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补充一句,我是被一些名人认识的人,所以是一个带引号的“名人”。我没有故事。如果有,也许是别的名人故事中的小插曲。
77年恢复高考,我们这一拨里最欢呼雀跃的。那时最热门的专业是中文系,历史系,国际政治系和外语系。重文轻商,我考上的是财经大学。之后许多年我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财经类有一个热门专业叫政治经济学,我也没考上。至今太太都不清楚我究竟学的是什么专业。
88年出国留学,像一匹脱缰到自由世界的野马。三个月后就把剩下的2000块钱学费买了汽车,一年零十个月就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开了一个小门脸做生意。我们的这个城市是当年留学生和新移民的第一站,我小店的位置被称为上海南京路西藏路口的第一百货商店。
那时我要请人太方便了,用中文写一张便条粘在橱窗上就行。经常有人战战兢兢地入内询问。如果我看他是国内知识分子的模样,就主动介绍自己是国内大学工作的,你找工是迫不得已,我做小买卖也是无可奈何。大家一块儿干吧!后来我的小店就成了海外知识分子联络站。记得有厦门大学的,武汉大学,上海政法大学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古典文学老师。我当年的第一志愿就是华东师大中文系,这个情结让我和他特别热络。他是老三届参加高考的,有个年轻漂亮的妻子,是同校的校工之花。中国古典文学,当年在海外是英雄绝无用武之地。这使他一直郁郁寡欢,想回国老婆不让。后来我介绍他们在附近开了一家咖啡馆,一直做了二十多年才退休。
那几年我很开心,可以在店堂里高谈阔论。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学术气氛很浓(大笑)。可惜有些人来得急去的也快,他们把我这儿当做跳板,我也能理解。我对自己做个小买卖挺充实。螺丝壳里做道场,心有多大,天有多大。
后来中国的变化越来越大,出国的知识分子“背囊客”越来越少。来上门见工的都问不出什么学历来,让我郁闷的只好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
恕我隐去了真实背景,不想有人对号入座。因为我还要继续讲这个城市的故事。讲我们泱泱古国的儒学之风,怎样从我这儿开始,在这座异邦城市的漂流中变为商贾之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