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战正酒酣耳热之际,中国一方面悄然撤回“中国制造2025”,一方面高调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很有意思。中共真的以为现在美国很稀罕中国继续“改革开放”吗?或者,美国所要求的“开放”和你所说的是一个意思吗?“改革”还可以拿个文件发布说事,但“开放”时间起点,真不好说,彷佛中国当时是闭关似的。被几十个国家在大会上“抬进”联合国,算不算开放的标志?如果“第三世界”都不算数,那次美国现任总统带着班子来正式访问,也算不得标志性事件吗?
新中国成立之际,并没有闭关锁国的计划。中共注重广交朋友,渴望与各国特别是与美国发展政治经济关系。中共曾寄很大希望于美国,因为他们自认为与美国人多年交情不错。二战中和之后很多美国高中级官员和将军被派到中国,无论是来做外交、顾问、还是来调停的,只要他们和国民政府的党政军任何一方打过交道,最后都会沦落成中共的同情者。无他,实在因为国民党太腐败无能了。现实教育了他们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延安,在中共。
但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被那些不了解中国,并被意识形态充满了大脑的国内政客所把持。全部政治生命都在中国的司徒雷登,徘徊良久,被迫起身回国。毛泽东写“别了”一文,几分愤怒,几分无奈。美国的态度极大地压缩了中国的战略回旋空间。写此文也是为将来别无选择的“一边倒”榨些剩余价值出来。中共知道他们原以为战争结束后可以撇开政治专心建设的梦想是不现实的,预见到随之而来的将会是长期经济封锁。但毛泽东也于此警告美国人:“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回头看来,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这一点上都错了。
在美国人看来,当时的中国,没有粮食,没有药品,没有石油,没有钢铁,没人才没技术没资金,困两年定死。美国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沃尔顿?巴特沃斯在1949年9月13日的国务院例会上向国务卿艾奇逊保证说:“随着西方(对华)贷款的持续减少,必将导致中国自己觉悟,它一旦脱离了西方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沃尔顿显然不了解中共。从孙中山到袁世凯到蒋介石,历届民国政府从上台到维持,的确是都离不开列强贷款续命。但中共却是一直靠自己的,而且他们所在的根据地或解放区都已经被封锁超过十年八年了,有极强的反封锁和钻空子能力。建国伊始,中共就留着香港澳门等窗口,还积极与英国法国等大国拉关系甚至建交。经济封锁中国主要是美国的单边主张。正是靠着英国的周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中国的封锁从美国建议的全面封锁最后变成了重点封锁。中国人的错在,美国对中国的封锁远超过了十年八年,中国“问题都解决了”后,至今还在继续。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误判不断,纯属是意识形态狂热妨碍了正常思维能力。相反,中国事实上一直采用实用主义策略。
美国自己对新中国关上了门,但却煞有介事地问“是谁失去了中国?”。好像中国刚刚从地球上掉出去不见了。美国的举措失当误,似乎一直在无意识地帮助中国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战略。毛泽东的确需要为他经济上挑战世界的野心找一个战略掩护。一方面,出于对中国选边站的担忧和报答,苏联在早期援助中国的工业项目,基本上满足了中方要求,最后把原子弹的图纸也给了中国。另一方面,中国的确需要一定的隔离空间来保护自己的刚起步的工业幼苗。中国对外需求的主要的是技术和设备,对外面的资金、市场导向以及整个现有经济分工秩序,是高度警惕的。
落后国家发展自己工业的时候,都会采取保护措施。但这种保护有些是战术性的,就像那些进出口替代所作的,保护特定的一些行业和产品。但中国采取的是战略保护,即全面自主发展工业基础,不接受国际分工的限制,不受国际资本强加的影响,也不主动为经济利益去迎合国际市场。“巴统”不仅限制中国买什么,还限制中国卖什么。这是强加给中国的,当然不能接受。即使苏联用援助引诱中国进入苏东体系,中国也坚决抵制。所以到最后中苏分道扬镳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封闭是外界强加给中国的,但独立自主的路是中国自选的。好在中国本来一穷二白,没有多少工业品出口。又是有人口众多的国内自给自足的市场,才能选择这条路。其它小国家是无法模仿的。
这样做的坏处是容易和国际先进技术脱节。不过中国起点实在太低,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先知道什么是工业,学会工业社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不只是几个精英了解,而是要让全民接受训练。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其实是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一百五十六个项目,这些当时都是国内最先进的,大部分是国内空白。但对这些项目综合评估,技术装备水平大约达到了日本国内1937年的程度。比二流工业国还落后二十年。
就这批项目,依然让中国消化吸收了十几年。中国认认真真地学习,基本掌握了这些技术,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工业人才。这些项目,每个都像母鸡一样,下了许多蛋。从每个厂矿,都走出了成千上万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支援全国各地新建设。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还做出了许多革新和创新,标志着中国工业界,从一无所知到真正掌握了其中的Know How。这是工业化中最关键的一步,有了这种核心能力,再学习更先进的技术,就容易多了。
在总体技术落后的大环境中,中国的一些国防军工项目超前发展,更靠近先进水平一些。但中国并不追求靠引进而一步达到,更重视自己掌握技术能力。毛泽东曾发狠“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因为生产这些尖端武器,是个很好的测试,可以发现我们的工业体系中,还有哪些短板要提高,哪些空白要填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工业体系逐步健全起来。原子弹只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很旧的技术,但到了二十一世纪,伊朗依然无法自己提纯原料,朝鲜的爆炸当量小得可怜。都是出于其工业基础有根本缺陷。
大约比原估计的三个五年计划多拖了几年,中国的工业基础终于建立起来。这个时候,中苏已经交恶,和美国直接间接地打了两仗,美国更加紧了对中国的封锁。这个时机,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国际环境是非常险恶的。但中国肯定是要融入国际社会的,毛泽东一再讲“开除球籍”的话,说明他一直在考虑融入的问题。更何况他是带兵出身的,深知不多打实仗的军队是不会有战斗力的。毛的目标是追求经济世界第一,不到国际市场上真刀真枪地打败列强,是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的。但毛一直主张不打无准备之仗。中国工业还很稚嫩,技术有代沟,产品还在初级阶段。直接上战场,会不会全军覆没,还是会被打得缺胳膊少腿,他心中没底。
进入七十年代,中国开始做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加快恢复联合国的常务理事国席位,争取在国际事务中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美国是中国打破封锁的唯一系铃解铃人。这些都是从政治上为经济提供尽可能的保护措施。在弥补技术差距上,在1971年到1972年间,毛泽东批准了“四三方案”,再做一轮技术上的消化吸收。四三方案最终引进了222个单项项目,都是六十年代的技术装备水平,比国内有近二十年的先进度。其中26个大型项目中大都是些化肥和化纤项目,标志着工业开始向解决人民吃饭穿衣问题所侧重。四三方案可以看作是为经济开放进入国际竞争的最后一轮准备。
四三方案是审时度势的上好选择。当时中国缺少资金,外汇储备一直在一亿美元左右。但70年代初,胜利大港辽河油田等先后进入量产,石油出口为引进提供了外汇来源,同时,石油产量的大增也为引进的石化项目保证了原料供应。当时世界进入衰退期(危机),加上中美关系一松动,西欧日本等国乘机和中国多做生意,设备技术都愿意卖。这些项目70年代中期开工建设,八十年代初投产。由于代差过大,其中一些化纤和钢铁项目折腾到80年代中期才完全达产,标志着自己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也说明这一轮消化吸收是非常必要的和及时的。原计划这一轮结束后,中国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能缩小到二十年之内,可以有一战之力了。
这个赶超战略的实现,依然还在半途中。毛泽东等为开放作了大量政治和经济上的准备,毕竟岁月不饶人。毛泽东周恩来那批栽树者,没有等到中美建交,也没等到“四三方案”出成果的那一天。但他们其中有一个小个子,邓小平的年龄和耐心都足够。还特意多等了两年,直到“四三方案”大批建成的时候,开始收割希望的田野上的麦子了。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