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一犹太谚语由于米兰·昆德拉在领取亚路撒冷文学奖的演讲而广为人知。这句话听起来很有深度,似乎是在说人类的思考结果在上帝面前总是错的。但这样的理解其实有逻辑上的悖论,因为这句话本身不正是人类思考的结果?想来上帝对这句话也是要发笑的,如果是笑这句话不对,那人类的思考在上帝面前就并不愚蠢,所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话本身就不对。
当然小说家是不会太在意逻辑上的文字游戏,根据米兰·昆德拉的演讲内容,他真正想要说的是:如果人类自认为真理已经被找到,而失去了怀疑与反思自我的精神,上帝就发笑。也就是说上帝嘲笑的不是人类思考的结论是否接近真理,而是人类对自己思考结论的那种自以为是的态度。真正的文学,艺术与科学的意义不应该是为了迎合大众而存在,也不是为了政治服务,而是为了让人类保持怀疑和反思的精神而存在。
孔子说“四十不惑”。其实怎么可能不惑?“不惑”并不是真的明白了真理,而是自以为人生阅历足够丰富,已经明白了真理,而失去了怀疑和反思的动力,思想开始僵化了。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年龄大的人,越难以改变思想观念,他(她)要为自己这一辈子的信念辩护,来维持自己的正确,无视这个世界已经改变的事实。从这个角度说,死亡真的是上帝对所有生物最伟大的设计,让世界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