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妮在清华的中文作业

真诚,是我做人的底色; 美好,是我想看到的画面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大女儿妮妮的中文是我4个孩子里面学得最深的一个。虽然大儿子宝宝的中文口语比妮妮好,但她哥哥的书面中文,用中文写东西的水平却不如妮妮。

 

妮妮曾经二次被美国国务院公派去中国学中文:第一次是16岁读高中时去南京大学6周。第二次是大二19岁时去长春师范大学2个月。她说第二次的学习让她的中文突飞猛进,因为长春师范大学给他们20个美国学生,每人一个单间,并配一个在校在读的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陪吃陪住”2个月,还立下“军令状”:同居一室共同生活期间,二人之间不能说一句英语,必须100%纯中文交流!

 

如此强化学习下来,妮妮的中文有了质的变化,回美国后,她还意外收到州参议员的祝贺信,鼓励她再接再厉,把这个爱好继续下去!

 

妮妮说她学中文,并不是想以此为职业,因为不管她学得再好,也好不过土生土长的中国学生,她只是把中文当作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来学的,中国的发展如此迅速,中文将是职场上的杀手锏,取决胜负的最后筹码之一,她大学的职业咨询老师也告诉她:如果你懂中文,你毕业时不愁没有job offer

 

当然,她学中文还因为她身上有一半的中国血统,而且她想读老妈我写的有关她们的故事,特别是我2014年出版的那本书【爱无止境】--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20623/201509/13795.html 

 

所以,她准备拿双学位:一个将来她要从事之职业的专业学位,一个辅助其职业的中文学位。这次去清华大学修的一学期课,修的中文学分是朝着她的第二学位修的。

 

这孩子从来做事都很有规划,什么事都是自己决定,自己搞定,然后才告诉我们结果。在清华学习期间,她就自己在北京找到“一带一路”机构实习,每周去实习一天。7月放假后,便全职实习,因此,她美国的大学还给了她2千多刀奖学金补贴她在北京的房租。。。回美国后,9月中旬北京方面来哈佛开会,还邀请她飞去哈佛一起参加。

 

妮妮善于文字,她说她在北京“一带一路”办公室实习时,为该机构写过7篇英文稿子。她用中文写的东西和用英文写的,遣词造句方面还是有差距的,但思路和风格应该差不多。。。

 

贴一篇她在清华的中文作业或报告:【中国教育发展】

 

 

------------------------

 

妮妮

中国概况文章

5/14/2017

 

【中国教育发展】

 

教育对国家发展是基本的主题。国家发展是人的责任。为了充分发挥发展的好处,比如说高效的公共行政还是农业创新,国家需要释放人心的潜力。所以教育是国家发展最重要的工具。今天的学生必须要有“二十一世纪的技能”,如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创造力和数字素养。锁业年纪的学生需要熟悉新技术和应对快速变化的工作场所。

 

教育是一项人权。 而且,像其他人权一样,不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全球有5900万儿童和6500万青少年没上学。 1.2亿儿的孩子没完成小学教育。在这些数字背后,有孩子被剥夺了自己的权利和机会无法获得体面工作,没有摆脱贫困,支持家庭和发展社区的公平机会。教育使人们脱身贫穷,进入繁荣。

 

教育让人更好使用健康服务和预防疾病。例如,已经完成小学教育的年轻人比没有受教育的人更少患上艾滋病,不到艾滋病毒携带者的一半。受过教育的母亲有更健康的孩子。

 

教育也让国家收到更高的工资和经济增长。在许多贫穷国家,每增加一年的学费,人们的工资就会高出10%。这些收入有助于国家经济增长。没有达到至少40%的成人识字率,没有一个国家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教育也有助于民主和政治稳定。教育支持民间社会的增长,民主和政治的稳定。教育允许人们了解他们的权利,并获得实践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无论国家财富如何,所有国家都可以从越来越多的教育中获益。根据最近的OECD报告,为每个孩子获得教育和社会要求的技能在低收入国家增长28%,和在未来八十年将达到4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认为教育发展非常重要。中国政府制定了法律确保所有中国人,特别是学龄儿童,少数民族,妇女和残疾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经过五十年的努力,中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

 

1949年前,中国的识字率只是15%25%。随着中国人在新的领导和社会环境下进入五十年代,中国把识字率和教育看来必不可少的改进。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领导人力求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全国的教育。1986年“九年义务教育法”要求学龄儿童普及入学和二十岁以下的人士全面识字。

 

可是,中国教育范围不是平衡的。学生从富裕的家庭比学生从收入较低的家庭更多地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优势比农村居民高出三倍。户籍制度(户口)通过限制人员内部流动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发展差距。

 

读写能力是教育范围的基准指标。截至2011年,中国消除了青年和中年人的文盲 - 对于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言,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虽然,省级差异揭示中国不断发展的不完整性。富裕的城市,如北京和上海,报道了2014年的识字率在98.52%96.85%。另一方面,西藏同年的识字率为60.07%。

 

城市化夸张教育范围方面的区域差异。农村移民造成了乡村学校的关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造成过度拥挤的教室。居住在中国最大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人数每年增长。更发达地区抵消了这一人口变化。一些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与美国城市在学生与教师的比例方面比较好。北京和上海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学生人数是151141。相比之下,纽约市和洛杉矶的中小学教师比例分别为151211。中国教室的教师人数比美国中小学的平均水平要低。经济不发达地区经常被老师迁移的问题困扰:有资格的老师搬到国内较发达的地区。而这些贫困地区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来聘请教师和正确训练教员。

 

为了解决这些不平衡的教育问题,中国政府落实政策重组教育经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发展中国人力资源基础,推动科技创新。一些其他目标包括普及学前教育和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本地政府也采取行动,解决教育机会的差距。深圳已经免收学费和上海对流动儿童提供法律地位和资金。教育部也打击任意收费,并允许一些家庭将孩子送到学生家乡以外的更好的学校。此外,中国政府在2006年通过了“义务教育法”推动本地改革引发武汉等城市制定政策允许移民儿童住在城市地区,在没有必要的城市户口的情况下入读当地学校。

 

在中国,每个学生需要完成九年的教育。大部分学生在小学上六年,然后在初中上三四年。1990年之前,初中学校有入学考试。因为中国政府想把重点考试取代整体教育,所以现在的初中是基于居住地区。初中上完以后,学生可以选继续上高中还是停止教育。上高中之前学生要通过中考。

 

虽然上高中不是中国政府强制性,在2014年,95%初中学生继续去上高中。这个数字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在2005年,只有40%的初中学生继续上高中。从高中想上大学的学生需要靠高考。

 

然而,中国大学的素质落后于其他国家。“2016-2017时代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在全球前100名大学中只有两家中国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第29和第25位。相比之下,这项研究发现,美国有全球十五所最好的大学。中国顶尖的大学选择性很强。北京大学不公布入学率,但来自北京的申请人据说有0.5%的接受机会,比国内其他地方的申请人高出40倍。当与全球比较时,北京大学的入学率低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特殊竞争力。

 

在我看来,中国的高考系统有很大的问题。最近,中国高中学生觉得自己有太大的压力,最严重的压力就是跟高考有关。高考为什么会让高中学生有这么大的压力呢?首先,高中学生的父母给他们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就是必须在高考中考一个很高的成绩。其次,除了每天上八个小时的课以外,高中学生还有早自习晚自习。高中学生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再次,每次考试的时候,学校都会排名,学生会很担心自己的名次。这会导致很多中国高中学生寻短见。

 

国家入学程序的结构进一步混合了这种差距。大学希望的学生被户口和高考成绩为界。每年,大学设定配额,有多少申请人可以从每个省进入。大学向该大学所在省份的申请人提供优惠分数。因此,中国农村或低收入省份的学生常常要比大学所在地城市户口的学生考高得多的分数才能进入同一所大学。

 

想上大学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高考。这个考试需要考两天,长达九个小时才结束。学生可以选择两个学科考试,文科倾向还是理科倾向。据统计,2006880万人参加了高考。这些人中,百分之二十八保送了,还有百分之四十失败的学生选择复读或上民办大学。

 

根据中国政府的调查,每年25万中国人会自杀。自杀是青少年死亡最大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考高考的许多压力。有这样一件事,高中生赵翔(音)的生活充满痛苦,每天除了吃和睡,就是学习。他这样告诉《纽约时报》说:“有时是来自家庭的压力,有时是老师的期望,有时是来自自己的压力。高考前我经常心情很糟糕、很难过。”

 

中国每年自杀的学生越来越多。2014年,一个高中学生,小真,从教室里的窗口跳下去就是因为准备高考的压力太大。从教室的监控录像中可以看到别的同学都非常震惊。另一个学校,河北衡水第二中学,在窗口修建笼状“反自杀” 屏障禁止学生从窗口跳下去。这个小学去年已经有两个学生自杀,所以这些“反自杀” 屏障想防止别人自杀。

 

这些自杀的案件常常发生在被教师羞辱或学习压力过大之后。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常重要,这会影响学生对考试的看法。在我眼里,自杀从来不是一个解决生活压力和郁闷的办法。高中学生可能有无助和孤独感,缺少知心朋友。我觉得老师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让学生有“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的想法。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未来的现实,就是好的高考成绩不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不是只有高考成绩。如果学生采纳这个想法就不会对未来茫然。

 

来源:

http://www.oecd.org/edu/universal-basic-skills-9789264234833-en.htm

https://www.oecd.org/china/Education-in-China-a-snapshot.pdf

http://chinapower.csis.org/education-in-china/

http://www.xuexila.com/news/979939.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M-78S7AI

 

 

 

 图文:版权土笋冻所有

 
房房房 发表评论于
很棒!
ZheFei 发表评论于
这中文,比我还好啊!
tmp 发表评论于
这是要培养未来中国问题专家或者驻华大使的架势啊!
小棒棒 发表评论于
哇,闺女好棒!一定把这篇介绍给儿子看看,也许他也有动力多学点中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