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抗形式的形成,于当代而言是经a济制度发展的结果。然而于更深层次而言,则是两种不同形式文明的源远流长。美国阳光政策之所以没有像在德日,甚至没有像在苏联那样,获得成功。反而被反逼到今日的地步。一方面固然是表面左派实际右派的民主党全球资本的贪婪和短视的下场。但是另一方面也的确是欧美文明实在是无法理解和预测到中国人饿死不反抗的韧性。而这种韧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欧美文明的种种规律,在中国都不同程度上不能实行。
但是反过来,中国指望一路一带,向外推广自己这种模式,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国家或者文明地区的人类,有如此深厚的传统忍耐性。除了受中华文明深入浸染的朝鲜。其他诸如日本哪怕是越南缅甸之类,都不可能。
人类文明五脉六枝。最大的一脉是地中海文明,起源古巴比伦古埃及。而后又分两枝。西北地中海之古罗马古希腊之欧美系列。东南地中海之波斯伊斯兰系列。其次一脉是大中华之东亚东南亚文明。再次是古印度之南亚文明。最后是黑非洲和美洲文明。后两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国家级文明,可谓落后数千年。而前几者中,基本上都是诸侯分封制为主。而唯独中国,自秦始皇以后,逐步完备了郡县制为基础的大一统皇权直接统治。
西方就不用说了。从古希腊的邦国体系,到古罗马的总督体系和义子皇帝传承,到中世纪的封建,到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邦联,到美利坚的联邦和州地方的分别直选,无不透着股份分权的意味。所以,欧美的民主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历史发展的沉淀。形式体制雏形早已存在,无非是参与范围在不断扩大而已。所以指责欧美民主也有很多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所以不够民主的说法,实在是以偏概全。甚至日本之所以能迅速脱亚入欧,和其本身虽然在文化上大量学习中国,但是体制上保持了分封制度不无关系。
而中国秦以后就基本抛弃了分封制。所以,中国根本就不存在封建社会这个阶段。先秦时期的分封和百家争鸣,与同时代的古罗马古希腊,可谓遥相呼应不谋而合。然而秦统一这个也许必然也许偶然的变化,导致了以后的很多必然。秦的焚书坑儒和汉的寂寞百家,固然从思想上打击了文明的丰富变化。但是最根本的,还是郡县制对分封制的取代,导致的权力分配的完全失衡,失去制衡。
实际上,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的集权和反集权的斗争史。秦统一以后,彻底郡县制,导致了旧六国的不适和反抗,最终将秦朝二世而斩。但是秦的统一成功和郡县制,给无数野心家指明了道路。结果项羽试图恢复分封制的努力遭到了失败。然而汉的建立,也不得不考虑诸多上层阶层的意愿和出路。于是用了半分封和半郡县的制度。而且加上把汉初的功臣都逐个干掉,非刘姓不封王的保险。但是刘姓自己也没少内讧。就是因为分封,就意味着分权。权力虽小些,也是有本钱有机会的。固然是战乱的根源,也是制衡的力量。其实皇权越强,就越刺激诸侯战乱。而皇权较弱,反而让人无意争夺,互相制衡。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皇权和诸侯的斗争进一步向皇权靠拢。直接分封被间接分封所取代。所谓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不直接分封,不直接继承封地。但是相应的贵族子弟,有特权取得官位。可谓是动态的分封。
到了隋唐,皇权的欲望进一步增强。不仅要郡县制和直接任命官员,而且官员的候选不要再从股东中按股份挑选。而是直接雇用职业经理人。于是科举制度被发明出来。皇权和世家的斗争导致了隋的灭亡,但是终究以唐周的胜利而告终。再经过唐末五代的藩镇,宋的集权之心则更加强大。提出了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指导思想,彻底终结了世家的传承。由多股东体系完全走向了干股经理人体系。
而元,根本不是中华文明的正常发展,可以说是灭国于蒙古。而蒙古实行的基本是分封制,对科举也极为不重视。明朝复国后,一定程度上恢复到汉初的体制。但是很快就把科举推向新的高潮。唐宋的科举还是比较广泛考察,比较结合实际的。而明清科举,完全成为刷人的机构,弘扬皇权的手段。于是国家日渐落后。因为所有反抗的思想和能力都被逐步剪除。而时至今日,也只不过是现代化手段的进一步发扬而已。
所以,有很多人说有枪就能反抗政府吗?能打得过军队的坦克飞机导弹吗。当然不能。就是两百年前的独立战争时期,家里有两杆火绳枪也不可能抵抗一门小铁炮的军队。真正领导,煽动,组织反对皇权成功的其实是殖民地的贵族,有军队和准军队的诸侯。而这些诸侯又被他们的家臣所制衡,而村长恶霸又被人民的土枪所制衡。所以,有枪有没有用,要先看郡县制还是分封制。前者直接对上国家军队,自然不行。而后者则完全不同。
华人来到欧美,自然是因为本身向往和适应联邦邦联分封分权体系,那么就好好地理解适应维护改进。入乡随俗。即不要把中国的大一统思维带到欧美来衡量社会。也不要简单地以为欧美的运行良好的习惯能够在中国轻易发扬光大。在两种文明之间的转换是一门艺术。没有这门技术,还是简明的办法,就是则一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