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紐約地鐵愈來愈差

紐約地鐵問題層出不窮,包括經常大面積延誤、節假日及夜晚局部停止運行及惡性事故頻發等,令通勤族怨聲載道,也成為美國各大媒體競相報導的主題。我原以為是媒體誇大事實,藉此諷刺不受歡迎的紐約市長白思豪的治理無能,但直到幾天前自己搭乘一次地鐵才發現,紐約的地鐵服務的確不如以前了,從華埠堅尼路到市府僅僅一站距離,未曾想到竟然中途停車6次。

記得10多年前初到紐約時,還感覺紐約的公共交通還算方便,尤其是地鐵,24小時不間斷服務,全球獨一無二,當時月票50多元,也不算貴。誰知10多年,不但月票價格翻番,地鐵服務質量也嚴重下降,不僅不如昔日準時,地鐵安全也不如人意,幾乎每週都發生死亡事故,事故原因多種多樣,有尋死跳軌的、也有站台昏倒落軌的,也有人被他人蓄意推下站台的,也有人在地鐵脫軌事故中受傷的。

紐約大都會捷運署(MTA)將地鐵延誤問題歸咎於地鐵信號系統老舊,稱有些還是幾十年前的老古董,如果徹底更新,需要巨額資金,說白了,沒錢。眾所周知,沒錢就難辦事,但最近有報導稱,MTA為了改善地鐵服務,投資9億元開發一種報站軟件,即乘客可以通過手機了解地鐵運行狀況,MTA舉例說,如果哪條線路因故障停運,乘客即可改乘其他交通。聽上去不錯,但花9億元僅告訴乘客有無地鐵或及時到站,有意思嗎?接著又有報導稱,MTA又準備花近6億元,更新進站設施,即使有銀行卡及手機感應進站,不再刷卡。乍聽很先進,他們或許不知道,北京很多公廁取紙都採用刷臉技術了。

高喊缺錢的MTA兩項投資就高達15億元,問題是這些投資真的可以改善地鐵運行,提高準點率嗎?

我想說說德國慕尼黑的90年代初公共交通情況,那是我在慕尼黑學習,每天搭乘地鐵及巴士,有些了解,如果不是親身體驗,恐怕難以置信。第一,當時德國很多城市的巴士有運行時刻表,列出到站時刻,精確到分鐘,只要你知道巴士幾點到站,按點去,肯定有車。地鐵似乎也有時刻表,記不得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搭巴士,還是乘地鐵,都很順利。另外,無論地鐵還是火車,均為敞開式站台,即沒有閘口,直接上車,巴士也一樣,但都不能在車上買票,所有車票在車站買。我想說的是,MTA的兩項投資,如果在慕尼黑,毫無意義,9億元的報站軟件,人家就是一張紙,6億元的感應進站系統,人家開放站台,無需花分文。

如果MTA真的缺錢,就應該將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即使花錢在站台設個安全欄,也可能可以減少死亡事故。令人欣慰的是,MTA的確準備設安全牆,但其設計又令人費解,MTA官員自己稱,他們準備在曼哈頓某個站台修建的安全牆既笨重又昂貴。可見又是一個勞民傷財的東西,根據圖片看,那個安全牆高度從地板直達天花板,全部封閉,其實毫無必要,為了防止惡性事故,只要設一個1米多高的安全欄,就可防止大多數事故。當然,可能有人說,圍欄低,人可跳過去跳軌自殺。但如果想做到絕對安全,真的很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