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事的时候外婆家里已经不养猪了,但是隔壁人家还是年年抱小猪仔回来,一般都是开春的时候,然后要足足养到过年前。猪的主食有糠麸和各类主人消耗不了的蔬菜瓜果,还包括一种叫花生藤草的水生植物。这种草在河面上都是成片成片的长,虽然不花钱,但是要拖上岸实在是要好大的力气的,就算运到了家还要用大铡刀切碎了,再在大铁锅里煮熟了才能喂食。听老妈的口气就知道肯定是个累死人的活。后来经常听说某某地方花生藤草泛滥成灾,堵塞河道,闷死鱼虾,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谁还愿意费那么大的力气呢。那样的辛苦,一年下来也才能换得百十来斤肉和一些下水,所以那时候的猪肉金贵也是极自然的了,农村人又有多少人家能经常吃呢,就是当地的喜筵里那一大碗猪肉也是压轴大菜,我们叫做扣肉,端上来的同时都要燃放炮仗的。有时候大人们去赴宴,小孩子们在家无聊就会竖起耳朵等这些炮仗声,因为过不了多久,宴席就会散了,大人们会带回来糖果糕点,还有各类最新新闻。
后来有一年跟老爸经过浙西的某个山区,看到家家户户后窗口都挂着好几条猪大腿,很是吃惊。记得老妈很是羡慕,感慨那山里人家的日子真是太美了,想吃肉了,上窗台上割来一块就好了,以至于多年以后说起来还是念念不忘。后来看《围城》的时候,一下子就想起来那个情景了,只是没敢和老妈去说那上面估计就有虫子在蠕动。不过话说回来,就算真和她说了,估计极有可能和那个店老板一样告诉你那叫肉芽,所以在心里笑笑也就好了。
不过比起内陆地方江浙这片总还算富裕的,大姨妈和姨父阴差阳错去工作的洛阳那个时候才叫穷的不要不要的,全然没了千年帝都的风范。听说姨妈怀上表哥的时候老外婆曾经四处张罗,收集各类可以远途运输,长期保存的食品。虽然听着有点像我们现在吃的东西,只不过好歹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转基因大豆,人造鸡蛋什么的,说起来还是比我们强的。几十年后老妈说起那些东西来还是一脸的得意,因为最后是她肩挑手提一路送去的,据说足足有一百多斤,包括百来个鸡蛋还完好无损。我有一次 看Google 地图,两地相距1100 多公里,走现在的高速也要12个小时多,很难想象当时老妈是怎么过去的,据说那些个鸡蛋还完好无损,实在是佩服。话说老妈到了之后,姨妈自然要分一些家乡的特产给各位好友,其中就有著名的金华火腿。这在老家是坐月子期间必吃的营养品,切成薄薄的片,单独清蒸或者铺在鲫鱼上提味,总之是芳香扑鼻。过一阵,有朋友上门感谢,说那个干瘪大腿味道是真好,就是硬了些。姨妈这才想起来忘了告诉人家烹饪之法,结果害别人硬是把火腿炒着吃了,幸好切的薄,多嚼嚼还能下咽。多年以后,老妈说起这件事还是一副很有优越感的南方人嘴脸,实在有失风范,其实她自己在洛阳也闹过很多笑话,譬如高高兴兴的花一毛钱抱回来一堆带很多核的柿子,还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买苹果也是提一兜回来,结果自然是又绵又酸,没人要的。以至于多年以后她再去的时候,大家伙聚一起还要说一说老姨的这些丑事。
前几个月见隔壁楼的一个小年轻养了一头带黑花斑纹的小猪,挺可爱的样子,天天牵着在路上溜达。不知道如果老妈看到了,会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