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 选自翁乃强的《彩色的中国:跨越30年的影像历史》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翁乃强/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是什么样?也许人们可以从许多黑白照片中追寻。

    但,那时候的彩色中国什么样?可能黑白的影像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今天,有一位80岁的老人带着他的照片,用跨越30年的影像为我们展示了1960-1990年代的中国。

    这些照片的拍摄者,就是如今已年逾八旬的著名摄影家翁乃强。


 

    翁乃强,中国著名摄影家、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奠基人。

    祖籍福建龙岩,1936年7月,翁乃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一个爱国华侨的家庭。

    父亲翁福林曾开过照相馆、广告公司和电影公司。翁乃强12岁开始向侨报《生活报》的摄影记者周昌平学习摄影。

    1951年7月回到中国,大学时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毕业后曾担任多年摄影记者,后成为中央美院教授,并在版画系筹建了摄影工作室。

 

60年代,翁乃强作品

    1966年,学生大串联到卢沟桥,前队的学生在桥上写字给后队提示方向。翁乃强/摄。

    1968年,知青们刚刚乘船来到北大荒新建的知青点。翁乃强/摄。

    1968年,知青在北大荒,自己动手盖房子。翁乃强/摄。

    1968年,知青在修建桥梁。翁乃强/摄。

    1968年,广东珠江工厂送青年工人参军。翁乃强/摄。

    1960年代后期,解放军在北京郊区的一座水库进行武装泅渡训练。翁乃强/摄。
 

    1968年,火车司机长在蒸汽室内工作。翁乃强/摄。

 

70年代,翁乃强作品

    1971年,河北固安,小学生在麦收时节参加劳动——挑麦种。翁乃强/摄。

    1971年,秋收时节的劳作间隙,宣传队员表演数来宝。翁乃强/摄。

    1970年代,清晨,上工的人们扛着农具行走在水汽蒸腾的温泉边小路上。翁乃强/摄。

    1971年,出土文物展在故宫举办,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图为郭沫若(左三)等观看金缕玉衣。翁乃强/摄。

    1971年,故宫重新对外开放,围观的市民。翁乃强/摄。

    1970年代初,王府井工艺美术商店的瓷器展,吸引了市民的围观。翁乃强/摄。
 

    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群雕正在创作中,两侧各有一名模特摆出姿势,供雕塑家做参考。翁乃强/摄。

    左边的模特是一位海军战士,右边的模特是一位少数民族女民兵。
 

    1970年代,香港摩罗街古玩市场小商店中在售卖各种毛主席像章。翁乃强/摄。

    197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院内,冬天被冻住的水管和自行车。翁乃强/摄。
 

    “五一”劳动节,孩子们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表演节目。翁乃强/摄。
 

    1970年代,北京街头卖蝈蝈的小贩,自行车上挂满了蝈蝈笼子。翁乃强/摄。
 

    1970年代,北京故宫城墙下的剃头师傅和他的老主顾。翁乃强/摄。
 

    1970年代,故宫东华门城墙下早读和锻炼身体的人们。翁乃强/摄。
 

    1970年代,叼烟斗的黄永玉。翁乃强/摄。

    1970年代,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斯琴高娃。翁乃强/摄。
 

    1970年代末,湖南衡阳南岳镇,一位年轻的爸爸背着娃娃在看小人书。翁乃强/摄。
 

    1977年,正在参加高考的考生。翁乃强/摄。
 

    1970年代末,河沿边的早市,各种新鲜蔬菜供人们挑选。翁乃强/摄。
 

    1970年代末,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附近,长椅上谈恋爱的年轻人。翁乃强/摄。

80年代,翁乃强作品

   1980年代初,在天安门广场上游玩的父子。翁乃强/摄。
 

   1980年代,湖南衡阳南岳镇,在街口玩耍的孩子们。翁乃强/摄。

   1980年代初,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跳集体舞的年轻人。翁乃强/摄。
 

    1980年代,北京,西单的一家理发店向行人展示新发型的照片,招揽生意。翁乃强/摄。
 

    1980年代,大明星潘虹肖像。翁乃强/摄。
 

    1985年,东京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战胜古巴队实现“四连冠”,举国欢呼,年轻人到天安门广场高呼“振兴中华”。翁乃强/摄。
 

    1980年代,北京,一位女士系着纱巾防沙尘暴。翁乃强/摄。
 

    1980年代,上班时间,广州海珠桥上的车流。翁乃强/摄。
 

    1995年,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重装开业。翁乃强/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