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 (7) - 撒哈拉的期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噹噹噹噹,重头戏 - Sahara(撒哈拉),我们来啦!

这次摩洛哥之旅, 无论我们在其它城市经历如何, 最最让人向往的是走进撒哈拉。 沙漠,隐隐地透着危险,让人联想到死亡,亲身的体验又实在让人期待。从电影和书本里了解的永远是人家的故事。想象呢,每个人的都天马行空:沙漠里行走的骆驼,游牧民族粗扩的歌声,蒙着面纱神秘的女人, 帐篷围绕的篝火,海市蜃楼,还是流沙,沙盗,和风云莫测的云卷云涌。。。?

甩甩头,不要瞎想了。要谨记教训:希望越大,失望越多。

咦,昨晚明明说好了,今早八点整,导游M会到我们的住地来接我们出发。我们早早地在黎明祷告声中整装完毕,早餐、结帐有序地都妥妥了。人呢?!干坐到八点十五分还没见动静。什么情况?!放我们鸽子?!实在熬不住了,就试着给导游拨了个电话。他立马打回来问我们能不能在Cafe de France前接头?行啊,八分钟后接头!我们拖着行李箱,嘎达,嘎达地滚过清晨街道的石子路。一站定,才要开找,就看到一个五十左右穿着黑白条纹驼毛尖帽斗篷的大汉急切地迎了上来。操着阿拉伯味儿浓重滴英语,说着抱歉的话。他居然在这个集市的周边小巷已经兜兜转转了将近一个小时了也没能找到我们的Riad。我们住地真隐密啊。居然连本地乡亲都失去了方向。摩洛哥政府的道路规划看来有待改进。或者应该全民开展学Google Map活动。

抱歉和客气的话少说,免得耽误时间,出发吧!车子启动,M给我们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他有十七年的导游经历,在这之前的十年,他一直是沙漠走骆驼者(骆驼向导)。近几年专做私人订制豪华游。我们这单原来的导游A临时有事去西班牙了,所以请M来帮忙。老实说,我们昨天晚上刚知道导游换人,实在有点忐忑。不过肉在砧板上,我为鱼肉,也别无选择了。M是Berber(注解1)。什么东东?没听说过。据我们细问,原来摩洛哥有很大一部分的最早居民是从其他国家迁徙过来的Berbers(自由人)。他/她们原先是Nomads(以家庭为单位的游牧人),随着有些家庭选择定居小村落,放弃游牧生活后,才叫自己Berbers。Berbers有自己的语言。他在过去的二十七年里自学了阿拉伯语,法语,西班牙语,最近又学了英语。因为他全摩洛哥都跑,实战经验丰富,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他带队。看来我们运气不错,意外捡到宝了。

一路开出马拉喀什,现实并非我们想象中似的很快地进入沙漠了。想想也是,沙漠不可能直接和马拉喀什这样的大城市直接接壤。一路向北,海拔逐渐升高。M将路径和我们简单地沟通了一下。在我们到电影城(在这里拍了Mummys, Gladiator 和好多其它以沙漠为背景的好莱坞电影)之前,路经好几个旧时繁荣的Kasbah(有防御墙的大型村落群)。据说一个很大的Berbers家族以前住在这里,后来搬到了更新更现代化的村里去了。因为建造得很坚固,现在仍有零星小家庭住着,同时给游客提供些小商品。

一路行来,M说一般三至六人的私人团都是用四驱动的SUV,所以能给我们脱离公路,直插入沙地拍照地额外福利。超过六人就要用小巴士,就不能这么做了,除非是十二人用两辆四驱SUV。我们正好是三个人,所以有兴能几次绕出主公路将近六公里,开进了边上的沙丘地取了一些比较难得的拍摄镜头。儿子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可高兴坏了。

一路,开开, 停停,了解了途经小城镇的生计和特色。摩洛哥当地的橄榄园,玫瑰谷,枣子集市是他们的骄傲。说实话,我倒真是平生第一次看到大片,大片的橄榄树漫山遍野。

太阳落山之前,车子终于开进了给我们安排入住的一个四星酒店。在车上颠簸一整天的滋味真不咋地。年关将近,还一路有警察临检。看着M将一张又一张的盖满章的纸递到警察蜀黍们的手里,我们好奇又紧张,屏住气息不敢多说一句话。不过老实说,他们真要问我们什么,我们也听不懂,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都是阿拉伯语。被放行后,我们问M,发生什么事了吗?这么多警察设关卡临检?他说,正常,快年底了,警察查的紧,发现任何违规,就罚五百Dirhams,收入大大滴。妈呀!敢情月底,年关执法冲Quota都世界通行啊!我们原先真还动过自己租车的念头,还好只是思想上冲动了一下,最终没有付诸现实,否则,这漫漫长路我们还真不敢保证不踩雷了,那样的话,我们的整个旅程的心情难免会被糟蹋了。有个本地的向导贵是贵些,就当花钱消灾吧。后来还听说,这罚款数额居然还可以讨价还价?!这事闹得,执法都能当儿戏,目的不纯,司马绍之心,路人皆知啊!碰上一捷克的小夫妻驾车超速了,警察从路边树荫下钻出来截住了他们,先说罚五百Dirhams,小伙子说:“我人生地不熟的,再说才超了时速十公里,五百太贵,最多两百。”牛逼吧,和警察都敢讲价。嘿!这警察还真忘了自己是武装执法,要做到公正,规范。居然点头表示理解,但两百太少,讲不过去,再加一百,可以给家人和孩子买Couscous。这也忒直接了吧!罚款用来直接买吃的?!

在设施齐全和食物相对丰富的酒店修整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又上路了。头天晚上倒腾、调整了几个箱子里的东西,将随身必须品全换到个人的背包里,作好和大箱子们分开的准备。到集结地之前,M顺道带我们去了Du Todra Gorge,一条两座大山中间夹着长而蜿蜒的车道,据说是相当有名的景点。妈妈咪呀,怎么也不事先知会我们一声呀,穿堂风冻死人的呀!M在路口放下我们让我们自己步行去欣赏大山的风景,自己开车进山道中段去晒太阳等我们。凭良心说,风景确实不错,不过,我们被冻得直哆嗦,哪有闲情逸致欣赏风景,我心里默念:“坏人,我要给M差评,大大滴差评!”好不容易迎风搏斗转过了背山的阴森之地,来到了中间阳光普照,温暖的山坳,我激动地跑向我们的车子,刚想爬进去暖和,暖和,M冲我们摇着手说,还没完,再往里面走走。我瞪着眼睛瞅了他半天,眼睛里冒着小火,心想,你是折磨我们有瘾啊?!看着一辆辆大巴,中巴,小巴,满载着游客在中间M歇车的地方打个转全往回开,没有半刻停歇,更没有半个人影下车来和我们分享风景,全当到此一游,我就冲向M准备抗议。他不为所动地坚持,再往里走走,还一副我绝不骗你的表情。罢了,罢了,反正最冻人的一段已经熬过来了,姑奶奶我就再信你一回。儿子是越冷跑得越欢,已经象小猴子一般窜到好前面去拍他的美照去了。我和老公准备相依为命,慢慢地往里蹭。一旦发现山风又现,准备立马回头找M秋后算账去。我们可不能沙漠的毛毛还没见着就先歇菜病倒了,那该有多扫兴啊!峰回路转,M这老家伙还真没忽悠我们,越往里,我们心情越愉快,还碰到了俩西班牙登山爱好者和他们的本地向导在作登山前准备,问我们要不要试试和他们一起登山,看看自己一身膘,想想僵硬的四肢,咯吱作响的老膝盖,还是不要上去冒险献丑了,便无奈地摇摇头作罢。谁知当地向导说,意料之中啊!中国人都不爱这种欧洲人酷爱的运动。瞧这话说的,哎,听着虽然心里不太舒服,可替国人争口气的想法终究没有强烈到让我们失去理智去搏命,只能认怂了。

继续前行,居然有兴近距离接触到了正在山坡上放羊的Nomads。小朋友上前去和他们攀谈了几句就开始给他们拍照。他们习以为常地合作,然后大方地问我老公要报酬。有点儿意思啊。很有经济头脑嘛,对自己的价值定位也非常明了。

走到了山路的尽头,我们折了回来。半路上还讨价还价,买了条漂亮的雪青色头巾。回到停车处,M已经发动了汽车,调好了车头等着我们了。他眯缝着眼,戏腻地看着我们,好像在说:“瞧,我没骗你们吧?是不是值得一走?”这老奸巨猾的家伙,算你狠!他还问我们头巾的价,我们说三十Dirhams,他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表示欣慰,说:“价钱合适。” 被表扬了,心里扬起了一股小得意,蛮受用滴。

注:所贴照片皆属原创,版权所有,请勿转贴。谢谢理解!

注解:

1. 现在,有较大一部分Berbers逐渐选择成为教徒。Berbers和阿拉伯人互相尊重,会在同一清真寺祈祷,但一般不通婚。Berbers的女生头巾相对来说色彩丰富些,而且头巾不遮脸。长知识吧?反正我是第一次知道。

随缘处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amy' 的评论 : 喔。谢谢分享您的理解。对当地的宗教分布实在没有深入研究。只是直接照向导本人告知的分享一下而已。不过,这次确实有碰到有Berbers自己告诉我们不是教众的。究竟如何,不予置评。
camy 发表评论于
较大一部分Berbers选择成为教徒一说不妥。有史以来摩洛哥一直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人们没有选择。全国约有5%是犹太人,信不信两说着,其余绝大部分(95%)都是穆斯林,绝对没有选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