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和平年代里抓特务的故事?电视剧《忠诚卫士》里总是有抓不完的特务!

五花八门身边事,喜怒哀乐笔中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从小就喜欢看反特电影。那时学校里演电影翻来覆去能看到的反特片无非就是《铁道卫士》和朝鲜的《原形毕露》以及《看不见的战线》几部。即便只有这几部反特电影,那也是百看不厌,每演必看。久而久之,看电影就跟背课文一个样,前一个镜头刚出来,后面该演什么就已经三年早知道了。再后来,又陆陆续续解禁了《秘密图纸》、《羊城暗哨》和《跟踪追击》等老反特电影,更有新一批反特题材的电影如《405谋杀案》、《东港谍影》、《熊迹》、《黑三角》充实了银幕,如此这般,使我对“特务坏蛋”从外貌特征到举手投足都有了最基本的了解。每回走在大街上,我都十分留意身边是否有贼眉鼠眼、满脸横肉、瘦如麻秆,胖像水桶、叼着香烟、满头烫卷、手拿公文包、说话很结巴、推着冰棍车、嘴里镶金牙的人。万幸的是,我好像从来也没有在生活中发现电影上那些典型的特务脸,估计特务早都被抓绝迹了。

国产电视剧开始于八十年代,却好像是在九十年代才盛行起来的。自从有了电视剧,许多立志要拍出自己电影作品却苦于无机会实现的导演们都把眼光转移到了相对比较下里巴人的电视剧上。其实,对于观众来说,尤其是嫌两个小时的电影太过短暂的如我一般的观众来说,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实在是太不容易拍好一个完整的故事。要看就应该看十几甚至是几十个小时的电影才叫过瘾。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了这个毛病,反正我看一部长篇小说,看到精彩之处时总是喜欢不停的翻后面的书页,观察所剩书页的厚度。我那样做并不是想提前知道故事的结尾,我其实是想知道那部书还剩下多少页,害怕故事还没有看过瘾,而书却再没有多余的篇章了。所以我喜欢看时间长的电影,当然必须是喜欢的电影。再所以,电视剧非常适合我这样想看一个完整长故事的人,如果能看到一部精彩的谍战片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近些年国产谍战剧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如《悬崖》、《潜伏》、《黎明之前》、《风筝》、《红色》、《零下38度》、《重庆谍战》等等。这些电视剧大多都是以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为题材的故事,用多方面的视角、更先进的拍摄技术、近乎完美的华丽服装和化妆技术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好评。虽然这些电视剧我一部没落的都看过了,但我最最喜欢的还是那些以建国初期敌我斗争为素材的反特故事。只不过这一类型的电视剧并不是很多。估计大约是因为故事发生的时间距离现代生活并不久远,如果多是依靠人为的想象去塑造人物和事件,必定会失去故事的真实性和观赏性。另外,建国初期的生活是艰苦的,拍出来一定不如灯红酒绿的各国租界和脂粉气十足的舞厅洋场那样五光十色、洋气十足,而色彩的单一和服装的单调都会给电视剧带来事倍功半的结局。再者,刚刚建立起来的国家一穷二白,公安们办案主要靠步行、骑自行车,坐挎斗摩托车和汽车出行办案的几率几乎很小。这种带有现实局限性的状况对于想要拍摄好莱坞式飞车追击、飞车擒拿格斗、飞车花式枪战类型的电视剧并且最好还能一鸣惊人的导演来说几乎就是陷入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局面。所以,以上的几种因素也可能就是以建国初期反特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在大量的谍战剧中成了少数派的一些原因吧?不过,虽然这类电视剧拍的不多,但这些年还是出了几部给人印象深刻的好剧,例如《誓言无声》、《誓言永恒》、《暗算》、《天字一号》、《梅花档案》等都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好剧。

最近,接着年前几部谍战剧的热乎劲,我又看了一部以建国初期反特斗争为题材的2018年拍摄的电视剧《忠诚卫士》。

这是一部42集的,由演员张晞临、李乃文、胡静、胡丹丹等主演的反敌特刑侦电视剧。整部电视剧由四个独立的由历史事实做素材的故事组成,把建国初期国民党潜伏大陆敌特的狡猾、猖狂、残忍之卑鄙手段以及新中国人民公安机智、冷静、勇敢的对敌策略十分真实的呈现在了观众眼前。整部电视剧几乎没有奢华的美术设计,也很少时装走秀般的服装搭配,更没有大规模的飞车追匪、激烈枪战做噱头,演员的化妆都近乎裸妆,戏中的道具看起来也十分的朴素,非常贴近建国初期的物质生活环境,是一部近乎“原生态”的反特电视剧。

剧中的《滨江血案》说的是建国初期美蒋特务在滨江省刺杀抗日名将祁振江的案子。这个故事的原型借用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特务在哈尔滨暗杀东北抗日名将李兆麟将军的史实,只是把时间改成了建国初期。

抗日名将李兆麟

在抗战胜利初期,特务行刺李兆麟几次未遂,就改用策略,让一个成功打进当时的哈尔滨市政府的女特务孙格玲利用假意的敬仰成功的吸引了李兆麟的注意力,并最终答应去她指定的见面地点见面。事出当日,李兆麟参加完市里的会议就独自步行去了和女特务孙格玲事先约定的一处民居,而那处民居正是特务孙海镜在哈尔滨市水道街9号的家。孙格玲为应邀而来的李兆麟倒了一杯事先放入毒药的热茶,把李兆麟毒晕,此时潜藏在里屋的几个特务一拥而上,用匕首将李兆麟杀死。在电视剧中,“祁振江”也是一位年轻的抗日将领,也是因为轻信了女特务的花言巧语而私自一人误入狼窝虎口,其结果真的是令人可悲可叹。

《上海谍影》讲述的是解放初期公安部政保局(前中央社会部政治保卫局)成功破获敌特妄图暗杀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的故事。

陈毅指挥过黄桥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上海战役,是蒋介石的心腹大患。当年,逃到台湾的老蒋曾经指着陈毅的照片对宋美龄说:“这个人,太厉害了。”无疑,陈毅是蒋介石的眼中钉之一,不除则寝食难安。从建国伊始一直到1958年,在上海市破获的11件特务暗杀案件中,有8件都是针对陈毅的。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当年国民党撤退大陆之时,有大量的散兵、特务被留在那里,如果能在上海制造一起轰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那无异于是为老蒋的反攻大陆注射了一支强心剂。于是,毛人凤先后派了两组暗杀行动队,命令他们必须在半年之内除掉陈毅。特务们通过打听消息,得知陈毅市长非常重视上海的新文化建设运动,在一段时间内经常去一个越剧团团长的家里做客。于是特务们便设计了一款微型烈性炸药,将它藏进热水瓶的底座上,准备在为陈毅倒水沏茶的时候引爆炸弹,即此达到刺杀陈毅的最终目的,他们还准备了毒药瓶,准备在陈毅的茶水里投毒。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特务的阴谋被机智的公安人员及时发现,毛人凤派去的杀手最终得到了新中国正义的审判。

《特殊专列》则是把保卫毛泽东主席访苏专列安全出行的历史事实呈现在观众眼前。

访苏途中的毛泽东

1949年11月的一天,解放军反特监听台的工作人员收听到一段神秘的电波。技术人员马上对截获的电波进行紧急分析,破译的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这是一份由潜伏在北京的国民党特务发往台湾的电报,它不仅传递了关于毛泽东主席即将访苏的绝密情报,还计划在毛泽东访苏途中实施暗杀活动。破译的情报很快就递交给了当时的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周恩来立即召来公安部部长、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共同商讨安保方案。会上,罗瑞卿郑重向周恩来表示:“一定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确保主席访苏的安全!”

毛泽东主席的行程要经过天津、山海关、锦州、沈阳、长春、哈尔滨、海拉尔、满洲里等十几个路段,然后横穿西伯利亚,直至莫斯科。保护从北京至满洲里的2000多公里的铁路及沿线的安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级指挥员对警卫地段的地形、敌情都做了细致的调查,并对每一处桥梁、隧道、道岔、道钉、枕木、涵洞、横贯道口、车站等进行明确分工,划分警卫地段,实行包干负责。公安部队与公安民警、铁路职工密切配合,排除一切可疑物品。为了迷惑敌人,铁道部采取多组列车同时编队始发的方式开进,使敌人很难摸清专列的任何动向。公安部队曾经在天津铁路管理局的杨村大桥桥墩上发现了一个炸药包。12月8日,有战士在沿铁路线巡逻时突然发现可疑人员,他立即鸣枪报警。就在敌人准备点燃炸药时,执勤部队迅速赶到,将他们当场击毙。几个小时后,专列安全驶过隧道。

《一零一绝杀令》再现了1950年国庆前夕敌对势力企图用迫击炮轰炸天安门城楼,妄图破坏新中国第一个国庆大典的真实故事。

缴获的天安门炮击示意图

那年的九月,公安部截获了一封准备寄往日本的信件,里面有一张射击天安门的草图。原来,当时的天津老世昌公司在北京的代理人意大利人李安东是潜伏在京的特务头目之一,其真实身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驻华机关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为了支持李安东及其组织的特务活动,美国中央情报局费尽心机将一门“82式”迫击炮及炮弹隐藏在美方提供的所谓“救济物资”中,偷偷交给了李安东。1950年1月,李安东找到以目录编辑员身份潜伏在北京东交民巷法文图书馆的日本特务山口隆一,约他前往家中议事。李安东告诉山口隆一,他存有一门“82式”迫击炮及炮弹、子弹、手榴弹和手枪,可以“等中国政府在天安门开会时试一试”。山口隆一“有仇视苏联共产党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也同样的敌对”,二人一拍即合,草拟了一份计划报告,决定趁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国庆一周年举行庆祝大会时,炮击天安门城楼,谋害毛泽东及其他领导人。为了制定出更为周密的行动计划,山口隆一从5月开始便多次前往天安门广场,对广场周围地形等数据进行测量,并绘制成地图,注明炮击位置及毛泽东检阅群众时的位置等。9月16日,山口隆一将绘制好的图纸与说明辗转寄往东京的美国占领军总部,加紧制定炮轰的具体实施方案。

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找到公安部一局的侦察科长曹纯之,要他组织力量,迅速查清楚潜伏在北京的各种间谍特务,以保证首都安全,保证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1950年9月26日,在距离国庆日仅仅4天的时候,公安人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逮捕了李安东和山口隆一。之后,公安人员又顺藤摸瓜,李安东和山口隆一被捕后,公安机关顺藤摸瓜,一举捣毁了他们的间谍网,先后将间谍特务哲立(意大利人,潜伏身份为教员)、甘斯纳(德国人,潜伏身份为德国宝世公司北京代理人)等抓获。在国庆结束后,公安部又进行了第二次抓捕,将另外两名间谍特务魏智(法国人,潜伏身份为法文图书馆经理)、马迪儒(意大利人,潜伏身份为天主教易县地区紫衣主教)正式抓捕归案。至此,李安东间谍集团的7名成员全部落网。

在剧中扮演社会部反特刑侦高手兼侦察科长严军的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演员张晞临,他刻画的《人民的名义》中的大风厂董事长蔡成功和《黎明之前》中的第八局情报处长齐佩林都为观众留下了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

同样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李乃文在剧中扮演侦查员高诚,是东北野战军三打四平立下过显赫战功的侦察连长兼神枪手。近些年,李乃文俨然是一位荧屏上人见人爱的热门演员,他演的《虎口拔牙》中的牙医王天桥、《恋爱先生》中的牙医张铭阳、《天衣无缝》中的潜伏共产党、国军参谋江绍成和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瑞士医药代表,相信看过的朋友都会对他的严肃中自带搞笑成分的演技具有深刻的了解。

剧中的弹道、痕迹、化学分析专家王黎生的扮演者是童星出身的男演员叶静。当年,他和金铭合演的琼瑶剧《青青河边草》使他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童星。成年以后的他虽然没有了童星的光彩,但这些年在电视剧《六块六毛六那点事》、《兄弟兄弟》、《岳母的幸福生活》中都有过精彩的表现。

女演员胡丹丹在剧中扮演在苏联顶尖间谍学校受过专业训练的擅长发报、电子监听和熟悉电讯设备的侦查员李文蕾。胡丹丹拍的电视剧并不多,但她的外形非常适合演绎英姿飒爽、身手矫健的女警察之类的角色,而她参演的电视剧《猎豺狼》、《风语》、《警界英豪》等正是她展现自身优势的大舞台。个人觉得她的身高可能是她没有戏演的一大原因?她一米七三的个头无法轻易的找到与她配戏的男演员可能是个硬伤。

总之,《忠诚卫士》是一部以保卫新中国国家安全为题材的电视剧,喜欢看描写抓特务情节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此剧,因为里面到处都是特务、特务、特务。我喜欢看老的反特电影,每当看到那些黑白的、里面有不少滋滋啦啦杂音的、画面优势也不很清楚的电影时,就好像又回到了很久以前。如果现如今的反特电影和电视剧都像当年的《秘密图纸》、《跟踪追击》、《羊城暗哨》那样拍摄出来,估计看的人一定不会太多吧?

 

 

 

 

 

 

 

 

 

 

 

 

 

作者:spot321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婉妮' 的评论 : 问好婉妮!被你亮的吃食馋倒了。~~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问好菲菲!这个电视剧原先的名字叫《忠诚》,后来改成《忠诚卫士》了,和另一部2003年的电视剧重名了。这部剧是2018版的,网上可以找到,可能要下载。
婉妮 发表评论于
小时候那几部反特片都看过,那时电影少,拍一部就都去看。这部《忠诚卫士》还没看过,有时间找来看看。问好点点。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1点点啥时更新的,我怎么没看见,图文并茂还有历史,我喜欢看谍战片!我让领导找忠诚,他说没有,只有《忠诚卫士》,看来我搞错名字,这就去再看看。悄悄话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富春江南' 的评论 : 也谢谢你的来访!祝愉快!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富春江南' 的评论 : 问好富春江南!真的很经典。我每一步都看了好多遍,每一次都不觉得厌烦。~~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国铁树' 的评论 : 问好南国!是的,这几年好的谍战剧确实不少。祝愉快!
富春江南 发表评论于
谢谢这么全面的介绍,也很喜欢谍战片呢
富春江南 发表评论于
你提到的《羊城暗哨》那几部老反特电影真的是百看不厌
南国铁树 发表评论于
现在好看的谍战片多啊。以前那些,偶尔还找出来看,仍然喜欢。
点点介绍的,收藏起来,猛追!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yy56' 的评论 : 问好yy56!谢谢喜欢!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夏圓' 的评论 : 问好夏圓!有了你这句话,我回头还真要做一盘子土豆了。~~
yy56 发表评论于
这些老电影还都有印象,你这贴的链接我存下了。
夏圓 发表评论于
我也喜欢反特片,点点这篇信息量非常大,谢谢介绍,要收藏!
另外,做土豆永远不晚,土豆专列有为点点专设的豪华座,哈哈。;)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问好默默!啊呀,我也喜欢刑侦推理!高兴有人和我有相同的喜好。~~ 祝愉快!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我也是从小喜欢看反特片,现在喜欢看推理片。这部剧我要搜来看。多谢点点的好介绍。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确实,我非常喜欢看刑侦方面的东西。祝新的一周愉快!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问好小松!上龙井茶一杯!
南山松 发表评论于
点点真是看过不少的影视剧,尤其是反特剧和反特的电影,谢谢精彩的介绍,问好!
南山松 发表评论于
沙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