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黄埔军校一直很感兴趣,去年夏天,专程利用回国的机会,独自去寻访黄埔军校旧址。
黄埔军校在长洲岛上,我从酒店出来,打了一辆车,开很长时间才到鱼珠码头,比我想象得要远。从这里花一块钱,就和本地人一样,坐上渡轮,开往长洲。
发现船上还有个游客状的人,一问,是一个从上海来广州出差的,当天就要坐高铁回上海,居然一上午跑来看黄埔军校。他没有打车,是坐地铁的,但是最远的地铁站离码头也还有一段路,所以又花5块钱坐摩托车来搭轮渡。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这样不辞辛劳地参观黄埔军校,真是让人感动。
这时开始理解孙中山为什么选择校址在这个连现在都感觉偏远的小岛,可能这种封闭性对军官训练更适合。
接近长洲岛的时候,看见有灰色的军舰。
我们下了船,随着其他的参观者走到黄埔军校旧址,看见了徐向前题写的校名,却被告知,校本部正在维修,不开放,于是只看到高墙和屋檐,其实这些也是后来复建的。有一个小广场,一面墙上刻着牺牲的黄埔烈士的名字。
校本部不开放,就只有步行去看北伐纪念碑,东征纪念碑。边聊边走了一段,上海朋友决定折返,因为他的时间不多了,加上我向他强烈推荐陈家祠,他决定去陈家祠看看然后去坐高铁。
我步行到了纪念碑和一片不大的东征烈士墓园,经过了近百年的风雨冲刷,小石碑们已经风化了不少,但青天白日徽记还是可以辨识。遥想当年,一时多少豪杰。这个岛上两党明枪暗箭,学员热血沸腾,是何等风起云涌,雄姿英发啊。
蒋介石当年亲历广州沙基惨案,从此终身痛恨英国人。
这个岛也比我想象的要大,步行了好半天才到了另一处纪念馆。这个时候,我几乎是唯一的游人,可能不是节假日,整个岛上除了一些居民,餐馆,其实是有点冷清的。
岛上没有公共交通,后来我找到一个摩托车,付了15块送我回到可以坐船的长洲渡口,从这里坐轮渡回到鱼珠码头,又从这里,就和上海旅客一样,又坐上摩托车,开往最近的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