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馨美的健康没有问题的时候,家里的一切也都随着生机勃勃起来。
馨美和陈朔给儿子起了个小名:豆豆。两人开始享受初为人父人母的美好时光。婆婆手脚勤快,任劳任怨,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凡事不让馨美插手。馨美幸福满足之余,很是过意不去,争着做家务,却被眼尖的婆婆及时制止,“等妈走了,有你干活的时候。现在孩子还小,喂饱了就行,但是一旦孩子大了,满地乱跑了,就太让人操心了,从此以后直到你闭上眼睛,你都有操不完的心,所以现在是最好的学习时机,赶紧学习去!”
馨美也便不再坚持做家务,但她不敢松懈,不上班没有收入,考医生就迫在眉睫。她接着复习考医生。
陈朔用了学校给的两星期假做了奶爸后,也回实验室上班了。有妈妈照顾家里,他也全身轻松。晚上回到家,逗弄一会儿豆豆,接着就读文章,写文章,查文献,申请基金。
儿子豆豆夜间每两小时醒一次,馨美就迷迷糊糊地把奶头塞到儿子嘴里给他喂奶。陈朔也经常被豆豆的哭声惊醒。
两人都忙得找不着北。有时候一个上床了,另一个还舍不得睡,在挑灯夜战,一天总共24个小时,没有时间可以挤,只能把睡觉的时间挤掉了。于是连夫妻间亲密的次数,也减少了很多。馨美连小鸟依人的时间都没有,依枕头最实惠,最可靠了。
陈朔还有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做馨美的“病人”,因为考医生的第二步考看病人,就是模仿一个医生工作一天,包括看病人,问病史,做笔记,检查病人,给病人开化验单,做出诊断,鉴别诊断,所有的过程要在25分钟内完成,所以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尤其是不能慢了,如果一步慢了,就会影响最后做诊断,影响考试分数。为了把这一套做得轻车熟路,就必须练习就像中国学生精通的题海战术。
晚饭后,在他们的卧室里,陈朔就给馨美扮演各种各样的“病人”,男人,女人,青少年,甚至是孕妇,或者阳痿的,或者精神病患者,而且还要把“自己”的临床症状背得滚瓜烂熟。陈朔记忆力倒是很好,只是由于太疲劳,回答了馨美医生的一个问题,就闭眼打个盹儿,等问下一个问题时,再醒来,再回答。馨美自然也哈欠连天,但是医生是站着的,不像坐着的“病人”陈朔那样方便打盹儿。陈朔还需扮演态度差的病人,考验一个医生的耐心。馨美还要在陈朔身上练习,一会儿摸摸肚子,一会儿动动他的胳膊和腿,一会儿用小锤子敲敲他的膝盖,一会儿又挠挠他的脚丫子,每每练完一个病例,馨美把它都写在一个纸片上,贴在卧室的门背后。长此以往,门后就被一张张摇曳的小纸条占据了。
如此忙碌,让他们两个人经常睡眠不足。有那么几次,陈朔开着车,开着开着就打个小盹儿,有一次他在等绿灯时,把脚踩在刹车闸上,就睡着了,醒来时,看到旁边的车依次从他车边穿过,惊出一身冷汗。回去给馨美念叨,馨美吓得心惊胆战,抱着陈朔,“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出了车祸,我和儿子怎么办?妈怎么办?”陈朔只好答应早些上床睡觉。馨美周末有时开车去买东西时也打瞌睡,醒来时也后怕,但她没有告诉陈朔,只是安慰自己,等考试结束了,她就可以多睡会儿觉了,这时候,那厚厚的枕头,便是心里的一片安慰。
不管是陈朔申请基金,还是馨美考医生,两人都像摸着石头过河,深一脚浅一脚的,有时候会迷茫,但大多数时候会想到光明就在前方,而且不管前途如何,努力了,也终将不后悔。婉怡不是对馨美说了么,阿猫阿狗都能考上医生,你怎么就考不上?这句话馨美每每在丧失斗志时会鼓励自己,却觉得自己的好朋友不过真的是鼓励自己的,考医生不是阿猫阿狗都能考上的,要掉几层皮的。
2009年底豆豆七个月的时候,馨美带上久违的套装,去芝加哥考第二步临床技能。馨美在飞机上全身哆嗦,一开始她以为是飞机上冷,盖了毯子,却还是哆嗦。后来她明白了,是心里在打哆嗦,因为这几个月她和陈朔所付出的辛苦,就在此一举了,而且这一次考不过,再考一次,又不知情形如何?考的次数多了,怕都没有医学院要她做住院医了。她又担心自己英语不够好,听不懂“病人”所说的话。总之,肩上的担子太重了,仿佛把心脏也压得变了形。
到了考试的时候,馨美倒没有觉得比飞机上紧张,估计也顾不上紧张了,只觉得时间特别紧,有时候刚刚检查完病人,铃声就响了,这时应该出去写病历,下诊断了;有时该检查的没检查完,铃声就响了,象这种情况是要扣分的;最让人沮丧的是,看上午最后一个病人的时候,她竟然忘了把检查耳朵的那个一次性塑料套拿出来了,也不知它为什么留在里面固执地没有出来。
中间休息时间,她一脸沮丧地吃着酸奶,却食不知味,眼前老是那个塑料的东西在那里晃。她摇摇头,告诫自己不要再想这件事了,要集中精力应付下午的考试。偏偏下午的第一个病人极为粗鲁,不正眼瞧她,话里带刺,她心里其实也知道这是病人来考验自己的,她心里也是有准备的,但这个人也太过份了吧,横竖不行,让她问病史,检查都不顺利。总算应付了这个难缠的病人,馨美已经身心俱疲,又想着还有三个病人要看,便打起了精神。就这样跌跌撞撞总算考完了。
馨美坐在回程的飞机上,背象长在椅子背上,两眼瞪着前方发呆,她听见自己的心碎在地上清脆的声响,考的并不好啊!而且三个月后才能出分数。接下来的是漫长的等待,她等不起;估计还要再接着练习,准备重考,夜晚在黑暗里一遍又一遍练习看病人让她直想呕吐。
飞机落地,馨美缓缓地走下飞机,给老公打了电话。陈朔熟悉亲热的声音再次在耳畔响起,象在亲吻着她,“不是还有我吗?不是还有豆豆吗?再苦再累,不是还都捆绑在一起吗?美美,你别怕!”馨美流下了一行泪。
当晚馨美把自己蜷缩在陈朔的胸前,陈朔的呼吸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前额,她很快就睡着了。这是这几个月来睡得最好的一觉,也希望能做个好梦。
第二天,陈朔从班上给她打了电话,“老婆,我的文章发表在《自然》上了!其中的一张图片还被选作封面!”
“太好了!老公太牛了!”这真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这消息让她破涕为笑,甚至跳了起来。《自然》和《科学》是全世界最好的杂志了,大多数人做了一辈子实验,也不见得能发一篇上去。陈朔此时只有三十多岁,前途得多光明啊!他可以去找助教,副教授,然后终身教授的职位了!这样即使她考不上医生,两人在美国也相对稳定些。
然而,接下来找faculty职位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他俩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都太美好太天真了。在一个《自然》上发了文章的美国人,找工作要容易得多,而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讲,人家以为发这么好的文章,是实验室老板的功劳,你不过只是移民大军里遵章办事的普通的一员。陈朔的简历虽如纸片般发出去,却没有回音。
令陈朔更没想到的是,这篇文章发了后引起了轰动,当地的报纸和电台都来采访,采访的对象除了老板,还有第三作者,第三作者不是陈朔他们实验室的,是别的实验室的老板,做了一个小实验,提供了有限的数据。而就是这第三作者克里斯,电台采访的时候侃侃而谈,好像这篇文章里新的发现是他一个人的研究所得。
陈朔所在的大学派摄影师来实验室拍照。摄影师们很年轻,看上去二十多岁的样子,一男一女。老板邀请陈朔一起照相,老板在中间,陈朔和克里斯各在两边;照完后,摄影师又给老板和克里斯合了影,背景都是陈朔实验台后的瓶瓶罐罐。陈朔当晚回家后一边哼歌一边把他的照片将要被放在学校校报上和网站首页上的事情眉飞色舞地陈述了一遍。馨美抱着他的脖子跳了好几跳,给了他好几个吻,还喊着,“老公成大人物了!”
陈朔也很是得意,“佩服你老公了吧?”
“嗯嗯!”馨美笑道,“五体投地了!”
陈朔第二天看了学校的网站,没有登出来,第三天一看,照片和报道都出来了,果真是在学校网站的首页,可是照片上只有两个人,是老板和第三作者克里斯,清一色白人。他头上所有的毛发一下子都站立了起来,作为为实验设计出谋划策,提供大部分数据的第一作者,不用说照片,就连名字都没有被提到,整个文章就好像是两个精英实验室两个精英老板合作而得,那个真正干活的中国人,这时候,不过是空气中的一缕小空气。
凭什么?就因为他是中国人么?就因为他是黄皮肤么?平时美国人给个脸色,都让他怀疑他们歧视自己,更不用说在这个时刻了,自己起早贪黑付出了那么多,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陈朔妈很快也知道了这件事,眼泪汪汪地安慰儿子,“别生气,实在过不下去了,跟妈回去。看着你们这样受罪,妈心里难受啊!”
上一节 下一节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600/201804/13876.html
(谢谢阅读,版权属若妖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