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的今、昔交错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钢琴演奏的今、昔交错

 

-乐翁敏京-

 

今 (2017-6-29) 晚八时,在印大音乐院「奥尔厅」,有一场钢琴独奏会,由钢琴兼作曲家纳莫夫(Emile Naoumoff)教授演出。纳教授是法籍世界知名的作曲兼指挥大师娜蒂莪。布兰吉(Nadia Boulanger, 1887-1979)的关门弟子,名气响亮,座无虚席。

 

自印大五月初学期结束后,我们便没再去音乐院聆赏音乐会了,今晚机会难得,世之与我是专程而去的。

 

先瞧瞧「节目内容」:

---------------------------------------------------------------------------------贝多芬 (Sonata in F Minor, Op. 2 No. 1)

 

萧邦 (Mazurka in A Minor, Op. 67 No. 4; in F Minor, Op. 68 No. 4; Noctume in E |  Minor, Op. 72 No. 1; in D-Flat Major, Op. 27 No. 2)

 

拉威尔 (Modere; Mouvement de menuet; Anime)

 

杜布西 (Preludes, Book 2, Bruyeres; Book 1,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佛瑞 (Barcarolle No. 1 in A Minor, Op. 26)

 

 

 

也不知何故,一见到第一个节目:贝多芬的「奏鸣曲」,忽然心头灵光闪烁,联想到昔日世之二十来岁,参加「大专联考」时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这么多年都没再听到这首曲子了 …。这个念头在心头一掠而过,并未继续再追想下去。

纳莫夫出场了,掌声雷动,热烈非凡。他个儿清癯高挑,顶上牛山秃秃,向听众致意后,一俯身就座,立即开始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第一乐章Allegro … ; 接著是第二乐章Adagio … ; 及第三乐章Menuetto: Allegretto…。 前面这三个乐段,都似曾相识,但并不熟悉。

 

到了第四个乐章:Prestissimo ,乍听之下,立即引发了那一股耳熟能详的记忆,訇然中开,关山飞渡, 时空凌越,回到五十多年前,那个炎炎夏日,台北大专联考的现场了…。

 

只见纳莫夫左手弹奏了两个轻快的三连音之后,右手配之以一连串四音和弦,时弱、时强、时上、时下,ㄧ再重復。二十多小节之后,右手忽然奏起一段八度和弦:- - 3 3 /2 1 7 6/ 5- 7 7 /6 5b 4 3/7- 7 7 /7 7 3。这样一个不断由上而下、层层跌落、嵌以几声长叹的旋律,在曲中一再出现了三、四次,给我的印象太深刻、太难忘了,立刻唤醒昔日情景,回到那个令人记忆犹新的台北市和平东路、师大音乐系的场景 …。

那时,我认识世之才两个多月,每日神魂颠倒,竟日只想跑去「军托」看她,等见了面又恍恍不知所云,完全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无可奈何,只好向打字机里倾述衷情,已洋洋洒洒记述了厚厚一叠了…。

 

这天是联考「术科」考试,我夹著那叠「日记」,与一群紧张焦急的考生及家长,立在考场窗外,引领翘望,等待考生一一先后上场 …。

 

终于,轮到「张世之」出场了。只见她白衫黑裙,修髮垂肩,婷婷玉立,风采娟娟,缓步登台,向评审老师们一鞠躬,入座开始演奏这第四乐章:「Prestissimo」…。

 

弹著弹著,那段八度下降的弦律便突显出来,一遍、两遍、三遍,我很清楚地记得,好像一次又一次,接二连三地敲击著我的心扉,一种失落无助的气氛瀰漫四野。乐曲一遍又一遍,由上向下坠落,一次又一次地唏嘘长叹,贝多芬似乎在倾述他的「失落与迷茫」,我亦随之飘坠谷底,幽幽戚戚,恍恍难宁…。

 

终于,一段右手快速的三连音,几度上下翻腾、最后下坠到底,纳莫夫轻快地结束了全曲。

 

爆烈的掌声四起,轰轰然响彻大厅!

 

我伸出右手,紧紧握著世之的左手,一齐在空中猛烈地摇晃了几下。两人相顾,会心而笑,像是随著狂热的听众,在为今晚的精彩演出在喝彩。其实,其实噢! 两人心照不宣,都在回味追忆著半个世纪前那场钢琴入学考试!

 

今、昔的两场钢琴演出,贝多芬的「急板」(Prestissimo) 在脑海中盘旋回荡,时今、时昔,交相辉映,互为表里,情深难测,久久不去。

 

这是今晚意外的收穫,一刻难忘的回顾,今昔交错,琴韵深长,流光飞逝,倏忽飘霜,兹略记以志。

 

 

后记:

 

世之在台北「三军托儿所」教满了三年幼稚园,终于在那年顺利考上「文化大学音乐系」,主修钢琴 …。

 

四年后,她毕业时,我正好从英国留学归来,两人的交往业已成熟,遂结缡成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