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观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贾导的这部新作,整体看,比以往的电影更细腻精致了。它用了好些象征和对照,且故事转节点明朗,使得故事梗概清晰又出彩,情绪得以足够的渲染。故事中也不乏幽默细节,用以针砭时弊,批判虚情假义,如此这部电影显得更活泼丰富有趣。

前小部分它冷静悠然地叙述江湖情景,它基本符合人们想象中的传统的样子(“关二爷”坐台,人们“义”字为重),男女主角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在火山背景前,合手试枪时体现“情义两全”最为典型突出。从巧巧鸣枪救人坐牢开始,故事对江湖之“义”便开始提问。随着巧巧千里寻人的江湖行走的艰难,故事通过一层层勾起观众的同情心,使得江湖之情这头,不再是江湖之义的平行道,反而成为质疑江湖义气的最有利的工具。到故事最后一部分,巧巧对半身不遂的斌的收留照顾,“义”字重新回到人们心中信任的位置。只是这最后单纯的江湖之“义”,因为他们旧情无法复燃的因素,虽然更加纯粹,却在角色之间难以形成平衡稳定的关系,故而导引出故事两人分离的结尾。

电影以画中画的手法结尾,使平淡惆怅有了趣味,也把因故事后半部分挑起情绪而有所淡化的理性,象征性地还给了观众。

整部电影,几乎所有场景都有女主在场。有她在场,都意味着江湖情义的相对理想化,无论那些时刻不管情和义谁轻谁重。那些她不在场景的画面,则多少体现出江湖义气另一面的灰暗的内容。

整部电影以女主的经历为线索,追踪这条线索来演绎江湖的情义故事。故事前小半她不在江湖,只因为情而站在江湖边上;中间很长一段她独自行走江湖,被迫身不由己陷入江湖,这一段故事还是以情为重;最后部分她放弃去新疆的机会毅然回到山西重入江湖,则是纯粹的江湖新故事了。

从女主身上有着江湖理想化这一点看,我不认为这是一部负能量的电影。后面女主的江湖似乎与前面男主的江湖立场有所不同,它再没有那么嚣张,世俗和表面化,而是表现出装上了监视镜头后的,某种更分明,更理性与人性化的意味。

贾导整这么一部意在揭开“江湖”面纱的电影,他所做的,除了一如既往表现平民生活,为时代画像以外,似乎还带有一些文化解释和保存的意味。

2018.10.06

又馨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l' 的评论 : 如果你说具体点吧,他哪些地方没长进,哪些地方可能长进就更好了。
又馨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xyz' 的评论 : 是的,我也喜欢这个女主的角色。
bl 发表评论于
歌最主要的就是要好听,比如邓丽君的歌,菜最主要的就是要好吃,电影最主要的就是要好看,贾樟柯陶醉于个人表达这无可厚非,但是确实不能要求社会和人们总是为个人情怀买单,贾樟柯既是本片的编剧又是导演,可是贾导拍了20多年电影,可惜编故事和演故事的本事还是没有大长进。
cxyz 发表评论于
我不认为这是一部负能量的电影。
— 我也不这样认为。因为女主,电影里到处充满着温馨与希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