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悲剧的人生(7)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从我出生到念小学时候,都是在爷爷奶奶家住的。没有亲自印证爸爸妈妈之间的情况。他们也是聚少离多。爸爸规律性地去看我,每一月到三个月去一次。妈妈只去看过一次。一次是实指,确实没第二次。然后就是春节的时候被奶奶送回去。或者大家在一起过春节。究竟哪些春节在一起就不记得了。大概每年总会见面的。

当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便回城里念书。彼时老爸的继续教育仍未毕业,还在最后的学习阶段。我跟爸爸比较熟悉,妈妈基本就是个陌生人。一开始是客客气气的。那时候我爸在背后总是称呼我妈做“老狗”。平常跟我说话的时候“老狗”指代的就是我妈。我听得熟了,过了许久之后的某一天终于顺嘴说了出来。我妈那天晚上终于听明白了老狗就是她。当然挨了一顿打,知道了厉害。那时候电力好似不足,晚上的电灯总是昏黄的。


那时候的时尚跟现在真的差很大。我脖子上用一条绿色粗毛线挂家门钥匙念了整个小学。有一段时间妈妈回家后规定要给她鞠躬,然后背唐诗给她听。这应该是最初一段时间的事。也许太麻烦了,后来不了了之。我上学路上路过她的工作单位,有时候需要顺路拐进去帮她请假不去上班。北方冬天都有烧煤的炉子。家家户户都有个小煤铲子。用来打小孩该是很顺手。有一次被老妈拿这个打到吐出来全部晚饭。不过在奶奶家早被打习惯了。爸爸妈妈他们算起来还真不算打的很多。再说他们主要精力用来互殴,教育我只是次要矛盾。

周末的时候我从来不是在自己家的。不是小姨就是舅舅家。在别人家过整个周末包括两个晚上。小姨每周末都让我辅导表弟的作业,我就给他写完。我从来不写自己的作业,懒的写。老师无论怎么说都不写家庭作业。奇葩,我那还是全城最重点小学。在现代学校早就被开除了。。。。。。。但当时校长是老爸继续教育的同学。小姨家非常远几乎在城西,要过铁道。骑车要个把钟头。自行车爬不上去那个大上坡,我需要下来帮忙推车。

所以我所见识的父母吵架,只是工作日的晚上以及节假日,特指春节。其他日子如果放假,都是在别人家里呆着。但是这段时间里,他们年富力强,吵起来想象力惊人,爆发力惊人。甚至连爷爷奶奶都还未年老体衰。到了每年春节,吵架的好戏连番,简直如同烟花般绚烂。离年三十越近,吵架的能量便越升级。到二十九晚上或者三十早上升到爆炸的顶点。

父母年轻时候的吵架,花样翻新,戏剧性是一流的。印象中还是很有几个经典战役的。那时候我实在太小,事情的前因后果有时不太明白, 或者记不太清楚。但总的来说多数是为了吵而吵。

亲历战场有好处。结婚早期老公对我的认识尚有不足,还试图通过吵吵架来让自己占点上风。我只差当场哈哈大笑。跟他明说我就是吵架大学毕业的。从勇气到技巧,从过程到结局无一不熟。再怎么有奇迹发生他也是干不过我的。事实确实如此。

有一次我们晚上为了一件极小的事意见不同说了几句。然后第二天早上他似有不平之气,要再扳回来点理。说了两句之后不知他说了什么过线的话。我顺手抄起来炉灶上一个煎蛋用的小平底锅就朝着他的脑袋拍了过去。他见我这一下削得如此自然而轻松写意吃惊之下立知对方功力深不可测。当场就明智的放弃了这种说服的方式。这是早上上班之前的一点点时间。我并没挑衅,但是吵架升级,回击发生的行云流水,毫无障碍不假思索。于是后来我们再就没怎么较量了。就这样“frying pan" 变成了一个历史事件。说真的我还都没开始特别生气。那天他还照常送我去上班----------谁知道十年之后我自废武功,被学龄前儿童踩到头上。整天跟小孩们说的 一句话居然是:NO NO NO STOP。。。别跟我吵!

 

茅山道士 发表评论于
家庭暴力是遗传的,为了孩子还是夫妻互敬互爱吧
92m 发表评论于
哈哈,我也从来不写家庭作业,小学老师还管上了中学就没人管了,因为学校指着我考top 2给他们增光,不敢管。
snowman_sg 发表评论于
可怜的孩子,这样的父母在我们那个年代应该还蛮多的。一是阶级斗争为纲,外面也没有挣钱的方法,二是大锅饭,在单位是可以蓄精养锐,于是家就变成了主战场。不过你们家是比较出格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