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话,中医曾经的“金光大道”!

小区保安,爱盘查人“ 从哪里来,来做什么, 到哪里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年轻时收集古董,是“为说新词”。再后来性质就变了,老人喜欢老东西!

上次回国浏览父亲留下的一些书,这些书小时都浏览过。当时只是好奇,“本草纲目”有插图,我读是为了多识几种花草。还有就是读“名著”。

父亲啥医也不是,在西医院外行领导内行,业务上不插手,只负责医生们的后勤。医院有些地自己种了麦子蔬菜,医生食堂当时中号pizza 大的饼3分钱,菜免费。有一次医生们涨工资名额差一个结果整个医院只有五官科“田叔”落选,父亲专门跑到卫生局走后门要了一个。多年后我去省城找“田叔”他像老朋友一样待我。

我对医学原来没有丝毫兴趣,虽然当了3年“住院医”(初中时住医生宿舍)。这次看到这本“验方集”没想就带回来。鉴于中医”没数据“之类的观点甚盛,和大家分享一下。

该书第一版是1956年5月, 受限于历史条件,交通,通讯及数据处理能力, 但是应该是走在”金光大道“上的。假设今天的政府布置搞这样的研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同一方同一症几千人看统计结果?

为什么后来政府停止了“科学”地研究中医?政治问题不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