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鱼类资源的丰富是天朝没法比的,也是钓鱼爱好者的天堂。牛屯里有个钓鱼群,总是热火朝天的。说起来我算他们的祖师爷了,他们刚来牛城时,是我带着他们熟悉本地的钓鱼地点。当然了,他们现在是青出于蓝。
岸钓是个辛苦活,起早贪黑的,有时候凌晨2-3点就出门。这真需要体力和精力,这几年我也懒得受这份罪。去年买了条船,想少受点苦,结果买来后也没下水几次,看来明年得增加利用率。
昨天朋友打电话来,说是钓了几条Walleye,送我两条。很愉快地取回家,晚上清蒸一条,够两人吃一顿了。
walleye
俺亲自烧的略带辣味的清蒸鱼
说起淡水鱼,大概分两类,一类是吃草的或杂食性鱼,一类是吃肉的。
吃草的鱼最典型的是鲤鱼,这个从亚洲引进的品种如今在五大湖区已经泛滥成灾,让政府头疼不已。究其原因是老美不吃这玩意,没有天敌。有人戏言,引进十万国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肯定是不现实的,有那么多好鱼,谁还吃鲤鱼?
常见的还有任何小湖,小河里都有的sunfish和bluegill,catfish等。除catfish外,这一类鱼最大的特点是小刺多,鱼大一些的话有土腥味,肉质较粗。
吃肉长大的雨最典型的是Walleye,bass,trout等。吃肉长大的就是不一样,普遍的特点是几乎没有小刺,肉质细嫩,没有杂味。
吃肉长大的跟吃草长大的就是不一样。
其中最极品的是Walleye,这种鱼北美特有,有人把它称为“碧古”,可长到80厘米(31英寸),9公斤(20磅)重。最大的纪录是107厘米,13公斤和29年寿命。各个州对钓该种鱼的规定略有不同,一般要求是15英寸以上才能拿回家。
从受欢迎程度来说,碧古被评为第一位,高于常见的bass(鲈鱼)和trout(鳟鱼)等。它的口感更细腻,适合清蒸,有入口即化的感觉,并有淡淡的清香。肉熟后呈蒜瓣状,所以要是有大些的要做酸菜鱼的话,鱼肉片后除挂桨(一般用蛋清)外,鱼肉一入锅,很快就要熄火,以避免肉片变碎。
从肉质来说,它比鲈鱼更细嫩,口感更好。鳟鱼就不说了,那玩意儿一熟肉就柴了。以前钓到大个的一般都不愿往家里拿。
鲈鱼种类繁多,就不细说了。就说一件,白鲈鱼(white bass)和White Perch喜欢吃碧古的鱼籽,所以政府对这两种鱼有限制,这也是不多见的无钓鱼数量限制的鱼种,春天他们来河里产卵时,要是有船的话,很快就能钓到上百条。那真是钓鱼钓到手抽筋,几乎不停顿地往上拉鱼。
朋友戏称:这哪是来钓鱼来了,明显是来劳改。尽管累,但丰收的喜悦是满满的。
从钓鱼的角度来说,钓上来碧古无疑比钓到鲈鱼更让人兴奋和有成就感,只是要吃更多的苦。
几年前带一对国内来的大学同学去尼亚加拉河里钓鱼,无意中弄上来一条鲤鱼,大概十磅重吧。我随手扔到岸上,走时也没拿。同学问:那条鱼怎么办?我说:这档次的鱼没法吃,我们这只吃吃肉长大的鱼。
同学说:靠,你们也太奢侈了,这是野生鱼,在国内都是极品啊。平常买来的鱼都不敢清蒸,能吃出来抗生素的味道。
这里对鲤鱼的处理方法是:鼓励多钓,没有数量限制,钓上来不要的话也别扔回河里。
国人对鱼吃法较多,且从头到脚,从肉到骨头(骨头熬汤),老外一般是上岸后片出两鱼片(fillet),剩下的头和骨头直接就扔了。大一些的停船码头上有专门供人处理鱼的小屋,里面有鱼台,自来水和回收废弃鱼头等的地方。也许是他们资源太多了,才这么矫矫情。
不幸的是,一般的东方超市里没有这种鱼卖,要想吃就得受点苦,或者有爱钓鱼且慷慨的朋友,但总的来说,能钓到它的机会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