级加薪依据考绩的等次。考绩制度经历两个阶段。民国18年(1929年)以前是密报制,即颜色密报制度。报告由主管人员直接核定,不公开。大红报告表示特别优良1年半加薪1次;粉红报告表示优良,2年加薪1次;蓝色报告表示中常,3年加薪1次;黄色报告表示中下,不晋级加薪,如不改进有被裁退的可能;绿色报告表示“不可信不可靠,不堪任用”。密报制于民国18年(1929年)后被取消,改为公开报告制,分为3等:1等为特别优良,2等为优良,3等为中常。晋级时间从1年半到3年改为1年3个月、1年6个月、1年9个月。至于改班(晋升较高的班次),则必须经过正式考试。
电信职工的工资制度又不同于邮政职工。旧上海主要电信企业有上海电报局、国际电台、上海电信局、上海电话局、美商电话公司等。上海电报局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录用、提拔职工的制度,也就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制度。电报学校毕业的学生派充各电报局试用,但仍由学校考核,根据考定班等发给工资。工资分4等12级,要升等则必须考入高一级学校。如果不继续升学,虽然不能升等,但每隔二三年也有可能加1次薪。上海电报局后来改由政府经营,但保留了原有的制度。美商电话公司实行的是另一种制度。该公司把职工分为“A”、“B”、“C”3大等级。“A”级为外籍高级职员,公司最高管理者;“B”级为基本管理层即中级职员;“C”级为低级职员和工人。根据民国37年(1948年)的一个调查,以月计薪的中下级职员和工人共分7等22级。该公司也实行年加薪制,职工1年内无重大过失,根据不同的等级分别增加底薪1~5元。
海关、邮电与其他行业相比,工资待遇较为优厚,工作比较稳定。其中海关条件最好,邮政比电信强,因此旧上海历来有“海关是金饭碗,邮局是铁饭碗,电信局是橡皮饭碗”的说法。
三、商业工资等级制度
大型商店工资制度较为严格。大新公司民国27年(1938年)分为4等55级;经理分6级,部主任分20级,职员、营业员分26级,练习生分3级。永安公司职工划分为管理、部长、帐房间职员、一般店职员、技工、勤杂工、练习生等几类,工资各不相同。该公司也实行年加薪
制度。加给高级职员的,由资本家自己掌握。加给一般职工的,则由进货间主任及进货间其他几位管理级人员掌握。是否加薪依据考勤成绩,考勤表由有关部长填写,经主管的管理同意后,送进货间的主管人员。表上的栏目有:“薪金”、“服务年限”、“生意成绩”、“品行报告”和“批评”。“批评”分A+特优、A优、B普通、C劣4等。年度考勤即作为加薪的依据。列为C的不仅加不到工资,甚至会被开除。加薪幅度,高级职员多于一般职工,在一般职工中,店职员又多于技工、勤杂工和练习生。一些中型商店也有高级职员、营业员、低级营业员、学徒的分别。
四、金融业工资等级制度
上海银行将正式行员划分为职员、办事员、助员3类,每类分为4等即超等、1至3等,每等又分为3级。超等职员级别最高,3等3级助员级别最低。行员每年考绩1次,最优者得升2级,次优者得升1级,平常者不升级。考核成绩由总行各部主管人员、分支行处经理主任负责,于每年12月初呈报总经理核办。由助员升为办事员,须遇有缺出审查及格方得补升;由办事员升为职员,须遇有缺出由总经理遴选补升;1等1级之后,升加均由总经理特定。
钱庄的工资等级制度则另有特点。该业职工等级分为:经理——协理——襄理——“八把头”:(1)清帐——帮清;(2)跑街——跟跑;(3)钱行——跟跑;(4)汇划——副汇划;(5)洋房——帮洋房;(6)银行——跟跑;(7)信房——帮信房;(8)客堂——学徒——栈司。“八把头”位置的次序各庄并不一律。工资按年计,年终付给;经理工资最高,职工依次递减。职工的任免升调,由经理决定。
五、中小学工资等级制度
中小学教员都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任职资格有严格规定。
中学教员。在抗日战争以前有采用月薪制和时薪制两种办法的。民国30年(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立中学师范教职员支薪标准》后,大都采用月薪制。民国32年(1943年)教育部又颁发“国立中等学校教职员薪给表”,规定高中专任教员、初中专任教员各分为6级,级差均为20元。
小学教员。通常以月计薪。根据民国8年(1919年)材料记载,国民学校高等小学教员分为3等:1等为正教员,共14级;2等为专科正教员和专科教员,共11级;3等为助教员,共8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