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生子的命运(1)一群与众不同的孩子们

作者:Dan Barry

消息来源:New York Times

插图:Paulo Nunes dos Santos

春镇,爱尔兰共和国。

一个6岁的女孩,瘦弱单薄,一早上就出门上学去了。她住在乡下的农场里,小学校在春镇。她的父亲靠放牧来养活全家,日子过得小康。她的母亲沉默寡言,心里藏着一个痛苦而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个女孩叫凯瑟琳,她有一头红褐色的卷发。后面要说的故事会告诉我们,她是为春镇而生的。春镇是一个百年老镇,属于卡为县(Calway)。"春" (Tuam) 这个词源于拉丁语,是"坟冢"的意思。镇上,教堂的尖顶房子高耸人云,俯噉着周围的工厂和田野,它很骄傲地告诉每一个路过的人,这里的人信天主教。

这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早上。凯瑟琳沿着杜不林路走了二英里路。她的右边是帕克摩尔跑马场,在那里,人们用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去打赌,有时是赢了,有时是输了;她的左边,是春镇母子屋,它的围墙是灰色的,顶部携嵌着玻璃碎片,高墙深宅,壁垒森严。

在这严禁入内的高墙内,修女们照看着未婚先孕的女人和她们的孩子,或者说,照看着有罪之人和未婚孵育的受精卵,还有,死人,阿门。

可是小凯瑟琍不知道这些,她只知道,住在墙里面的孩子与众不同:他们脸色蜡黄蜡黄的,一付病容,和镇上的人们不来往,被称为"母子屋的孩子。"

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以后,凯瑟琳来到了学校。早到同学看到她,傻傻地笑着,然后升出手掌,五指分开,和她的手掌对击一下。母子屋的孩子总是姗姗来迟,这是与生俱来的习惯?还是为了不让他们和其他学生在一起?他们穿着大头钉眼皮鞋,勿勿忙忙地学校大门走去,脚下的鞋发出踢踢踏踏的响声。

凯瑟琳是一个很敏感的小姑娘,她知道小孩挨别人欺负时的感觉。她的同学以前对母子屋的孩子搞过一个恶作剧,不知为什么,她也想把这个恶作剧再重演一遍。于是她拿了一张糖纸头,把它卷成鼓鼓的,看上去好像里面有个糖,然后把这个糖纸给了一个母子屋的小姑娘。她站着旁边,察看着小姑娘的反应。只见她的表情从惊喜变成困惑,失望,到最后非常伤心难过。

旁边围观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一幕,久久地,欠久地留在凯瑟琳的心里。

放学后,母子屋的孩子们排好队,分成两排,沿着杜不林路,急急忙忙地赶回去。一路上,靴子踢哒踢哒地响,然后消失在母子屋的围墙里面。有时候,门被什么东西夹住了,半开着。正在回家路上的凯瑟琳看到了,惊喜万分,赶块跑过去向门里面张望。

母子屋占地7英亩。一个世纪之前,春镇一带闹饥荒,房子被用来接待那些奄奄一息的人。人死了,就抬出去就地草草地埋了。高墙里面创夷被于草棘,冤魂饿死鬼痛于幽冥。母子屋高高的围墙的上端嵌着玻璃做成的倒钩刺,据说那是为了锁住墙里面游荡的孤魂野鬼。

可是这些孤魂并不只是形单影只,里面还有其他人陪伴着他们。

在不久的将来,凯瑟琳将揭开这片土地令人惊悚的真相。她将唤醒国人,让每一个爱尔兰人扪心自问:以前我们是怎么样的人?现在我们又是怎么样的人?

可是眼下,凯瑟琳还只是一个孩子。她正在朝家里走去。朝那个父亲放牧,母亲心中深藏着一个秘密的家走去,一步一步,远离春镇,远离这个真正的名字叫"坟冢"的镇,远离这个用它的名字呼唤着每一个葬在这里亡灵的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