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有一种捕猴子的陷阱。猎人把椰子挖空,放上猴子爱吃的食物,在上面开一个小洞,绑在树上。猴子闻香而来,爬上树,从洞口伸进去抓食物。结果抓食物的手攥成一团比洞口大,便拿不出来了。当猎人赶到,猴子不愿舍弃诱惑,只能被捕获。
没有任何人抓住猴子不放,它只是被自己的执念所俘虏。做人也一样,心中的欲念使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执着使我们受束缚。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修行,是福,还是祸,只源于四个字:放下执念。
王阳明以落第动心为耻
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的一天,京师城楼下的会试放榜墙被围的水泄不通。几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昂首阔步从人群走出,谈论着去哪里摆庆功酒。然而,落榜的大多数,却正倚着墙角掩面痛哭,捶胸顿足。
唯有一人看到自己落榜却面无表情,旁人以为他悲伤过度。他却笑道:“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这个人名字叫,王阳明,中国最后一个圣人。在他看来,人生本就是修行,科举只是修行的一步,即使这步落空了,他还有下一步要继续。
《小窗幽记》中有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难免遇到波澜,重要的是,平心静气,做好自己。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终于高中进士的六品小官王阳明,却因仗义执言得罪刘瑾,被贬龙场。看守龙场3年的老站长,见到王阳明,大喜过望,直呼:我终于可以回家啦。这里地处边陲,既无房,也无粮,只能居住山洞,采蕨充饥,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差不多。
让仆人没想到的是,王阳明没有破罐子破摔。没有吃的他就开荒播种,还教授当地人种植技术,自给自足。没有房屋,他就砍树搭棚,把居住的山洞取名“玩易窝”,搭建的窝棚取名“何陋轩”。
王阳明身体一直不好,而此地生活艰苦,瘴气遍布,他干脆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算是解了后顾之忧。龙场的历练犹如一场修行让他放下了荣辱得失,甚至放下对生死的眷恋,依着一颗平常心更加专注的研习心学。
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盘腿而坐,冥想悟学,还教当地蛮夷学习汉文,教化他们。
这样的日子,王阳明一过数年,不知年月。一天半夜,他突然大叫一声,惊醒后浑身是汗,顿觉心中畅快,如浩瀚宇宙,无一丝尘埃。
从那晚“龙场悟道”,他明白了心即理,明白了吾性自足。他明白了,即使圣人也无法改变外部环境,圣人要做的就是不让环境阻碍修行。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在授勋宴会上,讲授自己的人生之道。他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佛家说:人都有执念。人生的修行,正是学习放下执念。前半生,苦苦追寻庄子、朱熹,却每每思之不通。恰恰是他放下圣人的执念,专心悟学之后,才有了“龙场悟道”,心学横空。不是你不行,只因还欠人生一场修行。
黄公望用四年时间与一条江对话
明末有一著名收藏家吴宏裕,临死之前,他指着一幅画说:“这幅画我得带走,你们把它烧了吧。”这幅画正是《富春山居图》,作画的人叫黄公望。
作为那个时代的大loser,考了几十年的科举才做了小书吏,没当几天受冤下了大狱,出狱时已过半百,一贫如洗。一生潦倒坎坷的黄公望,似乎走到了人生尽头。就在50岁那年,他想去拜当时的大画家王蒙为师。
王蒙一看此人年过半百,直摆手:太晚了,你回去吧。黄公望可不觉得晚,他不顾王蒙的白眼,每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盯着远山,坐就是几个小时。
几个月后,竟然技艺大增,王蒙不解就问他:“你每天都坐在石头上,干什么呢?”黄公望回答:“我在看山看水,观察莺飞草长,渔人晚归”。黄公望就像对画画入了迷,之后的29年里,他走遍山川大江。
79岁那年的秋天,他与师弟无用来到浙江富阳。只见这里白日江面如练,夜时星垂平野。黄公望决定不走了,这一停就是四年。四年里,他每天头戴斗笠,脚踏芒鞋,沿江徒步数十里,风雨不断。周围的人看到他头发花白都说:快死的年纪了,每天还匆匆忙忙的,何必呢?
对于黄公望来说,死从来不是他考虑的事情,他也决定不了。他唯一能决定的就是画画,他有画不完的画。直到80岁那年,黄公望才开始创作《富春山居图》。
在中国历史上,从没有人用四年和一条河对话,也从没有人像他这样读懂眼前的这条富春江。四年后,《富春山居图》全部完成。
当他的师弟无用看到这幅画作时,热泪纵横,久久不能言语。黄公望,举手将画作赠予无用,重重的将笔扔入江中,长吁一声:我完成了。
青源惟信禅师悟道时说人生的3种境界:每个人生的起点,都是见山观水,但是经历世事人情,便看不到原本的山水,更是很少有人能看穿山水,回归自我。
黄公望做到了,人生暮年,他没有执着于还能活多久,也没有抱怨前半生的潦倒坎坷,而是决定放下过往,重新出发。
历经30年看遍江河山水,不为惊艳众人,只求自我达成。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纵使人生多荆棘,也要做好每一天的自己,走好每一步路。
成全自己,人生自会成全你
曾经看过一句话:人生不缺少追寻的人,但人生只成全水到渠成的人。这让我想起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男主角兰彻的格言:“成全自己,人生自会成全你。”可谓异曲同工。
有一天六年级的兰彻在做高一的数学题,被老师发现了。一问才知道,这个并不是真的兰彻,而是兰彻家已故花匠的儿子。小主人不爱学习,而假兰彻从小酷爱机器工程,经常偷穿小主人的校服去上学。被发现后,小主人的父亲决定将错就错,但是假兰彻最后拿到的所有文凭必须给儿子。
就这样兰彻可以继续学习,并考入了最好的工程大学。得知真相的朋友十分诧异:大部分人上大学都是拿一个文凭,因为没有文凭就没有称心的工作,没有娇妻,没有信用卡,没有社会地位。但是这些对他都不重要,他从不关心考试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
在学校的每天,他拆机器,装机器,甚至徒手拆完学校的厨房设备观察构造。
看到别人无法完成的毕业作品飞行器被丢进了垃圾桶,他会忍不住捡起来,让它重新飞上了天。校长的女儿难产,突遇大雨无法去医院,他自制助产设备,用工程学挽救了2个生命。
四年后,兰彻毕业了,他没能带走唯一能证明他来过大学的那张工程师文凭。
但是他带走了可以跟随一生的工程学。世上少了一个工程师兰彻,未来却多了一个发明家兰彻。兰彻在告诉自己朋友时说,自己从来没有追求什么,只是按照热爱的前行,小时候是,以后也是。
三毛说,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人生也是。你要做的,就是通过人生的修行和历练,弥补自己的不足,总有一天,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人生没有心想事成,只有水到渠成。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作家穆帆说:“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人生的路,是一条修行的路。修的是放下执念,修的是自我达成,修的是做好自己。胡歌曾在康复后首次谈到那起车祸:“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走出车祸阴影的他深知,唯有脚踏实地修行,才能让内心更加丰盈,最终能走多远的路,取决于人生修行抵达的深度。
《楞严经》说: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不管听闻了多少人生,若不修行,如若不闻,画饼充饥,终觉不到。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叫旅途,长的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