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鳟鱼》 - 从艺术歌曲到钢琴五重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这里的“艺术歌曲”是从德文“Lied”翻译而来。原是12世纪以来,以德文诗为歌词的歌曲。以后在18世纪末及19世纪,欧洲文学上和音乐上的浪漫主义先后兴起,使得艺术歌曲也迎来了最为繁荣的时期。

舒伯特作为一位早期浪漫派作曲家,注重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创作了六百余首歌曲,其中大部分是艺术歌曲,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作于1817年的《鳟鱼》(Die Forelle, Op. 32, D 550)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艺术歌曲。歌词是取自德国诗人舒巴特 (Christian Friedrich Daniel Schubart)的一首诗。舒伯特对原诗作了一些删减,主要是删去原诗最后劝年轻姑娘不要像鳟鱼一样上男人的当,使得男女都可以唱。歌曲采用有变化的分节歌的形式(strophic form)。歌词分三段,下面是歌词的中文翻译(出自中文百度百科“鳟鱼”条目):

  1. 明亮的小河里面,

有一条小鳟鱼,

快活的游来游去

像箭儿一样。

我站在小河岸上,

静静地朝它望。

在清清的河水里面,

它游得多欢畅。

  1. 那渔夫拿着钓竿,

也站在河岸旁。                  

冷酷地看着河水,

想把鱼儿钓上。

我暗中这样期望,

只要河水清又亮,

别想用那钓钩

把小鱼钓上。

  1. 但渔夫不愿久等

浪费时光。

立刻就把那河水弄浑

我还来不及想,

他就已提起钓竿,

把小鳟鱼钓到水面。

我满怀激动的心情

看鳟鱼受欺骗。

《鳟鱼》的旋律明快活泼,恰当地配合歌词的内容。同时,像大多数艺术歌曲一样,着首歌也有作曲家本人写的钢琴伴奏。这伴奏流畅精致,很有光彩,与歌唱部分相得益彰。

关于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的更多信息,英文见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e_Forelle#Reception

中文见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3%9F%E9%B1%BC/3648640

 

上面已经提到,《鳟鱼》这首歌男女都能演唱。下面是男中音版的音频(可惜不是视频),由德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菲舍尔 迪斯考(Fischer-Dieskau)演唱,他的老搭档莫尔(Gerald Moore)钢琴伴奏,录制年代不详,但不晚于1987年(因莫尔于1987年去世):

Schubert: "Die Forelle" (Fischer-Dieskau, Moo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F9DrUXowBo&ab_channel=FiDiTanzer528

 

下面是歌曲《鳟鱼》的女高音版,由女高音歌唱家路易丝 阿德勒(Louise Alder)于2017年演唱:

Louise Alder – Schubert "Die Forelle" BBC Cardiff Singer of the World 2017, Song Prize Fin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_Pm_pfCzs&ab_channel=AskonasHolt

 

舒伯特本人可能也很喜欢这首歌。后来在1819年创作一部钢琴五重奏时,把歌曲《鳟鱼》的旋律当作变奏曲的主题,用在第四乐章。因此这部作品通常被称为“鳟鱼五重奏”(Forellenquintett),她的正式曲名是《A大调钢琴五重奏》(Piano Quintet in A major, D. 667),是舒伯特最著名的室内乐作品。

钢琴五重奏是一种室内乐的重奏形式,由钢琴和另外四件乐器组成。在十九世纪,最常见的组合是钢琴加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各一把。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就是采用这种组合。

这种室内乐重奏的乐曲大多分为四个乐章,其布局与通常的奏鸣曲,交响曲的四个乐章一致,即“快,慢,小步舞或谐谑曲,快”的布局。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没有严格遵循这个布局,而是在通常的第三,四乐章之间,加了一个变奏曲乐章,使全曲拥有下面五个乐章:

  1. 活泼的快板  Allegro vivace (A major)
  2. 行板  Andante (F major)
  3. 谐谑曲 –急板  Scherzo: Presto (A major)
  4. 小行板-小快板  Andantino – Allegretto (D major)
  5. 准确的快板  Allegro giusto (A major)

全曲用时将近40分钟。

 

关于舒伯特“鳟鱼五重奏”的更多信息,英文见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out_Quintet

中文见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3%9F%E9%B1%BC%E4%BA%94%E9%87%8D%E5%A5%8F

 

下面是“鳟鱼五重奏”的第四乐章,即以歌曲《鳟鱼》的旋律为主题的变奏曲。由英国舒伯特合奏团(Schubert Ensemble)于2013年在伦敦演出,演奏者是:

Simon Blendis - violin

Douglas Paterson - viola

Jane Salmon - cello

Peter Buckoke - double bass

William Howard – piano

Schubert Ensemble: Schubert "Trout" Quintet, 4th Movem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bWvGtaZGo&ab_channel=SchubertEnsemble

 

下面是纪录片《鳟鱼》,包括“鳟鱼五重奏”全曲,取自1969年在伦敦演出的音像。演奏者都是当时还年轻的著名演奏家及指挥家:巴兰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帕尔曼(Itzhak Perlman),朱克曼(Pinchas Zukerman),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é)和梅塔(Zubin Mehta),分别演奏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乐曲从录像的约 15’07” 开始,同一网页上有各乐章开始的链接。乐曲演奏前有关于准备这次合作演出的一些情景。

Schubert Piano Quintet D667 The Trout Jacqueline du Pre, Daniel Barenboim, Itzhak Perlman, Pincha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dXoER96is&ab_channel=JauTuChannel

 

 

Chang_L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淡淡的日子' 的评论 : 舒伯特确实非常优秀,可惜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你说的“。。。中间钢琴滚动跳跃的音节,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如果一定要和景像联系,我猜可能和表现小河水的流动有关。当然,并不是所有器乐片段都有“景像”的含义,也可能只是和某种情绪有关。
淡淡的日子 发表评论于
又一位音乐天才,同时又是英年早逝。我特意查了查舒伯特的生平,才知道他居然有1000多首作品。有时候一天能写8首歌曲,这是什么样的热情!这首《鳟鱼》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间钢琴滚动跳跃的音节,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不知道是要表现什么景象。
Chang_L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梅' 的评论 : 谢谢评论。我最早接触歌曲《鳟鱼》也是中文版的,好像是在《外国名歌200首》歌本上,中文演唱的录音也听过。 上面那个钢琴五重奏的录像里,没错,Zubin Mehta 就是那位名指挥,他年轻时也曾专业演奏贝司。
五梅 发表评论于
这也是我很喜欢的,在国内听过女声中文演唱的,印象极深。我也喜欢弦乐与钢琴五重奏的。五个有名的音乐家当年好年轻啊!演得很投入,Zubin Mehta 就是那位名指挥吧?
记得当年记得在维也纳去拜蔼过舒伯特的坟墓,很多音乐家都埋在那,后来又去了一个小公墓,莫扎特另一个坟墓在那,据说是遗体后来迁移到那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