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这么爱中国?到现在为止依然是个谜。 小时候,大家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穿,还能一家人其乐融融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热闹极了。 可现在,生活好起来了,很多人却说:这年味啊,是越来越淡了···
然而,在德国的巴瓦利亚州,有一个叫迪特福特的小镇,每年2月,老外过年比我们还热闹!
满满的中国风不是,这里是德国的一个小镇,名叫迪特福特,每年2月份,小镇都会举办为期5天的“中国人狂欢节”。
节日期间,所有的居民会穿上中国古代服饰,小镇被红灯笼、福字、彩旗装扮一新,大家嗨翻天不算,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是“巴伐利亚的中国人”(Bayrische Chinesen)!
对了,人家还有自己的皇帝和独创的国歌……
看看他们,全部是深鼻高眼的欧洲人模样,可以肯定的说,和中国血统没啥关系哈?
要不是脸不同,还真就差点以为这是中国哪个地方的新年狂欢。
而小镇上也没几个华人…… “中国人狂欢节”从何而来?难道是借着中国春节蹭热点?
可是再查查历史,这个“中国人狂欢节”居然自1928年起,年年举办,至今已是响当当的第90届了!
辣么这谜之“中国人狂欢节”是咋来的?
其实对于这个节日的来源,并没有具体的考究。但是追溯历史,早在几百年前,当地人与中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是肯定的,比如用当地的白银、手工艺品等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
因此专家推断,由于两地交流多了,小镇居民爱上了这远道而来的东方文化,于是便按照自己的想像,最终创造出了“中国人狂欢节”。后来这里也因此被称作:中国城。
早在1928年就有了第一届“中国人狂欢节”
据说在当地,中国人狂欢节的重要程度堪比圣诞节,中文还被列入官方语言(虽然会说中文的没几个)……
在节日期间,镇子上到处都充满了中国元素,颇有穿越的效果?
人们换上中式服装,不管是清朝的、唐朝的……总之是中国的就对头!
舞龙舞狮踩高跷……热热闹闹的各种庆祝活动还真的有浓浓的中国味呢~
而每年“中国人狂欢节”中最闪耀的,当属万人之上的皇帝了~
八抬大轿出巡,受到所有子民的热烈欢呼!
节日里要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
此时的巴伐利亚已经被称为“巴伐利亚中国”,皇帝要颁布诏书给全镇的“炎黄子孙”,祈福来年风调雨顺,镇泰民安……
话说这位皇帝叫福高帝,是第11任皇帝,尽管装束从秦朝穿越到清朝没个准儿,但是帝王范儿满满有木有?
据说“巴伐利亚中国”的皇帝是终身非世袭制的,前一任皇帝去世后,小镇居民会选出下一位统治者。而这位福高帝,就是当年在节日上砸金蛋砸出来的,真是鸿运当头!
话说回来,如此隆重盛大的节日,怎么能少得了美食?不用多想,饺子一定是主角了。
不过这里的饺子不是白菜肉或韭菜肉的,而是大蒜香肠馅儿的? 原因不是他们吃不惯传统的中国饺子,而是一直没弄清饺子馅儿的配方……
再来说说迪特福特,德文写作Dietfurt,是一座千年小镇,位于德国西南巴伐利亚州的北部,坐落于国家级度假胜地阿尔特米尔河谷自然公园中,自然环境一流。
小镇的古建筑保护良好,欧式传统的尖顶小屋,石板路带来浓浓的怀旧气息,充满了历史故事。
走在这样一座血统纯正的欧洲小镇里,突然就看到与中国有关的东东,十分有趣?
小镇口就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清楚地刻着:距离北京天安门广场7698公里~(德国式的认真)
来到镇政厅前,一座圆形喷泉会勾起你的好奇心。这是个中国清朝官员模样的雕塑,圆圆脸,留着八字须,戴着尖尖帽,展开欢迎的双臂,呆萌呆萌滴。
他的肚子不断流出清泉,泉水旁还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迪特福特——巴伐利亚的中国”。每当节日来临,这座雕塑必定是重点装扮对象?
小镇还有一条 “气功之路” ,牌子上专门画着气功图解?
如果你在节日期间来到,这样热烈的欢迎横幅随处可见~
如今小镇的“中国人狂欢节”名气越来越大了,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去打卡?
大概连八旗子弟都想不到,当年轰然崩盘的大清,会以如此一种想象的形式,戏剧般地重现在万里之外。
过年,大家都会吃饺子吧?告诉你们个秘密:迪特福特人过节也会包饺子。只不过他们一直搞不清饺子馅的配方,所以,直到现在,饺子里一直放大蒜和香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