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杂记之六 首义路小学同学聚会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回国杂记之六   首义路小学同学聚会

这次回国,参加了几次同学聚会。

四月中旬回到武汉不几天,首义路小学的秦娟英同学在群里邀请我们几个发小在一起聚聚。我请她让我倒倒时差,稍晚几天再聚。这次发小聚会就定在月底,到她家附近一个自助餐厅去吃自助餐。

这是我们回国后的第一次同学聚会,参加聚会的既是发小,也是后来在华师一附中的校友。那天来的有发起人秦娟英夫妇,她的先生老毕当年在华师一附中读高中,是我们这一届初中生的辅导员。当年华师一附中团委组织高中各年级的优秀团员,到相应的初中各年级去当辅导员,比如高一(2)对应初一(2),协助初中老师辅导学生。这种管理模式也是华师一附中的优良传统。

后来与秦娟英聊起我们小时候的故事,谈及家世,说到父辈,往事一一浮现在眼前。原来,她还是我的老表的老表。我的表弟严家林是我在华师一附中65届2班的同学。家林的奶奶,是我祖父的亲妹妹。据说,当年我们李家花园就是在严家花园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秦娟英家的老人也对她说过,秦家花园也是严家大力帮助下做起来的。没有想到,三家的晚辈如今也是古稀之年的人了,而大家对祖宗父辈这些往事却一无所知,真是愧对先辈啊!幸亏有了网络、有了微信,我和秦娟英商量后,联系严家林建了“三家村族群”,各家先把本姓家族的后人联络起来,赶紧找还健在的老人抢救珍贵的家史资料,及时在群里交换相关信息,时机成熟后三家一起真正建一个“三家村史馆”。让我们的后辈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那天来的还有曹桂华、方容、齐元荣、冯光复、林新元、许中等,加上我和老伴一共十个人。

我们小学是同班同学,到华师一附中后分在不同的班,我和曹桂华、齐元荣、许中是64届(2)班的,因病休学一年后我就是65届(2)班的了。林新元和冯光复是64届(1)班的,秦娟英和方容是64届(3)班的。

高中毕业后我和方容联系最多。当年,我从硚口区武汉43中调回母校后不久,发小刘先旭从北京回汉探亲,找我和方容,三人相约去汉口看望我们的小学班主任俞老师,后来她的儿子马昕在华师一附中读书,我们的联系就更多了。1997年她的儿子中南财大毕业后没有工作,她让马昕只身一人到海口来找我,帮她儿子找到了工作。她儿子非常优秀,后来一直在海南发展,事业成功,成家立业,有了孩子之后,接方容来海口常住,我们在海口就经常相聚。有一次,方容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子到我们家一起包饺子,闲聊时,他问我老伴:“你是什么时候认识李培永的呀?”老伴如实相告:“短训班结业分到水厂路中学工作以后呀!”方容一边拍着我的肩膀,一边笑着说:“那你认识他很晚啦!我跟他才是青梅竹马啊!”大家轰然大笑。

曹桂华是我们64届(2)班的老班长,她与方容亲如姐妹,高中毕业后虽然联系不多,但是经常可以从方容那里听到她的一些情况。2014年高中毕业五十周年聚会时她主持,2015年又主持我们班编的《青春的风华与蹉跎》发行座谈会,在高中班级群里也经常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她待人诚恳、做事认真,到如今还保持着华师一附中优秀班干部的作风。

发小齐元荣是我们这个群建起来之后,我才知道她是我的小学同学,更有意思的是我老伴曾经在武珞路中学与她共事好长一段时间,她还不知道我老伴的先生就是她的同学李培永。不论在读书时,还是工作时,在集体生活中,她总是默默无闻!她听领导的话、服从分配、任劳任怨!她做事认真!她更是一位好妈妈、好妻子!

发小许中与我在64届(2)班同学,他的父亲是我们的物理老师,也是中国中学首批特级教师,记得他当时还是我们班的物理课代表,也是许老师的独生子。父子两人为我们班同学的物理学科学习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许中大学毕业后分配在边远地区,历经周折调回到武汉从事他所学专业,并在该专业建树颇丰,是名副其实的专家。

那天聚会与我聊得最多的是冯光复。在我的记忆中,这次聚会是我们两个人高中毕业后第一次见面。到华师一附中后,他是一班的,因才华横溢而小有名气。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是学校学生会的学宣部长。他说经常与朱牧生(65届二班的同学)有联系,因此还知道我高中毕业以后的一些情况。我感谢他对我的关注,就以茶代酒表示我们的学友情谊。

林新元在华师一附中与冯光复同班,也是他们的班长。在我们发小群里经常发表他写的诗词,第一次与他聚会是2015年,曹桂华班长邀请他参加我们班《青春的风华与蹉跎》发行座谈会。他在会上代表一班同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从他写的发言稿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老班长。

感谢秦娟英学友为我们这些发小提供了一次见面相聚的机会,大家见面两三个小时,真是聚在一起开会呀!似乎我们又回到了少年时代,好开心!

fonsony 发表评论于
我連商中的女同學各都記不起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