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雅各的房间》、《奥兰多》、《海浪》,散文《属于自己的房间》。她的小说多以多视角或全视角叙述。
伍尔夫的父母双方都曾丧偶,她与她的异母异父兄弟姐妹住在一起。13岁那年她的母亲突然去世。这一年伍尔夫有一次精神崩溃。后来在自传《存在的瞬间》中道出她和姐姐曾遭受两个同母异父的哥哥性侵的遭遇。
伍尔夫的生活经历不幸,使她变得敏感,易碎。她既神经质又优雅。有人这样准确地描述她的精神气质:“她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狱之火。”
1904年2月,父亲去世。5月,伍尔芙第二次精神崩溃,并试图跳窗自杀。为了让病情好转,伍尔夫搬到布伦瑞克广场,把房子布置成了一个开放旅舍出租给她的朋友,房客全是男的,有经济学家凯恩斯与格兰特,他们是一对同性恋恋人,住在地下室。顶楼租金便宜的房间住着一个“一贫如洗的犹太人”,毕业于剑桥大学的青年伦纳德·伍尔夫。
顶楼的这个穷房客竟然爱上了女房东,这成了伍尔夫朋友圈里的热门话题,但她对他的爱情犹豫不决。伍尔夫很清楚对伦纳德而言,自己并不具有性吸引力,而她在他身上也感觉不到肉体魅力。但她又觉得伦纳德体贴入微,善良忠诚。她可以想象出他们的婚后生活“将会充满生机,总是活泼有乐趣,总是充满热情”。
伦纳德在给她求婚信中写道:“我自私,嫉妒,残酷,好色,爱说谎而且或许更为糟糕。因此,我曾告诫自己永远不要结婚。这主要是因为,我觉得和一个不如我的女人在一起,我无法控制我的这些恶习,而且她的自卑和驯服会逐渐地使我更加变本加厉……正因为你不是那种女性,就把这种危险无限地减少了。也许你就像你自己说的那样,有虚荣心,以自我为中心,不忠实。然而,它们和你的其他品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你是多么聪明,机智,美丽,坦率。此外,我们毕竟都喜欢对方,我们喜欢同样的东西和同样的人物,我们都很有才气。最重要的还有我们所共同理解的那种真实,而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他们结婚了。婚后不久,丈夫就发现妻子不喜房事,不过这点并没有破坏两人的婚姻。同样的伍尔夫精神疾病反复发作,也没有破坏两人的婚姻。他们婚后生活就是一个聪明善良的才子,照顾更才华横溢的妻子。
伍尔芙一生中最严重的一次精神病发作发生于1915年,持续9个月之久。在患病期间,她的丈夫对她体贴入微照顾,使她深受感动。她说要不是他,我早开枪自杀了。
伍尔夫患有严重的忧郁症,进食困难,病情发作时,会变得极为狂躁,产生幻听,不认得自己的丈夫,说一些不可理喻的话,殴打护士。
他像个护花使者。对伍尔夫的治疗,他知道就是限制她阅读,让她卧床休息、睡觉、散步、写作。
1922 年 12 月,伍尔夫和社会名流兼作家薇塔·韦斯特相识,双双坠入爱河。1913年,当薇塔21岁的时候,嫁给了尼克尔森,他身兼作家和外交官双重身份。这对夫妻处于"开放式婚姻"状态,薇塔和她的丈夫都有各自的同性恋人,这些不妨碍薇塔和丈夫的亲密关系。她在认识伍尔夫之前有过多个情人,特别是维奥莱特,她们深深相爱,把自己完全交给对方。她们虽然都结婚了,但是在交往期间都没有和她们的丈夫做爱。薇塔提到,后来她听到传言说维奥莱特和她的丈夫发生了关系,她知道这是向她暗示要终止这段恋情。
薇塔和伍尔芙维持着性关系和书信联系,这段浪漫感情长达十年之久。这段恋情给伍尔夫带来很多灵感。她写作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三部作品——《达维洛夫人》、《到灯塔去》和《奥兰多》,都成书于她们恋爱期间。尤其是《奥兰多》,完全是以薇塔为原型。这部小说被薇塔的儿子称作是"文学艺术上最长最动人的情书。"她们的恋情结束后,直到1941年伍尔芙去世,两人仍保持友谊。
伦纳德默默承受了伍尔夫的出轨,他们的婚姻关系没有受到影响。伦纳德极为欣赏伍尔夫的文学天赋,总是她小说的第一个读者,更是想尽办法鼓励她创作。伦纳德和她堪称是灵魂伴侣。
1936年伍尔夫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曾提到:“永不要相信我的信,不骗你,写这信之前我彻夜未眠,瞪着一瓶三氯乙醛,喃喃说着不能、不要,你不能饮。”
1940年,伍尔夫夫妇在伦敦的住宅被德国飞机轰炸。夫妇俩商量好,如果英国战败,两人即相携自尽,免受法西斯统治之辱。
1941年3月28日,伍尔芙预感即将开始另一次精神崩溃,更担心自己病情不会再好转,她便来到她家附近的欧塞河边(River Ouse),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投入河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与丈夫29年的无性生活。
她给丈夫留下了这封遗书。
最亲爱的:
我一定是又要发疯了。我不觉得我们还能再挺过一段饱受煎熬的日子。而且这一次我也不会恢复了。我开始出现幻听,无法集中精神,因此我要去做看来算是最恰当的事。你已给予我最大可能的幸福。你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了任何人所能做到的一切。我相信,在这可怕的疾病到来前,没有哪两个人能比我们更加幸福。我撑不下去了。
我知道我正在破坏你的生活——没有我,你本可以做自己的事。很快你就能这样了。你看,我已经写不下去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想要说的是,我欠你一生的幸福。
你对我一直十分耐心,你好到难以置信。我要把这一点说出来——大家也都知道,假如有谁曾救过我,那也只有你。
除了你对我的好,一切都已离我而去。
我不能再继续破坏你的生活。我相信,我们曾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弗
星期二
伍尔夫的墓碑上,刻着《海浪》结尾的那句话:“死亡啊,我要朝你猛扑过去,绝不屈服,决不投降!”
她一生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情:写作。
伍尔夫与詹姆斯·乔伊斯同年出生,又同年死去。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和伍尔夫四位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家。
她写到阅读乔伊斯《尤利西斯》的感受,有褒有贬:“他不惜一切代价关注的是揭示心灵最深处的火焰的闪烁之光。”但她又觉得他粗俗,相对贫乏。“读最初两三章时我还觉得很有趣,很兴奋”,但是越往下读越是觉得迷惑不解,读到两百页之后,就再也读不下去了,“依我看,这本书的作者既没有语言的素养,也没有必要的审美情趣,倒像个刚学会写作的搬运工。我很知道这类人,粗俗不堪,还自以为是,简直令人作呕”。她还说,“一块肉明明可以煮熟吃,为什么偏偏要生吃呢?要是有人像汤姆一样患有贫血症,那么就让他去称颂血红素吧!我不贫血,所以还是继续读我的古典小说”。对普鲁斯特她在日记中写道:自己所写的“没有一点东西可以与普鲁斯特相比。现在我开始读他的书,读的入迷。。。我觉得他正在对我产生影响,迫使我用更加严厉的批判眼光来审视我写下的每一个句子。”
影坛对弗吉尼亚·伍尔芙宠爱有加,他的代表作几乎都被拍过电影。《奥兰多》于1992年被搬上银幕,2002年电影《时时刻刻》上映,影片围绕伍尔芙小说《达洛维夫人》展开,妮可·基德曼在片中出演了弗吉尼亚·伍尔芙,并凭借这一角色获得了2003年的奥斯卡影后。2016年开拍的《薇塔与弗吉尼亚》,是伍尔芙和她的情人的传记片。还有一部叫《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纯属标题党,影片和伍尔夫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