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开二度 杨梅(13)

杨梅 (十三)

 

女儿的一番话,让杨梅肝肠寸断。她一项以为自己是在保护她的一双儿女,今天才知道他们因为自己的懦弱而受到了如此之大的伤害。她虽然让他们免除了肉体上的虐待,但是精神上的伤害是无法躲避的。她极力掩盖陈新家庭暴力的事实,然而孩子们是何等聪明啊。这么多年来,儿子一直在为自己担心,自责。女儿表面上自信,内心里充满了自卑和对异性的不信任。

 

过去她一直听信父亲的说教,认为自己委屈求全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完整的家。如今看来自己是大错特错。儿女都长大了,他们都将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在外人眼里,他们是那么的优秀。但是家庭暴力,以及家庭经济,各种事情的决定权都由陈新一人独断专行使他们从小就在内心深处留下了阴影。这也许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这些年来,自己就像一只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不去面对问题。总觉得时间长了,他们的婚姻慢慢就会自己修复的。她还天真地想过,早晚有一天,陈新会念及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努力而改变。看来自己真的是太愚蠢了。

 

送走了女儿,杨梅开始考虑今后的生活。反复思索,她决定不跟陈新打招呼,自己先去打探一番离婚的手续,离婚时应该争取的合法利益。她找了一名女律师,做了咨询。为了把事情简单化,她没有提及家暴的事实。只是说她早就打算离婚,只等孩子们都高中毕业后再做打算。律师说她受理过一些类似的离婚案例,一旦空巢,夫妻之间的不合就愈加突出。在谈到争取合法利益时,律师询问了一下杨梅家的经济情况,让杨梅去银行查一下他们的贷款余额。除了流动资金,房子应该是他们的唯一固定资产。

 

过去的十几年里,硅谷的房价一涨再涨。虽然2007的次贷危机曾经造成房价一度下跌,但是随着供需要求,房价也缓缓的增长了回来。杨梅他们九十年代初买的房子如今已经增值了许多。卖掉房子,还完当年的贷款,双方应该各自分到一笔可观的现金。到了银行一查,杨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欠银行的贷款比当年多了将近三倍。她不明白,这么多年,自己辛辛苦苦地工作,付房贷,怎么贷款会越来越多了呢?她向银行的理财经济师做了咨询。经济师翻阅了她带来的资料,问了她一个问题:这几年你们是不是做了refinance?杨梅说是啊,但是每次去签字之前,我丈夫都说利息又降了,refinance可以使我们少交利息,早日还完贷款。怎么会越欠越多呢?经济师问她,每次去签字,你有没有仔细阅读条款,尤其是上面的数字?回答是否定的。经济师很吃惊。他不明白,受过高等教育,在职场工作多年的杨梅怎么能够未经仔细阅读就随便在文件上签字呢?杨梅说,这些事情都是她丈夫在管理,而且丈夫说那些细则无需多问。经济师详细地给杨梅解释了refinancing的一些常识。事实上,杨梅他们做的不是简单的refinance,而是cash out refinance。也就是说,每次都从增长的房价里拿出了相当的一笔现金。既然杨梅不知道从房子里提取现金的事情,那么钱的去向她当然一无所知。

 

拿着房贷的资料,夫妻共同拥有的银行账户现有余额,自己401K的账户清单,杨梅第二次来到女律师的面前。看了她的资料,律师眉头紧锁。询问了杨梅的工作历史和是否从一开始工作就存401K退休金?律师觉得这个数字太低,与那些跟杨梅同期工作的人比,她的401K退休金明显的少很多。于是杨梅向律师解释了2001年,为了保住房子,她从401K中取了一笔钱。因为是提前取出,除了所得税,还交了相当一笔罚款。律师马上就明白了。2001年股市大跌,所有基金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美国401K退休金的绝大部分是投在基金里的。那个时候从401K里抽取资金是最惨的。

 

听了杨梅详细地介绍了他们夫妻在经济上的管理方式,律师很不理解。但是从杨梅的描述中,她看到了一个对自己的经济利益完全没有主动权的女人。也大概猜出了陈新的人品。她全面,细致地给杨梅分析了离婚以后杨梅可能面对的现实问题。

 

首先,杨梅不知道陈新的经济状况。比如,他在股市上有多少流动资金,他是否有其它固定资产,特别是在国内有没有固定资产。陈新没有申请加入美国籍,是中国公民。如果他在青岛或国内其它城市买了房子,无论是在他自己名下还是他父母名下,都很难查找。如果陈新没有存401K,他的银行账户上也没有钱的话,杨梅还要分一部分自己的给他。另外,在杨梅65岁前的这十几年里,如果丢掉工作,她的医疗保险就要自己支付。杨梅一家目前的医疗保险费用大部分是她工作的公司提供。一旦失业,一家人可以用陈新工作的学校提供的医疗保险。如果离婚,她将失去作为家属的这项福利。

BRYCEETHAN 发表评论于
这故事是真实的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