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杂谈】一日三餐成了头等大事

退休的想法,像个钟摆一般在脑子里晃来晃去已经几年了,但事到临头还是要克服一些心理障碍:这件事情本身可以写一整篇文章。


至于退休后的打算,最近几个月也想得很多,也可以写篇文章细谈一下。


今天想说的是退休后第一个目标:吃好一日三餐。这不是什么难事,很多人不用退休也做得满好。就连我自己,从小被父母洗脑,饮食向来规规矩矩,节食、饿肚子、一餐跳过去不吃之类的事一概敬而远之,做得也不算很差。但仔细反省,改进的空间是有的。既然退了休,有时间照料自己,便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


先从早餐说起。我们家早餐一向潦草。我爱睡懒觉,从不早起为一家人准备早餐,女儿很小就自己用牛奶冲麦片吃。等到起得床来,一看表时间已经不多,哪有闲心吃早饭,一根香蕉,一杯牛奶,就急急忙忙出门上路。更糟糕的是清早开会的日子。从床上爬起来,头不梳,脸不洗,二话不说扎进书房。一小时后,会开得顺心还好,若不顺心,本就不怎么样的胃口又丢了一半。早餐没吃饱,一上午饥肠辘辘,等到中午已经饿过头,午餐也没胃口,一整天情绪恶劣,后果不是一般地严重。


但营养学家告诉我们,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马虎不得。退休后,早上不再有可怕的电话会议,时间不是问题。即使胃口不佳,拿出一点攀登科学高峰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攻关精神,坐在桌前慢条斯理,细嚼慢咽,填饱肚子的目标应该也不难达到。


但是,好像有位伟人说过,生活上要向高标准看齐。急急忙忙退休,不是为了当苦行僧,岂能填饱肚子就心满意足。在吃饱的小目标外,还要锦上添花,志存高远,让难以下咽、味同嚼蜡的早餐从生活中彻底消失,让每一顿早餐都营养可口,让吃早餐成为一种享受。如果做到这一点,吃饱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要多花一点心思,但也不难,时间充裕,态度又端正,都易如反掌,不外乎多跑超市和面包房,买回爱吃的新鲜食品,又花些时间洗洗切切而已。奶酪,意大利咸肉,熏鱼,刚出炉的面包,新鲜水果,有空再煎个鸡蛋,把燕麦粥煮得烂烂的,配上每天必喝的咖啡、牛奶。这样的早餐,要吃饱肯定不成问题。以后甚至可以效仿那些真正的美食家,自己在家做面包,做香肠,做奶酪——不过这就扯远了,可以作为下一个五年计划。


说完早餐,再说午餐。自从有了退休的想法,工作上明显松懈,最近大半年都经常在家上班。在家上班好是好,就是午餐不太方便。在公司都是呼朋引伴和同事一起去餐厅,虽然吃的东西味道不敢恭维,毕竟是现成的,而且还免费。自己一人坐在家中,不仅没人聊天,连吃什么都成问题。工作间隙,哪有心思给自己做份像样的午餐,于是冰箱里有剩菜就剩菜打发,没有剩菜就煮几个冰冻饺子,万一冰冻饺子也没有,索性下一碗方便面。


这种生活方式退休后当然要毫不客气地抛弃。我已经想好了,退休后每周至少有两天要出门和朋友一起吃午饭,如果一时找不到有空的朋友,先生已经答应随叫随到。


不外出那几天,不免要自己做午餐,但也有了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沙拉。我喜欢沙拉。在餐馆吃饭,十次倒有八次会为自己点一份沙拉吃。既然喜欢,做沙拉又再简单不过,按理说应该经常在自家厨房制作才是。但我在烹调上缺乏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厨房用品和调味料都实行极简主义,每次心血来潮要做沙拉,都缺东少西,要先去超市采购一趟才能动手;沙拉酱用过一次便置之高阁,等下次做沙拉时已经过期,又要去超市重买一次。唠叨这么一通,无非是想表明,做沙拉对我来说一点不简单。过去十几年,我一共做过不到十次的沙拉,绝非不可理喻。


但最近蒙朋友指点,买了一小瓶西班牙产的有机特级初榨橄榄油,开始用这瓶橄榄油来装点所有能想到的有资格做沙拉的蔬果:菜叶,黄瓜,番茄,蘑菇,蓝莓,鸡蛋,橄榄,苹果。这才发现做沙拉真的不难:只要冰箱里有四、五样合适的食材,洗好切好,洒一点橄榄油,马上是一盘又健康、又好看、又好吃的沙拉。


而且这盘沙拉比餐馆的味道要好很多,因为用料新鲜,都是自己的最爱。比如我爱菠菜叶或spring mix远超过生菜叶,就只用菠菜叶或spring mix;我的西红柿都艳红透熟,汁多味甜,水灵灵地挂在藤上;我使用蓝莓,鳄梨这些价钱略贵的食材,不像餐厅大师傅那样手哆哆嗦嗦地发抖,而是一用一整个,一洒一大把;如果厨房里还有其他好吃的东西,像松子,奶酪,咸鱼,我也慷慨地丢进沙拉中。结果就是,我这一盘沙拉,远比外面买的要高大上。


午餐搞定,还剩一天最重要的晚餐,也到了真正考验我的时候。早餐和午餐即使比过去认真,毕竟不是正餐,只能算是随随便便对付。晚餐才彰显大厨技艺,展示对美食的热烈追求,才是美食家们张牙舞爪、蠢蠢欲动的时候。


我当然不是什么美食家。我喜欢美食,又幸运地有一副吃不胖的基因。但我做饭不愿下功夫,水平也不高,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以前妈妈常说,你把书念好就行,做饭这么简单的事,你一学就会。但一向有智慧的妈妈,其实这一回并不全对。做饭确实不是rocket science,但要做好也有它的讲究。从小养成了某种生活习惯或形成了某种生活态度的人,以后想做一手好菜要克服很多障碍。比如某人特别讲效率,又以研究最优化为职业,学习烹调肯定难成大器。做饭要的是慢功夫。为了味道上的细微差别,你要愿意做很多看起来可有可无的小事情;你要执著地相信,这些时间和精力的付出都有价值;为了追求味觉上的最高享受,你必须对效率不屑一顾。我因为先天不足,从来没有成为一名好厨师。我在厨房里一向马马虎虎,过的日子跟精致的美食家的生活也有差距。


现在终于可以试着做一回“美食家”了。退了休,时间充裕,最优化可以置之脑后。而且我们空巢家庭人员稀少,为两个人做饭,即使自以为花了多少慢功夫,比起那些为一大家子做饭的还是占了便宜。又因为起点低的缘故,只要肯花一点功夫,就会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


比如上星期我精心制作了一道鲫鱼汤。鲫鱼是超市出售的活蹦乱跳的新鲜河鱼中我最喜欢的一种。当然鲫鱼刺多,但我以为这是为了它的鲜嫩肉质必须付出的代价。我做鲫鱼一般清蒸或红烧。清蒸最简单:在鱼身上划几个刀口,抹点盐,大火蒸十来分钟,洒上葱段,再放一勺豆豉辣椒,就是湖南名菜“剁椒鲫鱼”。红烧也差不多,也不算麻烦,反正我们家的传统名菜都是这一类懒人菜。但想到自己十年如一日做着同样的菜,有不思进取之嫌,于是萌生了制作鲫鱼汤的想法。先在锅里放少许油,把切成两段的新鲜鲫鱼放进去,煎成两面略黄,加小半碗鸡汤,用中火把汤烧滚三分钟,再加小半碗鸡汤,再烧滚。如此三、四次后,加入事先切好的葱段,起锅上桌。这道菜虽然不一定比“剁椒鲫鱼”高明,但同样的鲫鱼以全新的面目亮相,还是让人眼睛一亮。


牛尾汤也是我们家的传统懒人名菜之一。但牛尾汤油重,不健康,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做。前些天女儿回家,便买了一包牛尾,一早就放在慢锅里,加块姜慢慢炖了一天。到傍晚时分,牛尾的肉和骨头已经筷子一拨就能分开,锅面上浮着厚厚一层油,一揭开锅盖就嗅到一股浓浓的油味。将汤转入一只中型铁锅,放凉后搁进冰箱。第二天打开锅盖,汤面上结着一层半寸厚的白色油脂。晚饭前用勺子将油脂全数撇去,把汤放在炉子上烧开,再切一个洋葱、两个西红柿放进去,一锅洋葱西红柿牛尾汤就大功告成。餐桌上,牛尾汤一端上桌,勺子、筷子就一齐伸过来,一锅汤不一会儿就只剩了一小半。


如果不是退了休,怎么会花两天时间来做这锅牛尾汤呢?

 


维立,毕业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现居硅谷从事高科技工作。业余时间翻译写作,是六本书的作者/译者。


维立 发表评论于
天分好?你是讽刺我吧:-)?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还是天分好,我有空儿也不想做饭,倒是出去吃的时间更多了!羡慕你有这兴趣,看来你在这个领域还有发展!写得好!
CastlePines 发表评论于
想往!
维立 发表评论于
知道你也是一心向往退休生活的人。我先行一步,你慢慢来,不着急 :-)。欢迎取经,我这个人就是好为人师 :-)。

回复 'ziqiao123' 的评论 :

哎,还说在想着呢,你就真的实践起来啦,羡慕ing。我也要加紧努力,到时候向你取经。
维立 发表评论于
人的惯性都很大。如果想要年轻有活力,经常挑战一下自己,做些不习惯、不舒服的事情,是方法之一。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我也不习惯做沙拉,饮食有时也是一种习惯的培养,退休了,有时间了。你这篇写得有意思,人总是对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好,看吧,我们能不能做到。
维立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退休了,时间这么多,还不好好吃?

回复 'chuanmajiale' 的评论 :

退休了我计划一日两餐 :-)
维立 发表评论于
你的评论有意思,确实有点这样的味道。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厉害!

回复 '一家三口' 的评论 :

你的状态不像是退休唉!我怎么看着像是Sabbatical 。
ziqiao123 发表评论于
哎,还说在想着呢,你就真的实践起来啦,羡慕ing。我也要加紧努力,到时候向你取经。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我也不习惯做沙拉,饮食有时也是一种习惯的培养,退休了,有时间了。你这篇写得有意思,人总是对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好,看吧,我们能不能做到。
chuanmajiale 发表评论于
退休了我计划一日两餐 :-)
一家三口 发表评论于
你的状态不像是退休唉!我怎么看着像是Sabbatical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