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终生清廉
何汉忱先生出身贫苦,少年时读书的坎坷和几十年生活之经历,更使其认识到教育对民风、民智的引导、开化作用。他利用南迁兵工厂的闲置厂房和遗留物资,创设遗爱学校,极大地推动了地方文化事业的进步,为巩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种忘我办教育的远见卓识,不但被当时广为称赞,还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为纪念先生的高风亮节,公元1939年,由巩县第二区政府牵头,经芝田、北山口、孝义、白沙、康店、南河渡等方圆几十里的群众自愿集资,在白沙界沟口为先生树“懿(yì品德高尚)行碑”一通。
原碑竖立在白沙界沟村口,高6米开外,让人仰慕。此碑逢文化大革命运动被拆解保护,后碑身曾在白沙外滩机井棚存身,碑座离散。1988年被乡邻送往巩义市文物管理所,现被巩义市博物馆珍藏。
该石碑系青石质地,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碑额高0.97米,宽0.84米,厚0.25米,阳(正)面篆字阴刻“山高水长”四字,为深浮雕三龙所拱,下雕花卉图案;阴(背)面雕麒麟月下送书图,技艺精美,寓意深刻。
碑身高2米,宽0.78米,厚0.19米。身阳正中镌刻“鞏厰(巩厂)留守何汉忱先生懿行碑”庄严雄浑的颜体大字12个,每字宽12厘米,高13厘米。
正面上(右)款小字三行,每字宽3厘米,高4厘米:
二等金质奖章、历署(任)河南正阳、陕西蓝田知事(民国时县一级最高行政官)、清光绪癸卯科举人、愚弟张仲友撰文;
清己酉科拔贡、署理陕西华县知事、愚弟李绍白篆额;
河南公立法正专门学校经济科毕业、愚弟李光普书丹。
下(左)款为三排立石者名单及时间:
巩县第二区署、县立中学校、县立师范学校、新心中学校、石窟寺德华小学校、小官庄初级小学校、常庄初级小学校、和义沟初级小学校、康店初级小学校、孝义第一初级小学校、孝义第二初级小学校、孝义第三初级小学校、焦湾南乡初级小学校、礼泉乡、张岭村、白沙村、孝义村、白沙初级小学校、遗爱中小学校、白沙东沟初级小学校
同立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六月上旬 谷旦(吉日)
碑阴叙文竖排二十行,仍为阳刚端庄的颜楷,每行25字,共500个字。每字宽3厘米,高4厘米。全文如下:
余初识何君汉忱于丁丑(公元1937年)之夏,越(度过)岁再访于孝义留守公寓。值阴雨连绵,奄(yǎn)留信宿(停留两夜)。
时方谋设遗爱小学校,座客常满,樽(zūn古时的酒杯)酒不空,于酬酢(chóuzuò喻主客敬酒,交际应酬)纷纭中,诚恳无虚饰,出言即见肝胆。五旬以上人精力终日不倦,私心(个人心意)钦迟(敬仰)者久之,以为(认为)今之古人,信乎名下无虚士也。
今春,环兵工厂诸村,将为汉忱树碣(jié 碑之总称),范书府、崔建堂、张幼光等问序(地方办的学校)于余,余虽弇(yǎn)陋(见识浅薄),不获辞。
君名朝弼,号浣尘,汉忱字也,籍安徽宿县。昆仲(兄弟)四,汉忱行(排行)三。
少读书,即有志圣贤之学,嗣(sì继承之意)得阳明(王守仁,自号阳明,是明代思想、文学、哲学、军事的集大成者,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儒,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齐名)学说,豁然醒悟,门户(途径)洞开,从此锲而不舍,寝馈(qǐn kuì沉浸痴迷之意)此中有年。
尝(cháng 曾经)谓(告诉)吾(我):人生当(处在)乱世,欲(愿)尽匹夫之责。惟(只有)养成纯正人格,庶几(可以)自立(依靠自己的力量有所建树)立人(立身做人),稍补社会于万一。
平居孝亲敬长,晷(guǐ)刻(日晷和刻漏都是古时的计时仪器,喻短时间)不懈。亲殁(mò 去世)四十年,每道及,辄(zhé 总是)潸(shān)然泪下(形容流泪)。
岁十九,出私塾;又三年,卒业(完成学业)本县正谊中学;再卒业济南测绘学校。因测量地图足迹几遍山左(山东省)。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供职巩县兵工厂,屈指至今已二十余年。
此二十余年中,全厂职员数百,纷来沓往,几等过客践更(交替任职),月异而岁不同,汉忱乃恪尽厥(jué)职(尽职尽责,做好工作),与厂相终始。丁丑(公元1937年)冬,巩厂南迁,厂长委以留守,半生经历盖(大体)如此。
顾(看)其雅量伟度(宏达的气度),有予(我)人以不可攀跻(jī攀登)者,试略一二,以见生平。
汉忱之服务山左也,薪金所入,除奉甘旨(双亲)外,悉数赡已嫁之姊妹及亲串(亲戚)中穷乏者。
某年曾购石姓田若干亩,逾(过)岁,又携契来,汉忱怜之,力劝其勿再割亩。倘因债台极高,余可贷以尝宿逋(bū 拖欠之意),慨然解囊付二百余元。石某感谢,为书借券以去。未两年,石地荡然无存,终潦倒以殁(mò 喻终老)。汉忱闻之,急毁其券。又将前购伊地,已纳契税者,拨给十亩,以养其寡妻弱子,此一事也。
去岁,豫东沦陷,郑州之告急也,曾奉销毁弹料绕道撤退之令,汉忱独具慧眼,谓豫西山河险峻,为恢复中原要地,绝不至率尔(轻率随便)放弃,乃条陈(逐条陈述)所见,并拟具处理废厂办法,蒙上嘉纳。刻日招工摒挡(bìngdàng 收拾整理),分别弃留厂中积存之旧械弹,南运千余吨。
当是(此)时也,战祸迫于眉睫,敌机联队扰空,人怀朝不保夕之虞(yú 忧虑),汉忱竟从容坐镇,承李厂长伯芹平日教育救国之热忱,创办遗爱小学校,先后用款三千余元,又请厂中隙地,以租税作基金,藉(凭借)以永固校本。本年增设中学两班,蓬蓬勃勃,大有一泻千里之势,此又一事也。
其它姻睦(和好亲近)任恤(诚信帮忙),有符于古之六行(指孝、友、睦、姻、任、恤等善行)者不备述(详尽叙述)。且夫(这)留守一职,为迁后废厂设有专责焉。至地方学校之兴废,所谓风吹水绉(zhòu 起折痕),干(涉及)卿何事也?乃汉忱胸怀宏廓(博大),遇事能见其大,不以造次(暂时)颠沛(流离困顿)遽(jù 匆忙之意)改初节。又追念前此工人子弟学校,业(已经)有数载成绩。曾几何时,而华屋山丘(喻盛衰迅速),瓦砾满目,名其校曰“遗爱”。殁(mò 终)掇拾(duōshí拾取)已往工厂与地方间之关系,眷恋(juànliàn 留恋之意)萦怀(牵挂),并欲继续前此学校,藉(借)以救济半途失学之青年,用意抑(是)何周(完备)欤(yú 感叹之意)!宜(当然)乎诸村人士之宗仰(推崇敬仰),汉忱不置(自以为有德)也。
在当时,这通高大的石碑成了当地一处地标性建筑,左右乡邻经常流连于此,感怀先生的崇高品质。
何汉忱自己一生崇尚简朴,但对他人却慷慨相助,每逢年节及春荒,见到乡邻们啼饥号寒,何汉忱总是忍不住出手相帮。这些善行不但在自己的日记中多次流露,广为人知的《懿行碑》中也有详细记载:
当时,一个石姓村民为债所逼,无奈将祖传的部分土地转让给了何汉忱。由于价钱公道,人也和蔼,何汉忱给石姓村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屋漏偏逢连淫雨。第二年,走投无路的石姓村民再次来到何汉忱面前,央求继续收买余下的地亩。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何汉忱劝阻卖主:卖光了土地,上辱祖宗,下愧妻儿,你一家人今后怎么办?看到卖主一脸的痛苦无奈,何汉忱转换口气说,如果你实在需要钱,我可以先借你一些,地就不要卖了!说着,何汉忱拿出200现大洋,递到他的手中。石姓村民非常感激,急忙写了一张借条给何汉忱。不到两年,不争气的石姓村民还是把土地卖完后,穷困潦倒地离世了。消息传到何汉忱耳中,深感惋惜的何汉忱马上烧毁了借条,又从交完购买契税的土地中划出十亩,交给石姓家人,用来养活石家的寡妻弱子。
公元1942年,河南大旱,赤地千里,接踵而至的蝗灾致粮食颗粒无收,当时的巩县,饿殍遍地,惨不忍睹。何汉忱把自己家里仅有的粮食施舍完后,又动员夫人把自己的私房钱捐给界沟的左邻右舍,与大家同甘共苦,共度灾荒。
兵工厂搬迁时,厂长李待琛慧眼识珠,任命何汉忱全权负责留守工作。两个举国力支撑的庞大兵工企业,遇战乱将主要设备仓促搬迁,遗留物资的数量可想而知。这些庞杂的物资如何处理,作价几何,全凭何汉忱一人定夺。临危受命的何汉忱果然不负众望,既保持尽职尽责,又始终一尘不染,此境界,此操守,你我能及否?
在兵工厂搬迁后的几年中,何汉忱从无懈怠,继续把能装运的,分批运到大后方支持抗战,确实无法装运的,请示上级后方作处理,从不擅作决定。兵工厂搬走后,何汉忱没有领到过薪酬。遗爱学校成立后,身为董事长的何汉忱,只在学校教一门课程,依据工作量每月领取240斤麦子的佣金,其高风亮节,日月可鉴。
巩县临近解放时,几位外聘的教师准备返家,这时的校资已经用罄,何汉忱就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几元钱塞给他们,以备路费。解放之初,在国家百废待兴之时,何汉忱的家庭也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他自己已经几年没有进项,子女又需要读书,日常家庭生活只有靠夫人做些手工来辛勤维持。当时巩县的第一任县长是徐宝森,当他得知情况后,这个遗爱中学西迁时奔赴延安的学生亲批千斤麦条,请昔日母校董事长到国库领取。深知粮食对国家建设和政权稳定的重要,何汉忱因此婉言拒绝,亲笔给徐县长回信说:无功白吃,于心不安。深知何汉忱品行的徐宝森更为感动,就亲自派人将粮食送往,实在推辞不过的何汉忱只得留下一半,其余的原物退回国库。
何汉忱一生理财无数,个人却克勤克俭,终生两袖清风。公元1949年土地改革,落户白沙界沟的何汉忱定成份为贫农,按国家政策分得了四块四亩四分土地和三孔天井窑洞(处于现在桥上村民组聂家胡同东尽头南拐,紧邻白沙小学西北角),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份土地房产,保证了晚年的生计。
在后来的市委大院内,政府分给何汉忱一块两亩左右的土地。田间地头,南可以远望青龙山之巅耸立的小橿树,北能够鸟瞰兵工厂巍峨之建筑,是何汉忱十分钟情的地方。即便这样的风水宝地,因深感自己能力不足,有碍于邻居的经常帮助,何汉忱还是毅然退还给了国家,只是在政府极力挽留之际留下百年之后自己的存身墓地。在当时,好多人都不理解这种惊世骇俗之举,甚至有人善意提醒将其高价出售,何汉忱表示,土地是政府免费提供的生活保障和政治荣誉,变作金钱纳入腰包,岂不自贱?
在何汉忱的潜移默化下,被邻居恭称“何太太”的夫人也十分朴素。一直被外婆、外爷带大的外孙女李玉纯(何凤珍的大女儿)这样说,我没见过外婆有什么装饰品,耳环、首饰都没佩戴过。还有一事也许更能说明问题,在何汉忱弥留之际,好多人都劝其家人说,何先生辛苦一世了,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后事办得体面一些吧!当家人说没有金银珠宝时,在场者无一人相信,甚至还因此与亲戚闹出了诸多不快。
公元1959年元月30日(农历己亥年腊月二十二),何汉忱因病去世,走完了无憾的人生。
75载的清廉一生,给社会树立了人格的丰碑,给我们留下了做人的榜样!
时至今日,巩县兵工厂已经随着历史的车轮渐行远去,但我们追忆它留下的实业理念、工业魅力、技术延伸、知识力量的同时,怎会忘记留守主任何汉忱的无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