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学中,老一辈的业内人士对釉面上所能看到的官哥不同,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辨识经验。而随着科学进步与发展,学者们开始运用科技手段,摸索官哥的特点。
10,科技手段看釉
今年春曾有人在网上转载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对33件宋代官窑盘、碗、洗、碟圆器进行了无损检验的结论。用3.55-57.6倍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宋青瓷的釉面(包括北宋和南宋),学者们发现了许多用肉眼看不到的情况:
1)黑、黄色的斑点,有的还带有金属光泽。这些斑点可能 是因为釉料的不均匀、研磨不够细致而使釉中的铁在釉面富集析出,或是烧成时某些物质落在釉表面而形成的,(图55)
2)棕眼,是在降温过程中,大气泡可能在釉面形成破气孔而形成的(图56)
3)失透釉的结构,为不通透的白色絮状物质(图57)
4)胎釉结合处的白、黄釉层,这是因为在高温下,胎釉之间易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形成了胎釉中间层(图58)。
5)黄色釉斑,有的器物上有气泡模糊、釉被熔蚀的黄斑(图59)
6)环状痕,有的器物上有因胎体成型或修坯时使用轮制工具而形成的白痕(图60)
7)缩釉,是受釉厚、烧成温 度、釉熔融时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坯釉之间结合力等因素的影响,釉面会出现局部无釉现象(图61)
8)气泡:
***有疏密(图62);
***有变色气泡,因污物侵入破损的气泡而形成的(图63);
***有大气泡,在1200度高温时,釉有一定的黏度,由各种因素形成的气泡在釉中不易逸出,烧制过 程中微气泡易汇聚在一起形成大气泡(图64)。
在30倍放大镜下观察,有的气泡极其细小密集,如针尖般的小气泡一个紧挨另一个,正像孙赢洲前辈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描述的那样“聚沫攒珠”;有的平润如雾状。若增加倍数到80倍以上,就能看到多层气泡。有的在模糊晶状物质的背景下(即失透的釉层),上层有煮米粥似雾状气泡,下层有细小的气泡含在晶状背景里;有的是清晰的透明大气泡在上层,中小气泡在下层,晶状背景在更下层。官窑器物中,也有看不到多少气泡的,寥若晨星。总之,学者们对宋青瓷的气泡尺寸,疏密数目,形状分类以及气泡与釉面的关系等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比对后世仿造青瓷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对哥窑的科学检测,学者们曾在验定老虎洞窑元代地层出土的瓷片时,用一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提供的传世哥窑瓷片作比对。在2000年,李家治先生等撰写了《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出土瓷片的工艺研究》一文,指出北京故宫博物院提供的这件传世哥窑瓷片,和元大都出土的哥窑型瓷片,在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方面,都和老虎洞元代堆积层出土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相近。从而把传世哥窑和元大都哥窑 型的瓷片,看作是老虎洞窑元代时烧造出来的制品。这一结论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不仅证实了在科学检测中所得到的大量数据与资料,对官哥瓷器研究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揭开了部分传世哥窑的身份之谜,表明了传世哥窑的一部分器物,来源于元代,杭州老虎洞窑 就是传世哥窑的产地之一。
众所周知,传世哥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金丝铁线”作品,一种是单一色细开片的作品, “金丝铁线”作品是传世哥窑最典型的品种。可是,在老虎洞窑址发掘的元代哥窑残瓷中,并没有找到具有黑胎、釉色浅青泛黄、釉面带“金丝铁线”、工艺极其精致的哥窑作品。这一现象就意味着,精美的传世哥窑抑或还有另一个独立的窑口进行生产。随着田野考古的深入与发展,今后早晚人们的推断终会被证实。
〈未完〉
(参看前文“收藏点滴26 & 27”所列的文献资料,此文有所引用,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