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烹调与酸甜苦辣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烹调的一种境界就是根据食材的差异合理地调配酸甜苦辣咸,达到一种自然的组合。尽管每个人对美味的定义可能都不一样,因为美味有主观感受的一面,这是美食的魅力所在。但是,美味佳肴是如何客观呈现酸甜苦辣咸的,或者酸甜苦辣咸之间是什么关系?上网搜寻了一下,没有查到。可以这样做个比喻,好比土壤,生命之源,而苦辣宛如扎根在土壤里的植物根茎,酸甜就是绿叶和鲜花。

     “酸甜成为美味之核心,之本,之源。有一些食材自身带有甜味,适当地加一点醋,增味不少;反过来,食材本身有点酸,加点糖是正解,两种食材(一种带酸的和另一种带甜)混合烹调,更是浑然天成。加多少糖或醋是没有标准可言的,但总有一种境界叫做恰到好处,换句话说,加了但感觉不出已经加了,一种有无的境界,感觉不到甜酸,只有鲜。

     “苦辣酸甜的增强剂。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咖啡,这不仅仅是因为咖啡提神,更因为它带来苦尽甘来的体验,再加上咖啡自带天然的酸味,有了鲜美的回味(后面还要进一步说明)。但是,不是所有的东西天生就带苦味,咖啡也一样,需要烹调。加并不难,如炒菜时,在温油的时候,加一点糖,糖在油温下逐渐焦黄,微煳正好,它会带来我们需要的味;烤肉时,肉的表面撒一点淀粉颗粒(如面包屑)或者糖,它们在高温微微焦煳(碳),大大增添了烤肉的鲜美回味,同时还有加色的作用,既好看好吃。”(辣椒,,花椒,胡椒,生姜, , 葱等)不同于,我们知道它更像一种抑制剂(此消彼长),抑制食材自带的不愉快的味道,如鱼腥味。猪肉的汗味也是很多人很忌讳的,如果(辣椒、花椒、生姜、蒜、葱等)和香菜配合,能够很好地抑制猪汗味。西红柿炒鸡蛋时,加少许的苦瓜和青辣椒一定不错。

     咖啡是一个非常好例子,它天然地涵盖了酸苦甜辣,一杯咖啡的调配就是围绕着酸甜苦辣进行的。咖啡豆由于产地的不同,含酸度就不一样,酸度可以通过烘烤的深浅度来调节。低酸度咖啡豆提供了很大的烘烤选择,因而被认为是好咖啡豆,如低酸的Kona咖啡豆,这种咖啡豆可以浅度、中度和深度烘烤,浅度能够保持咖啡豆的大自然的气息,同时又不会感觉太酸,中度烘烤增加咖啡的苦香味,不同深度烘烤的咖啡豆按比例混合,咖啡味道更丰富多彩,满足不同的口味要求。偏黑的咖啡通常苦味有余,酸味不足,这个时候添加含酸的咖啡伴侣,如Torani,自己测了一下其ph值接近4,苹果酸也不错(ph值为3,而水为7),苦咖啡会更鲜美。深烤咖啡比较(或者较),常加牛奶之类的伴侣,调节刺激味。美味的咖啡就是酸甜苦辣的一种平衡,符合个人口味的平衡。 

       一种食物之所以美味,也许它客观上合理地呈现了酸、甜、苦或辣。另一方面,它又没有必要具备完美五味搭配,因为人的主观感知或许更重要,美味与否很大程度和个人的心境息息相关,如果一份食物能够契合心境,让我们由衷地感叹:生活真不错!,它何尝不是最美的味

豆青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done' 的评论 : 谢谢!
Madone 发表评论于
这是阅读过对美味的最深刻的描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