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推荐信

出国前我们都习惯用单位介绍信,走到哪儿只要拿出盖着红印的一张纸,对方不会因为你穿着打扮如何而相信你,全靠那张纸上说的什么。刚来美国时,也是靠一张纸,没有大红的印章,而是龙飞凤舞的签名。不要小看这一页纸(也有写两页的,但因为签名在第二页,让人觉得第一页有伪造嫌疑,所以尽量把内容挤在一页里),美国人很看重这个,每个人都离不开被别人写推荐信或给别人写推荐信,除非像乔布斯、川普这样的奇才,一张口就行了,不需要写什么。

三十年前年轻的我需要被推荐,第一封推荐信来自美国半导体公司K
LA的沙利文(Jim Sullivan)先生。那一年在北京有一个半导体测试仪器方面的国际会议,大的厂家借机展示推销各自的最新产品。沙利文先生带了一位长得像中国人的助手,后来才发现他不会讲中文。我给两个人做翻译,吃力费劲,苦不堪言,心想沙利文先生肯定不满意我的表现。

没想到他回美国后不久写了一封信,感谢之余就是对我个人能力的肯定和鼓励,特别是强调我的工作热情(passion)和认真态度。信中最后写道,任何时候我如果去美国的话可随时与他联络,让我倍受感动。其实像这样的信
对美国人来说很普通、并不算是推荐信,也许沙利文先生签完字就把这事忘到脑后了。但对我来说,习惯了拿单位介绍信,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信,很受鼓舞。这封信可以看成是我的第一封推荐信,也可以说是我后来飞向美国寻找新天地的动力之一。

这封信一直呆在我北京的家中,赴巴黎留学时也没有什么用,直到95年决定离开北京投奔在美国的老婆的时候才拿出来看一看,心想也许有机会再见到他。那时候半导体公司集中在硅谷,刚来美国时我住在东岸和中西部,两年后神奇般地换工作来到加州硅谷,第二次搬家后就住在离这家公司不远的Sunnyvale。多少次开车路过KLA,不切实际地想拐进停车场,但又觉得自己好笑,离开半导体领域这么多年了,对KLA做的东西越来越不懂,也许沙利文先生早已不在这家公司上班了。

但是我心里明白为什么我不愿再见到沙利文先生,因为我不愿意让别人失望。当年他看到的那个年轻人朝气蓬勃、充满盼望,而十年后再看同一个人却已被漂泊生活磨练失去了锋芒。

二十年来在美国又有很多新的推荐信,有些信我自己也看不到,申请绿卡时请人写的推荐信觉得有些夸张,他们知道怎样应付政府部门。但记忆犹新的还是三十年前的这封信,每当我给别人写推荐信时,总是先想到他。

很多年后听到乔布斯对年轻人说Stay hungryStay foolish我特别有共鸣,出国前的我就是既foolishhungry,沙利文先生一定看到了。他以敏锐的眼光预见到我将来到美国,百忙之中写几句话,不费什么事,但对一个普通的中国学生来说却有着极大的推动力,一直被珍惜纪念着
小兔三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ackcountry' 的评论 : 谢谢留言,深有同感。不一样的文化,从一踏上这片土地就感受到了,尤其是没有家庭靠山的年轻人,也许在中国只要一说谁谁的儿子就行了,来到美国有时也靠人情但更多的是靠一封有分量的推荐信
Backcountry 发表评论于
非常真实。我记不得别人给我的推荐信,倒是记得我第一次给别人写推荐信。我在hiking club 认识的一个美国年轻人考BAR, 问我写推荐信。写他character 时, 我描写我们一起去hiking时路过一个湖边,他如何主动捡垃圾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后来他跟我说那是他最喜欢的一份推荐信。以后我再写时就特别注重这种细节,效果很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