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里点评《芳华》成了一种时尚, 说明华谊对这部影片在广告宣传上配合上映下足了功夫。 国内年轻人也钻进影院一睹为快。 严歌苓近年来是个大名鼎鼎的高产作家, 她的好强和奋斗把对生活的注重远远甩在后面, 这是她成长在那个时代给她打下的刻骨铭心的烙印。我个人认为, 她虽然九十年代就出国,因为是以个体为单位的作家, 西方家庭第一的思想意识没有穿行在她的价值观里。 她的作品和她的思想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极左的烙印。 她的金陵十三钗,小姨仙鹤我试着几次都看不下去, 感谢文学城里的网友们带我看完了《芳华》, 也是试了三天最后一次才看下去的。
这部描写七十年代部队文艺兵生活的故事影片其实也无可非议。 社会万象都是有历史背景的, 故事里穿帮和与时代不符的情理都难以避免。不仅严歌苓, 任何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不能把每个生活细节都记得十分清楚准确 。严歌苓和冯小刚是一个作家一个导演,可以随意怎样写怎样导。 如果非要搞政治,分析影片的意义,那么我认为这部影片除了忆旧, 毫无任何其它意义。 我对影片的欣赏之处是冯小刚一如既往地在影片中形象地描写政府官 员的腐败,比如城管部门雇员一身匪气, 没收刘峰做小生意的车讹诈一千元,刘峰送上一条烟, 谎称外出的队长才从里面走出来,随后他的手下对刘峰大打出手; 还有部队高官子女在九十年代下海捞金富得流油, 随手一挥就甩出一千元,而刘峰一个月才能赚三百元。对此, 冯小刚点到为止,喷多了,影片政审不通过就会被打入冷宫。
总之,华谊靠老套路在年底把《芳华》炒成贺岁片是很成功的, 其实该片早在九月份在加拿大就放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