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节日party,主人也邀请了Mr. Stephen Johnson参加。好几年没见他了,听说他和夫人也来,我很高兴。本来几年前就想写写他了,一直没动笔,这次正好有机会问一些一直想搞明白的问题。
Mr. Johnson是个奇人,他居然会多国语言,中文不但很溜,而且文言文也很了得,还会说很多歇后语,算是个中国通。
这位奇人对中文的奇遇缘自于他在斯坦福上大学时。当时他需要上一门五个学分的外语课,本来他计划学法语,但他不喜欢这位老师的风格,正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张中文报纸包的一个包裹,被神奇复杂深奥的汉字给惊呆了。由于好奇,他就选了中文课,从此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大学毕业后他又获得了中文硕士学位和MBA,做投资顾问的职业生涯中还曾在七十年代到过港、台、日多年,他的华裔太太就是在台湾认识的。中国大陆刚改革开放,他就于八十年代初作为美国投资顾问在中国生活了许多年。
最奇的是,他退休后热爱教学,且收费极低,每堂课还现金奖励孩子,五块十块的。他家住旧金山,常常跑到南湾来教孩子英文或历史,若非好于此道,真有点赔本赚吆喝了。
多年前,我家儿子和女儿都分别受教于他,因此机缘,本虾得以认识了他,他还送我一本他翻译的《唐诗五十首》,当时给他钱他不要。他的中文笔名叫石夫,大概是英文名字Stephen 的音译吧。
他精选的唐诗都是家喻户晓的名诗,翻译得也极精到。下面这张截图,孟浩然的《春晓》,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那天席间说到大学录取的事,Mr. Johnson有特别的见解。我问他,你认为哈佛等名校是否存在对亚裔的系统性歧视,他回答:Of course (当然)。他由于辅导了许多华人孩子,其中有些是很杰出的孩子,所以对此体会很深,而且他作为一个纯种白人,有此观点和判断,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根据他的观察,华人孩子因为文化原因在面试时吃了大亏。比如,明明可以非常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创立了什么、引领了大家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总是怯怯地谦卑地说:都是大家鼎力合作的结果,我的父母也给予了许多支持和指导,云云。他说,这怎么行呢?你等于把自己的关键作用给淡化了。
他还说,凡是他认识的那些上了名校的华人学生,无不表现得超级自信。他特别指了在座的一位哈佛女孩作例子,还拿本虾女儿作论据,说你女儿能上牛津,是因为她"brutally confident" (霸气地自信)。这词用的,全场都笑了。
不过,本虾觉得,在美国,面试所起的作用没那么大,是那种成事不足但败事有余的因素。面试是名校给校友的一种荣誉,由这些校友就近面试一下学生,也加强了与母校的联系。我就听说有许多校友见到好学生,不吝溢美之词,给的评价非常高,但仍然于事无补,学生没有得到录取。但是,一旦评语很负面,该名学生绝对会大大减分。还有人说,面试就是要确认学生的肤色,以防有些人谎报种族。
Mr. Johnson 的教学在湾区已经口耳相传,很有声誉。他一般采用四五个孩子的小班制,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因为年龄和程度不同,当年本虾儿子和女儿分别在不同的小班。儿子的班是每周二的晚上,女儿的是周末白天。周末的日程是排满的,Mr Johnson 全天都在赶场。
Mr. Johnson 的课安排得很紧凑,有词汇、语法和经典文章的阅读。教材是他自费印刷的好几本小册子:语法和词汇、经典文章精选、莎氏比亚、现代中国历史,甚至还有红楼梦等等。小册子字体很小,每年更新,有的已不知到第二十几版了。封面最下面很俏皮地列出出版社的名字:Pocketscholar Press (口袋学者出版社)。
由于是小组讨论的授课方式,孩子学起来不枯燥,特别是词汇部分,学生事先要背诵若干新词(根据个人程度决定量多量少),他采取轮流过堂的方式抽查生词,答得最好的学生有奖。一人作答,其他人旁听,节奏很快。日积月累,几年下来,孩子们的词汇量都很大。
历史学习也是用类似的抽查背诵方式得以强化,当然这些枯燥的历史内容和细节在课堂上都经Mr. Johnson 生动的教学而变得有趣,加上这种课后自我复习、课上快速轮流问答的方式,这门令许多孩子头疼的庞杂课程就被分解为长年点滴的积累,变得不再是负担了。下图就是其中一张历史年表,密密麻麻,但脉络清晰。
下面两张图是关于中国历史的。这些我们这代人熟悉或亲历的历史,许多却是下一代ABC眼中不可思议的事件。
Mr. Johnson的课很受欢迎,据说有个男孩小学五年级就排在等待名单上了,直到高中也没排上。这取决于是不是刚好有合适年龄段的空位而且时间又刚好对上。我家孩子算是幸运的了。
记得我儿子的班上有个女孩有次缺课,事后她母亲要我简述一下上课的内容,于是我向儿子了解了一下。
那天的课程讲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节选的米兰辩论一段。该战争史作者是修昔底德 (Thucydides),这本史书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前有三场辩论,米兰辩论就是其一。当时雅典人和斯巴达人处于“囚徒困境”中,"修昔底德陷阱”这个名词即源于此。Mr. Johnson 选这段经典的确对学生很有益处,因为其中的辩论内容精彩绝伦,措辞精准有气势,的确是需要精读的篇章。
这场战争断续进行了近三十年,该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和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城邦国家生态,几乎所有城邦都卷入其中,堪称古代世界大战。孩子们学习这段范文会有文学和历史的双重收获。
让我惊奇的是,这天他们还学了司马迁的一篇文章"Moneyman",截图如下:
本虾也算是对《史记》比较熟悉的了,怎么对这篇没有印象?后来查出来,这是《史记》最后一章(129章)《货殖列传》的片段,全篇很长的,大约40多段,涉及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物产和经济形态,内容非常丰富,以上截图只是其中一段。
这次见到Mr. Johnson,提到此事,他居然能立刻从钱包里掏出一张小卡片,正是这段文章的中文原文:
Mr. Johnson的钢笔中文字不错吧?我知道他还会毛笔字,不过本虾尚无缘见识过。这段钢笔字由于是繁体字且无标点,为方便大家,我把原文复述一遍: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这段文言文后半段翻成白话就是“这难道还需要官府发布政令,征发百姓限期会集吗?人们能各凭其能,各竭其力,各满其欲。所以,贱货能贵卖,贵物能贱买。人们各经其业,各从其事,就像水往低处流那样,日夜无休,不招自来买卖,不求自出交易。这符合大道,也是自然调节的证明。”
司马迁这段让人惊奇有二。其一,《史记》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无论列传还是本纪,都是具体人物和事件的生动描绘,而这段却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阐述,虽文采和思想兼备,但异于他的通常风格。其二,这段文字不正是在讲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 (invisible hand) 所起的作用吗?这篇千年以上的文字如此深刻揭示经济学规律,真是大大超越时代,无愧是史学界公认的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历史思想及于经济,是书盖为创举。”
记得那次为了回答缺课女孩妈妈的问题,我从儿子那里了解到他们学了司马迁的《史记》片断,于是和儿子有了一小时难得的讨论。我给他大概讲了司马迁的生平、他为什么要写《史记》以及此书在中国乃至世界史学上的地位,还给他讲了《史记》的文学价值。
儿子问了许多问题,比如司马迁怎么知道不同时代的人发生的事?如何确定他没有瞎编?发生在两三人之间的事,比如虞姬死别项羽的那段歌舞,他肯定不能旁观如何写得出?儿子的问题显示出作为美国出生长大的孩子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我大略回答了以下几点,不知是否言之有理:
一、司马迁是极严谨的史学家,他书中其它部分的描写都得到了不止一种来源包括野史的佐证,因此后世的史学家对他的credibility 很认同。
二、司马迁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实地考察了古战场、事件发生地等许多地方,有些事件的后人经过几代人的口耳相传,留下了历史上的许多细节。这些珍贵的细节被司马迁从不同地域、人群和来源里采集来并且做了认真仔细的比对,最终他采用了最合理的版本记录下来。可以说,正是司马迁抢救了他之前约二千年的历史记忆,将口头记录转为文字,功劳极大。否则我们后代是不会知道远古的大量历史内容的。
当时儿子在上九年级,功课挺多,还要水球训练和在斯坦福实验室打工,虽然本人谈起史地来兴致很高,但也不得不及时刹车,告诉儿子以后还可以有更多交流,但现在时间不早,赶快去做正事吧。
回到节日party上来,那天饭局说到司马迁居然有现代经济学思想,Mr. Johnson 就很high。他补充说,正是司马迁的这篇文章给了亚当斯密很大启发,才使他完成了著名的《国富论》。
亚当斯密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哲学家 (苏格兰人),被称作是现代经济学之父。这本《国富论》全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严复的译名是《原富》,它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运作的典范书籍,称得上开山之作。这样一本重要的划时代之作与几千年前的司马迁扯上关系,太不可思议了。
我问Mr. Johnson 有何证据说亚当斯密"抄袭"了司马迁?他振振有词地说,亚当斯密是从法语文本了解到司马迁的《货殖列传》的。
事后本虾查阅有关资料得知,Mr. Johnson并非妄言。史学界的确有论文在讨论此事,比如香港中文大学的经济学家、爱尔兰人L. 杨格就在《太平洋评论》上发表了论文《市场之道:司马迁与看不见的手》,他认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出了市场机制概念和“看不见的手"的等价隐喻:“若水之趋下”。《货殖列传》阐述道,人力、物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运用,人们的欲望都得到最好的满足,商品价格偏低则需求增加,从而最终导致价格上涨;商品价格偏高则需求减少,从而最终导致价格下跌。这样价格就可自发地对生产、供求和流通起着调节作用,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日夜都不会停止。不用召唤,财物就会顺时而至;不用强求,人们就会把它生产出来。这是“道之所符”(符合规律)和“自然之验”,不用什么“政教发征期会”(政令、征召、限期)就能自然而然实现的最好的结果。
根据杨格的推测,亚当斯密的中心思想可能直接来源于两位中国人。1766年,亚当斯密到巴黎访问了著名的重农主义学派创始人杜尔阁。而那时杜尔阁正好在接待两位中国学者高丽殊与杨德旺。杨格推测亚当斯密是直接从这两位中国学者或者经杜尔阁那里了解了司马迁的思想,从而受到启发,而于10年后出版了《国富论》的。
这段讨论很有趣。以后我要对相关的问题多留意了。
Mr Johnson 还有一段大学趣事,是我从家兄那里听来的。我哥的儿子也曾跟Mr Johnson 学了好几年英文,家兄因此有机会听Mr Johnson 本人亲口讲了一段有惊无险的往事,那次Mr Johnson 差点大学毕不了业呢。由于时间长了,我对细节有点忘了。这次吃饭,我坐在Mr Johnson 的正对面,终于有机会挑起这个话题听他再讲了一遍。听当事人讲比别人复述要好很多,真是活灵活现的。
七十年代Mr Johnson 在斯坦福英文系读书,按照规定,无论什么专业必须修满三门数学或理科课程才能毕业。他已修了三门这类课程:地质 (Geology), 天文 (Astraunomy)和数学 (Math0)。毕业季到了,满心欢喜以为即将圆满毕业的他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原来他修的这门数学 (Math0) 不算,因为那不是大学水平的课,是高中的内容。Mr. Johnson在饭桌上坦承,的确,他后来在厚厚的学生手册上找到了一行小字对此有明确说明,但谁会留意这个小细节呢?
Mr. Johnson 清楚地记得,他得到这个恶讯是在夏季学期结束的最后一天,八月的一个星期五,第二天全校就放假了。而他也已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录取,过几天就要去东部的弗吉尼亚报到了。
当时主管此事的一个教授非常严厉,对他说你可以为此事上诉,但上诉时仍然是他说了算,那时他仍然不会通融的。
走投无路的Mr. Johnson 来到系办公室,秘书见他情绪很差,忙问有什么事。Mr. Johnson 刚要开口便忍不住哭起来,真的是未语泪先流。秘书于是联系校委员会处理。
山重水复之后显出一线生机。原来斯坦福校规里还有一条,特殊情况下,毕业资格可以由一个委员会来决定。于是秘书叫Mr. Johnson 第二天大清早就来学校等委员会做决定。
第二天一早,Mr. Johnson 来到学校,但又踫到了那个刁难的教授,他已经知道委员会要就此投票了。Mr. Johnson 内心暗自叫苦。几十年过去了,他还记得这个教授。他说,生命中他遇到了许多好人,但不知为什么,对于为难他的人,他会永远记住的。
委员会共七人,但那天有一人缺席。如果投票结果是三对三,那么院长(dean) 那票就是决定票 (tie breaker)。
那天最初有两人投了否决票,形势很危机。但有一个委员说,这门课是不是斯坦福开的?这位学生是不是通过了这门课?如果都是肯定的,为什么我们要刁难学生呢?
形势有点逆转,但还是又有一位教授投了否决票。好在最终票数三比三平局,而且院长投了赞成票,这事终于以通过获得了解决。
这真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我问Mr. Johnson 这事和别人分享不碍事吧?他说没问题。事后我和女儿分享了此事,并对她说,这件事的教训就是,对规则要事先了解清楚,避免最后面临自己不能把握命运的被动局面。
饭后大家一起玩麻将,Mr. Johnson这个中国通当然也精于此道,他居然连和两轮。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薄片麻将。
英文把内心是西方思想的亚洲人称作香蕉 (内白外黄),把内心是西方思想的黑人称作OREA 夹心巧克力饼干 (内白外黑),而把内心是东方思想的白人叫做鸡蛋 (内黄外白)。这Mr. Johnson 受中国文化如此深的熏陶,该是典型的鸡蛋了吧?不过我很好奇,内黄外黑、内黑外黄应该叫什么呢?
201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