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给富校捐款
上礼拜收到儿子学校的募捐信,有点吃惊:列出来的捐款最高数字是50(当然,还有一个其它栏目自己填)!和太太开玩笑:到底是有钱的学校,1.9B不好意思狮子大开口么!记得以前女儿学校比这高多了,我们每次挑个中间的数字,100。这次可以挑最高的么。。。
女儿上大学时Wellesley排名总是从第四到第八。有年排名降了很多,看College board讨论,说Wellesley排名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校友捐钱不踊跃,可能是男女对自己钱的感觉不一样。。。有人大声呼吁:不用捐多少,排名看的是参与率。从那以后女儿在校期间每年都意思意思。当然她毕业了就没我啥事了。男女平等,儿子也得同样待遇么,也只能意思意思。
还有一封期末考试的募捐信,太太说:也太娇生惯养了吧?一个期末考试还要爹妈出钱买吃的?复习考试中间出门走走,买点吃的也不耽误。。。扔一边去!
(二0一八年十一月六日)
中场休息
哈哈,今天要多灌几杯咖啡,把老板的第一个proposal读完,改错。我老人家英文差,但属于心细的类型,所以,老板文章或proposal最后一稿总让我读一遍,我也总能找出点小毛小病。上次Ph.D./M.D学生的一篇文章,他们改了四五遍了,最后一稿还让我挑出了二十三十个小错,让学生叹服。。。今天到现在才完成一半,已经挑了十几个了,其中我肯定是错误的,会有一半以上。
读了一下,我作的工作还是在proposal里占不少份量。这个proposal把我上半年develop的一个in vitro方法和数据和学生的in vivo数据作对照,进而提出寻找影响乳腺癌扩散的基因,然后作为药物筛选的targets。看老板写的东西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对照自己的思路,很容易看出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体会到“能写”在科研上确实太重要了。
博士后职业生涯就靠funding,这一轮拿到,我这一辈子就不用再为工作担心了。回首一下30年的科研生涯,还不错。有兴趣的孩子,走这条路其实也不错,钱少一点,但思考的时间多,不容易老年痴呆。。。就是爹妈要自推,把孩子一辈子需要的钱攒够,孩子就可以为兴趣而活。。。
(二0一八年十一月八日)
站在年青人的角度来看看未来社会
(先不论正确与否及,或是不是现实可行)
机会平等是美国年青人这一代比较看重的。社会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是不争的现实。所以大多数年轻人走进社会并没有多少资产,他们希望人人有机会来攀越目前越来越固化的社会阶层。但是,他们也知道成功的人只能是少数幸运的人。所以,奋斗之后失败的人,社会要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证。这其实是他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
Startups,尤其IT业过去20年提供了一种合适他们的奋斗模式,让他们憧憬。但后面的那半截--奋斗之后失败的人的保证其实现在的美国社会还不具备。这就是两代人(简化一点)之间的争论。前半部分其实两代人之间争议不大,年老的也支持奋斗;有资产的人其实也可以参与并分一杯羹,那就是投资。
我在密切关注着女儿现在工作的公司的发展。记得她接受offer的时候,和我讨论过大小公司的利弊,公司文化的考虑。。。其实我一直也在考虑她的这种理念和我们这代人不一样,我该如何面对。。。她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说希望她能养活自己;到工作后鼓励她投资(她一直以为我和她娘需要她经济上帮助,投资也很保守),分散工作上赌一把的风险;现在的态度是:我们也许真的老了?
四个礼拜前孩子她娘脑子反应不过来,可能导致了私人信息的泄露。我一直到儿子秋假回来后才告知。姐弟俩电话会议商量后,网上立刻采取行动:拿到credit-history-report检查有没有问题,马上冻结credit history。儿子给我说:Dad,you know both sister and I work in the tech side. You should have let us know if you and mom had any tech-related issue...
我承认我老了,明天属于他们。所以,我给太太说:数好我们的钱,留点孩子万一失败后爬起来需要的支持,我们还是多enjoy我们自己的生活吧。。。
(二0一八年十一月九日)
明天更美好
昨天是读老板的proposal,思考研究的方向和未来的工作;今年是边作试验边和网友讨论社会问代沟问子女教育问题。。。
明天是去见大学的老同学。这两个老同学都是美国排名前20的大学终生教授,在各自领域度很出色;作东的是另一位前20大学的讲座教授, 学弟。。。咱农民博士后就带点土特产--炸我钓的鱼作见面礼。
哈哈,不要太担心未来。我博士后一辈子,对未来还充满信心呢--我给太太画的大饼就是:退休了,种菜钓鱼,保证有吃有喝,天天过年。。。
(二0一八年十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