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四年即公元788年夏四月十六(癸巳),唐德宗李适任命太子左庶子畅悦为桂管观察使。
四月十八(乙未),唐德宗将殿前左右射生更名为左右神威军,与左右羽林、龙武、神武、神策号称十军。神策尤其强盛,大多在京西卫戍,散驻在京畿附近。
福建观察使吴诜觉得部下军士过于脆弱,看不起他们,让他们从事苦役。结果军士作乱,杀了吴诜的十多名心腹,逼迫吴诜签署文件任命大将郝诫溢掌管留务(《旧唐书》说驱逐了吴诜)。郝诫溢上表请罪,唐德宗派中使就地赦免了他和军士们,安定了福建的动乱。
四月三十(丁未,通鉴作乙未为误),陇右节度使李元谅修筑良原故城,然后到那里镇守。
云南王异牟寻想要内附唐朝,但不敢自己派使者前来,而是先派他的东蛮部落鬼主(即首领)骠旁、苴梦冲、苴乌星到长安入见。五月初八(乙卯),唐德宗在麟德殿宴请他们,给了丰厚的赏赐,还封他们为王,发给印绥后送他们回去。
五月初十(丁巳),右龙武统军张伯仪去世。
五月十四(辛酉),唐德宗任命吉州刺史张庭为安南都护兼本管经略使,并将郓州升格为大都督府。次日,他增置谏议大夫八员,分中书四员为右,门下四员为左。
也在五月十五(壬戌)这天,检校左庶子萧复在饶州去世。萧复字履初,是太子太师萧嵩的孙子,新昌公主的儿子。他父亲萧衡曾任太仆卿和驸马都尉。萧复少年时秉性清正,很有操守,而他的许多堂兄弟却竞相装饰车马,崇尚奢侈荒靡。萧复穿着洗过多次的衣服,独居一室,学习不倦,除非词人儒士,一般不和他人交游。他伯父萧华总是对他感叹惊异。因为公主的门荫,他最初出任宫门郎,经累迁官至太子仆。广德中年(764左右),连年歉收,谷价昂贵,他因为家贫,打算卖掉在昭应的另一处房产。当时宰相王缙听说那里山林泉水的秀丽,心里便想占有。他让弟弟王竑去劝诱萧复说:“以足下的才干,自然应当身居更高的职位。如果能将那处房产奉送家兄,家兄将让足下到好地方去任要职。”萧复回答说:“我因为家贫不得不出卖原来的房产,只是为了拯济寡妇和幼儿罢了。如果要用房产来为自己谋取美差,让家人受冻挨饿,那并非是鄙人的心愿。”王缙因此对他怀恨在心,于是罢免了萧复的官职。他虽然沉沦了数年,但处之自若。后来他经累迁官至尚书郎。大历十四年(779),他自常州刺史改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当他出任同州刺史时,州里出现饥荒。当时京畿观察使的储粮仓库就在境内,萧复擅自开仓赈济饥民,结果被有司部门弹劾而削了官阶。朋友劝慰他,萧复怡然无事地说:“只要对百姓有好处,谁在乎这微薄的处罚。”不久他就出任兵部侍郎。建中末年(783),普王任襄汉元帅,聘用萧复为户部尚书兼统军长史。但唐德宗因为萧复父亲名衡,所以下特诏为了避讳取消了任命,萧复因此没有上任。他后来扈从唐德宗的御驾前往奉天,官拜吏部尚书兼平章事。萧复曾上奏说:“宦官在朝廷陷入艰难(指安史之乱)的初期出任监军,自那时以来就得到过重的恩遇和宠幸。这辈人只能委托他们宫掖的事情,不能让他们参掌兵机政事的大权。”唐德宗听了很不高兴。在另一次应对时,萧复奏称:“陛下刚登基时,圣德光照天下。然而自从任用杨炎和卢杞秉政以来,他们扰乱帝王的谋略,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如今虽然危急,还希望陛下深刻反省,改变策略,微臣敢于承担这一重任。如果让臣阿谀顺旨,苟且偷免,臣不敢如此尸位素餐。”卢杞在唐德宗面前总是阿谀顺旨,萧复曾严厉地当场指责他说:“卢杞的话很不正直。”唐德宗愕然吃惊,退下后跟身边的人说:“萧复有点蔑视于朕。”于是派他前往江南宣旨安抚。
先前,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暗中先向李希烈称臣。凤翔将领李楚琳杀了节度使张镒后起兵响应朱泚。张镒的判官韦皋先是负责陇州留后,首先杀了豳州的好几百反叛士卒,不肯响应李楚琳。萧复出使江南回来后,和宰相们一道觐见唐德宗后,独自留下上奏说:“陛下自从返回宫阙后,功臣都已得到了官爵。只是在旌扬善人和惩处恶徒方面,却没有什么区分。朝廷一直把陈少游当作将相之首,然而他却是败坏臣子气节的第一人。韦皋的名声和地位最为卑微,却建立了特别的忠义。臣请求让韦皋取代陈少游,那么天下人就很清楚逆顺的道理。”唐德宗同意了。萧复出去后,宰相李勉、卢翰、刘从一也回到了中书省。中使马钦绪从宫里过来,跟刘从一拱手拜揖,耳语一阵后离开。各位宰相各自回阁,刘从一则到萧复的阁房跟他说:“适才马钦绪前来宣旨,让我和萧公商量早上萧公奏请的事,还交代千万不要让李勉和卢翰知道。”萧复说:“早上奏对时,主上也有这个意思。我不明白为何,也已当面把我的看法陈述了。主上依然这样,所以我不敢把这事告诉你。”萧复又说:“唐尧和虞舜有所谓‘佥曰之论(即大家发表意见)’。朝廷有事,都和公卿大臣一同商议。如今李勉和卢翰如果不能胜任为相,就应当罢免他们。既然都在相位,就应当和他们一块商量,怎能单独在这事上避开他们?我可以把这事告诉刘公,只是担心这会逐渐成为习惯。这将是为政的一大弊病。”最终还是没把要求取代陈少游的事告诉刘从一。刘从一把经过奏报唐德宗,唐德宗逐渐开始不喜欢萧复。萧复也累次上表因病辞职,请求罢免参知政事。唐德宗也就答应了,改任他为太子左庶子。贞元三年(787)他受到郜国公主案件的连累,唐德宗将他贬为检校左庶子,送到饶州安置。这时他死在饶州,终年五十七岁。
萧复门第和名望都很高,也一心激励名节,不和流俗同流合污。当他身居台辅重臣后,临事决不苟且,因此被同列嫉妒,所以在宰相的位置上时间不长。他生性孝友,家庭十分和睦。他被族子连累,安然退位,从不抱怨。
郜国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嫁给驸马萧升,而萧升是萧复的堂兄弟。萧升很早就去世了。贞元中年,蜀州别驾萧鼎、商州丰阳令韦恪、前彭州司马李万、太子詹事李升等经常出入公主的府第,传出不少丑闻。唐德宗勃然大怒,将公主幽禁在另外一处,杀了李万,将李升贬到岭南,将萧鼎和韦恪杖责四十,长期流放岭南。后来又有人说公主进行厌祷等巫术,他儿子萧位书写祷文。唐德宗于是将萧位及其弟弟萧佩、萧儒、萧偲,以及他们的同母异父兄驸马都尉裴液,全都长期流放到端州。公主的女儿是皇太子妃。太子(即后来的唐顺宗)怕了,也请求和萧妃离婚。贞元六年,郜国公主病逝,唐德宗下诏让萧位兄弟和裴液回到京师。这是后话。裴液父亲裴徽最初娶了郜国公主。裴徽死后,她才嫁给萧升。
五月十九(丙寅)和二十连续两天长安再次地震。月亮也进入岁星(木星)附近。
五月二十四(辛未),唐德宗任命太子宾客吴凑为福建观察使,将被福建军士驱逐的吴诜贬为涪州剌史。
五月二十八(乙亥),又出现不吉利的天象:荧惑、岁、镇(火星和木星以及土星)三星聚集在室宿,长达二十日之久。
也在这月,吐蕃三万多骑兵入寇泾、邠、宁、庆、鄜等州,还焚烧了彭原县。先前,吐蕃经常在秋冬两季入寇,到春季因为很多士兵水土不服生病才退走。到这时,他们得到一些唐人,扣押了他们的妻儿当人质,派吐蕃将领带领他们在盛夏入寇。诸州边将闭城自守,都不敢出战。吐蕃人驱赶着三万左右(通鉴说数以万计)百姓和牲畜,逗留了二十天后才退走。
夏县人阳城以学问和操行著名,隐居在柳谷的北面。李泌向朝廷推荐他,于是唐德宗在六月征拜他为谏议大夫。
韩游瑰因为吐蕃侵犯边塞,便亲自带兵去卫戍宁州。但因为生病,他只好请求唐德宗派人取代,自己好回归朝廷。秋七月初五(庚戌),唐德宗加授浑瑊为邠宁副元帅,任命左金吾将军张献甫为邠宁节度使,陈许兵马使韩全义为检校工部尚书兼长武城及诸军行营节度使。张献甫尚未赴任时,韩游瑰在七月初七(壬子)夜里,也不告诉部众,就带着少数随从骑马回长安去了。卫戍兵裴满等人害怕张献甫的严厉,便趁着军队没有主帅的机会,在第二天带领他的党徒作乱,说:“张公不是我们本军出来的人,我们一定得拒绝他前来。”接着趁乱劫掠城里的街市,还包围了监军杨明义的住处,然后派人向朝廷奏请,让范希朝出任节度使。都虞侯杨朝晟为了避乱跑出城外。他得知这事后,重新进城,说:“你们的请求很合我的心意,所以我来庆贺你们!”乱兵这才稍微安静了下来。杨朝晟暗中和诸将密谋,在次日一早严整兵马,然后到叛乱的士兵那里,跟他们说:“你们的要求已被拒绝,张公也已到了邠州。你们犯上作乱,罪当处死。但我不想把你们都杀了。所以你们必须检举为首作乱的人。”于是杀了两百多人,然后率领部众前去迎接张献甫。唐德宗本来听说军士们想要范希朝接任,便想顺着他们的心意授任翻希朝为节度使,但范希朝推辞说:“臣就是害怕得罪韩游瑰才回来的。如今要前往取代他,恐怕这并非防止下属觊觎上司,安抚军心不安的好办法。”唐德宗十分嘉许他的远见,提擢他为宁州刺史,作为张献甫的副手。韩游瑰到京师后,唐德宗任命他为右龙武统军。
振武节度使唐朝臣未能严密侦察敌情。七月十四(己未),奚族和室韦入寇振武,捉了宣慰中使二人,大肆抢掠了百姓和牲畜后离去。当时回纥派来迎娶公主的部众还在振武,唐朝臣派七百骑兵和回纥的几百骑兵去追赶,结果回纥的使者反而被奚族和室韦人所杀。
七月十七(壬戌),唐德宗下诏任命太尉、中书令、西平郡王李晟的长子李愿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赐勋上柱国,和李晟同门一道列戟(朝廷在大臣府邸门前陈列长戟表示显贵)。
七月二十(乙丑),他任命前抚州刺史戴叔伦为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并在两天后(丁卯,《旧唐书》作丁丑,疑有误)任命兵部尚书崔汉衡为晋州刺史兼晋慈隰观察使。
七月二十七(壬申),唐德宗下诏说:“嗣王和郡王在朝会时,班位应在本官班位之上。左右庶子则应在左右丞和侍郎之下,诸司四品官员之上。现在他们的班位在少卿之下,是不对的,必须改正。”
七月三十(乙亥),唐德宗任命苏州刺史孙晟为桂州刺史兼桂管观察使。
这期间出现些古怪的现象:荆河自陕州直到河阴,水色犹如墨水;但流入汴口抵达汴州后,一下子就恢复了常色。又有,汴郑节度使管辖区内的乌鸦全都飞进田绪和李纳的境内,口里还衔着木柴去堆成城池,方圆十余里,高二三尺。田绪和李纳都很忌讳,派人将这木柴城拆毁。但过了两晚,乌鸦又筑了新城,口里还都流血。
八月,唐德宗任命代理吏部侍郎吉中孚为中书舍人。也在这月,灞水泛滥。
八月初十(乙酉),检校司徒兼太子太师汧国公李勉去世。李勉字玄卿,是郑王李元懿的曾孙。他父亲李择言曾任汉褒相岐四州刺史,封安德郡公,在任上以严厉干练闻名。他在汉州时,张嘉贞当时任益州长史兼判都督事务。张嘉贞生性简慢高贵,对待下属刺史都缺乏礼仪,然而却让李择言和自己同榻坐谈,评论政事,当时人们为他感到荣耀。李勉幼年时就勤读经史,成年后沉雅清峻,精通玄学,作为宗室成员陪位,经累授后出任开封尉。当时太平的时日已久,而且汴州是水陆要道,居民庞杂,有名的难以治理。李勉与联尉卢成轨等人,都有捕捉奸人和揭发恶行的名声。
至德初年(756),他跟从唐肃宗来到灵武,官拜监察御史。因为朝廷重视武将,功臣仗恃恩宠,大多都不知礼数。大将管崇嗣在唐肃宗的行在朝堂上背对着御座,坐着谈笑自若。李勉弹劾了他,并将他拘留在有司官署。唐肃宗虽然特原了管崇嗣,还是感叹道:“朕有了李勉,才知道朝廷的尊贵。”李勉后来升迁司膳员外郎。当时关东献俘一百多人,唐肃宗下诏将他们全都处斩。有个囚犯仰天长叹,李勉问他为何,那人说:“我是被胁迫才当伪官的,并非叛逆的人。”李勉也感到悲哀,便上言说:“元恶尚未殄灭,遭到沾污的人有半个天下,他们也都想洗心革面,归化圣朝。如果把这些人都杀了,等于是驱赶天下人去助桀为虐。”唐肃宗急忙下令,让人飞马去释放了这些从犯。于是每天都有很多人归顺朝廷。收复西京后,李勉累历清要,经四次升迁官至河南少尹。他多次出任河东节度使王思礼和朔方河东都统李国贞的行军司马,很快又升迁梁州都督和山南西道观察使。李勉觉得故吏前密县尉王晬勤奋干练,便让他摄理南郑令。不久有诏书下来要处死他。李勉询问其中缘由,才知道是被权贵诬陷。李勉跟将吏们说:“主上正依靠地方牧宰作为百姓的父母,怎能因为谮言而杀害无辜!”当即停止执行诏命,只是拘留了王晬,然后飞表上闻。王晬因此获得宽宥,而李勉最终被执政大臣非难,追回朝廷出任大理少卿。他谒见唐肃宗时,当面解释王晬无罪,政事办理得很好,是个能尽力的官吏。唐肃宗嘉许他的守正,任命他为太常少卿。王晬后来经推举选拔出任大理评事和龙门令,最终很有能干的名声。当时人们都称赞李勉知人善任。
唐肃宗将要重用李勉时,刚好遇上李辅国得到宠任。李辅国想要李勉投靠自己,但李勉不肯屈从,因此被他压抑,出朝去历任汾州和虢州刺史,后来改任京兆尹、检校右庶子、兼御史中丞、都畿观察使。不久他兼任河南尹,但在翌年就被罢免,以中丞的身份回到西台,又被任命为江西观察使。叛军将帅陈庄接连攻陷江西州县,偏将吕太一和武日升相继背叛朝廷。李勉和诸道官军奋力作战,将叛军全都平定。部属有人父亲生病,通过巫蛊之道制作了个木偶人,署上李勉的名位,埋在自家的田陇里。有人告发了他,李勉说:“他是为父亲消灾,也值得怜悯。”因此赦免了他。
大历二年(767),他来长安入朝,官拜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他为政崇尚简约严肃。宦官鱼朝恩作为观军容使,兼国子监事。他仗恃恩宠,狐假虎威,朝廷的旨意都凭他说了算。前京兆尹黎干很会察言观色,动不动都要献媚取宠。每次鱼朝恩到京兆府管辖的国子监时,他总要动用全府的吏员安排了几百人的精细食品招待他。当李勉上任初期,鱼朝恩来到国子监时,府吏按照先例请求李勉安排盛大筵席。李勉说:“观军容使同时兼管国子监事务。我到太学(即国子监)来,观军容使应当作为主人以礼接待。我愧为京兆尹,如果观军容使惠顾京兆府廷,我岂敢不安排蔬菜馔食招待他?”鱼朝恩得知后对他怀恨在心,因此也不再到太学来。李勉也很快就被他人取代了。
大历四年,他出任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崇道和桂州叛将朱济时等人占据溪洞为乱,前后好几年,攻陷了十多座州城。李勉到任后,派部将李观和容州刺史王翃尽力招讨,把他们都杀了,因此平定了五岭。以前西域泛海过来抵达广州的船舶每年只有四五艘。李勉生性廉洁,船舶来了都不检阅(等于没有索求财物),所以到他任期的末年每年过来的商船多达四十余艘。在任多年,他的器用和车辆服饰都没有增加。当朝廷派人来取代他时,他携带家人乘船回朝。到石门停船时,他把家人贮藏的南方珍奇宝货像犀角象牙之类的东西,全都扔进江里。岭南的父老们都觉得他可以和前朝的宋璟、卢奂、李朝隐他们相比。广州的百姓和官吏到宫阙请求为李勉立碑,唐代宗答应了。
大历十年,他官拜工部尚书。当滑亳永平军节度使令狐彰去世时,遗表举荐李勉取代他,朝廷于是任命他为节度使。在镇八年,他以朝廷元老和清重大臣的身份,不靠严苛而地方得到治理。东部的军阀虽然残暴和桀骜不顺,但也都十分敬重他。大历十一年,汴宋留后田神玉去世,唐代宗下诏加授李勉为汴州刺史兼汴宋节度使。但他还没赴任时,汴州将领李灵曜就举兵作乱,往北连结田承嗣。田承嗣让侄儿田悦率领精锐前往卫戍。唐代宗下诏派李勉与李忠臣和马燧等人出兵攻讨,击溃了田悦,田悦仅逃得自己的性命而已。李灵曜逃走,但被李勉的骑将杜如江擒拿后献给朝廷。唐代宗丰厚地褒扬和赏赐了李勉。后来李忠臣代替他出镇汴州,而李勉仍旧镇守永平军。李忠臣对待部下贪婪暴虐,翌年就被麾下驱逐。唐代宗于是下诏重新加授李勉为汴宋节度使,让他转移去镇守汴州,其他职位如故。
唐德宗嗣位后,加授他为检校吏部尚书,很快又加平章事。建中元年(780),他又检校左仆射,兼任河南汴宋滑亳河阳等道都统,其他职位不变。建中四年,李希烈反叛,以其他叛将的名义,出动全部兵力来攻打汴州。李勉坚守城池长达数月,但没有任何救援前来。他跟部将们说:“李希烈凶逆残酷,如果和他拼死力战,他必定会滥杀无辜。这是我不忍心看到的。”于是暗中率领部众突围而出,往南投奔宋州。唐德宗下诏征他入朝出任司徒兼平章事。回到朝廷后,他身穿素服请罪。唐德宗下优诏恢复他的职位,李勉自我引咎,说自己只是愧居高位而已。没多久,被贬斥的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升迁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觉得卢杞因为他的邪佞蠹害了朝政,对他的贬黜还不够弥补他的罪责,所以要求停止诏命,还坚持自己的意见。唐德宗只好改授卢杞为澧州别驾。有一天,唐德宗问李勉道:“众人都说卢杞奸邪,朕为何不知!爱卿知道具体情况吗?”李勉答道:“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奸邪,而只有陛下不知。这正是他之所以奸邪的地方。”当时人们都称赞他的正直,然而他也因此被唐德宗疏远。李勉于是累次上表辞职,唐德宗因此罢免他参知政事,加授太子太保。这时他去世,终年七十二岁。唐德宗颇为怜愍哀悼,册封追赠他为太傅,送了不少丧礼,治丧和殡葬也全由官府出资。
李勉坦率淡泊,好古尚奇,清廉简易,是宗室大臣的表率。他善于鼓琴,写得一手好诗,精通音律,还能自己制琴,又有巧思。他身居相位近二十年,把俸禄全送给亲人,身后没有任何积蓄。他身为大官,却能礼贤下士,始终尽心。他聘用名士李巡和张参当判官,结果他们都在幕僚的任上去世。三年之内,每次遇到宴饮,他都要为他们在筵席上设置虚位,为他们端菜敬酒,言辞和脸色都表现得十分恻隐,所以得到舆论的赞美。有人说:“李勉对大梁城的失守,多少也有责任。”朝议认为:“其实不然。当贼人李希烈刚开始作乱时,靠他的剽悍和阴险,凶焰势不可当。上天那时正让他肆行荼毒,然后才下降天罚。况且李勉应变方面不是他的强项,又没有援军。而且那时关中三辅受到朱泚的惊扰,人心早已动摇。李勉以文吏的才干,面对虎狼般的叛军,能够保存全师退到宋州,的确是量力而行的明智,毫无可耻的地方。与其坐着遭受丧败,这样不更好吗!”
要想知道唐德宗后来的情况,请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