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上过高中、大学,大都会美术馆就是我的大学。
三十五年过去了,我不记得来过多少次。
现在我还没有从这儿毕业。”
这是陈丹青在优酷独播的文化类脱口秀节目《局部2》中的开场白。
他自己录制的声音,每次在片头一响起,你就没有办法拒绝跟着他反复走上第五大道,对那些流传千百年的艺术绘画看了又看,流连忘返。
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与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列为世界四大艺术殿堂。
这座“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博物馆,坐落于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已经是147岁的高龄,比故宫博物馆要年长六十多岁。这对于美国这个两百年多历史的国家来说,是真正的“老人儿”了。
陈丹青1982年来到纽约定居后的第二天 ,就直奔大都会博物馆,这一奔,就是三十五年。在大都会博物馆,陈丹青品尝着世界各国取之不尽的华美艺术,而如今,他将这些分享给大家。
陈丹青:人们会讶异,中国古典艺术在这儿居然享有如此尊贵的地位
2015年,《局部》第一季结束,没人知道这个系列还会不会继续出。时隔三年,《局部2》的再次亮相,其实经历了许多铁粉的千呼万唤。
听陈丹青讲美术,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他总会变换着角度和主题,来把那些如雷贯耳的世界名画陈列至此。经由他独特的演绎,名画们通常会散发出不一样的活力。他运用自己浸泡在大都会美术馆三十五年得出的个人体验与独家审美,用自己的方式提炼、总结、塑造、包装,让名画们拥有了自己的个性。听陈丹青讲课,是一次妙趣横生的非凡体验。
?
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画卷作品《千里江山图》,因去年年末播出的《国家宝藏》火了一把,导致故宫展出的几个月里连续人满为患,大家都慕名而去,想一睹国宝真容。
?
《千里江山图》
而我第一次接触《千里江山图》,是通过陈丹青在《局部》第一季中第一集的讲解。陈丹青用一整集的篇幅,来解读这幅画,他不疾不徐的语调透露着对伟大美术作品的尊敬与欣赏,而其扎实的美术功底与文化底蕴,又能品味出画作的真正精妙之处。
第一季中,陈丹青介绍了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外名家与名画,例如梵高、莫奈、杜尚、欧洲教堂画、中国壁画等。其中,就有这幅他盛赞的《千里江山图》。感兴趣的朋友,如果在《国家宝藏》还没看够的话,还可以去找找陈丹青的详细讲解。
《局部2》的第一集,以大都会博物馆全景描述与中国馆介绍为开场,并在结尾引用了陈丹青老师木心的话,“中国的器物,中国的雕塑,之成熟,之高雅,一上来就独步世界。”
在大都会美术馆,人们会讶异,中国古典艺术在这儿居然享有如此尊贵的地位,中国文物、雕刻、瓷器、文玩数量惊人,尤其是宋元明清的山水画,远远超过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收藏的同类作品。
而在之后的集数中,陈丹青也强调,许多中国人是通过外国人的认可,才明白了中国古典艺术之美,这也是一种遗憾。
在《局部2》,我们可以跟随陈丹青这个大都会“老炮儿”,来一起有侧重点地领略一遍大都会美术馆里世界各国的美术作品,这是一种十分难得而惬意的体验。
陈丹青:用眼睛看画,而不是用书本
在《局部2》中,听到陈丹青时时刻刻迸发出的金句不足为奇,如果想记录,那会比较累,因为很有可能每一句话都不想错过。
例如在第二集《规范与偏离》中,陈丹青的“规范永远在期待天才的偏离”的说法,令人眼前一亮。颠覆经典,创立新生,是许多开创者,或是被称之为“天才”的“偏离”所为。例如卡拉瓦乔把不经美化的市井屠夫的形象放进宗教题材中,偏离了十五世纪长期形成的意大利宗教绘画的规范,但在十六世纪后,各国画家都开始遵循他新的规范进行创作。
而曾经的偏离成为了新的主流后,主流将会再次过时。
再被套进这个主题之后,几位画家的生平经历与喜好随之被勾勒成型。我们因此会看到,伦勃朗在晚年市场失宠,看透世态的自我偏离后,所画的深沉系列的自画像;委拉士开兹晚年的侏儒肖像,与他生平所画皇亲国戚的巨大差异。这些在陈丹青看来,都是些伟大的“偏离”。
陈丹青说,“规范永远在期待天才的偏离,任何的规范不可能包容千差万别的真实”,这与毕加索所说的,“我不创造,我发现”遥相呼应。就在我们以为陈丹青要把“偏离”捧上“神坛”的时候,一句“越偏离,越倒霉”的神转折,自然而然地把话题过渡到,十九世纪印象派被当时名震巴黎的名家们排挤的郁闷时期。
即使在一百五十年后,人们只记住了印象派而遗忘了十九世纪的当红名家们,但偏离世道的印象派大家们在当时当刻,也只能背负着无数争议和孑然一身的现实,这就是“偏离”规范的代价。
由此切入,陈丹青把十九世纪的沙龙学院派,十八世纪的军史画传统与二十世纪的印象派做巧妙连接,以画见史,有物为证。
印象派代表梵高的单独一厅
在昨天刚刚更新的《妖媚的暴徒》一集中,陈丹青以自己与木心三十年前去看卡拉瓦乔画展的分歧做引言,称至今依然对木心对卡拉瓦乔的偏见耿耿于怀,这份自曝轶事的趣味性也是《局部》系列时常灵光乍现的幽默。
而名人轶事也是《局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这些轶事,许多画家的个人风格才得以凸显。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陈丹青独特的发散思维和讲课方式。
在《妖媚的暴徒》中,陈丹青把十六世纪大画家卡拉瓦乔称为肢体语言的首席观察者,这源于他同时是一位性格暴烈的好斗者,曾犯过命案,上过法庭,甚至最终命丧于逃亡之路。
这样一位画家,跟十六世纪绘画流行的血腥暴力有着直接关联,而这种“画如其人”,还需要与卡拉瓦乔严谨、绵密的绘画风格,与他前期热衷于画秀美的美少年这一强烈反差拼装在一起,才能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画的美少年
这些观察,都是陈丹青融会贯通之后的发现,具有流动的美感和穿越时间的力量,也难怪《局部》一、二季都在豆瓣拥有9.5的高分。而经他一讲,世界名画们仿佛也离我们不远。
【文/唐小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