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人是用怎样的科学态度研究上海的小笼包的

这是老年人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让人了解过去也充满信心走向未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Chris曾经在美国做了10年的高级餐厅主厨。

12年前他来到上海,就是为了吃的,

一开始在浦东的五星级酒店当厨师。

身为厨师,

Chris一周要在厨房里工作50到60个小时,

他逐渐发现这不是他来上海的意义,

他根本没办法真正了解这座城市。

一年后,他辞去了主厨的工作,

找了份数据研究员的工作养家糊口,

同时兼职为美食专栏写稿。

他发现所有关于美食的点评,

东西好不好吃、餐厅环境怎样等,

都来自写作者个人的主观感受,

他觉得这不太客观,不太科学,

于是,想纯粹用数据来分析美食!

 

什么样的美食,可以被统一标准来测试呢?

Chris决定从上海特色的小笼包开始下手。

的测量工具很简单,

都是淘宝上买的便宜货:

一个电子秤、一个卡尺、一把剪刀。

测量标准是:

上海人说的“皮儿薄、馅儿大、汤多、肉鲜”。

“肉鲜”没法测量出来,但是前3项可以轻松做到。

这是他的测量步骤。

首先用剪刀剪开一个口子,倒出汤汁。

用电子秤称出汤汁的重量。

挤出肉馅,称肉的重量。

用卡尺量包子皮底部最厚地方的厚度。

最后把得到的这些数据,

用他自己发明的一个公式算出分数,

再根据分数,为每家小笼包店打分。

Chris在2015年花了一年时间走访了52家小笼包店,

写成了《上海小笼包索引1.0》,

让他在上海美食圈火了一把。

今年5月,Chris又探访了21家,

完成了《上海小笼包索引2.0》。

其中有一部分是对测评过的店铺的回访,

他想看看两年内,

他们的小笼包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刚开始评测的时候,Chris明显轻敌了,

他以为小笼包那么小,一天吃几十家没问题。

结果一口气吃了20家店后,他扶墙了……

他彻底吃伤,然后缓了半年,

7个月之后,才敢把剩下的32家店走完,

完成了第一批对52家小笼包店的测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