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1.5代华裔小移民,对美国的爱与不爱(图)

Technical analysis is a way to trade stocks.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trade. You get your way that match your personality.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文章来源: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5232 次)
 
去年年底、今年年初递交完大学申请后,高年级的学生们长出一口气,可安心静待来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回顾高中生活,父母这么说,“我家女儿写大学申请信时,回忆起这几年的移民生活,写着写着哭了……”;“孩子11年级才过来,学业压力大,大部分时间都是两点一线学校、家来回跑,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不过在美高学习、申请大学是一个不断探索自己挑战自己的过程,很锻炼孩子。”而1.5代小华裔,学习生活在美国,他们自己怎么看待移民、对待文化冲突?
 

刚移民美国时,Stephanie还是“小豆丁儿”,兴致勃勃地跟着老爹装修房子。她说喜欢美国文化的理由之一是,凡事都会被鼓励自己做主、自己动手。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异国有“风险” 移民需谨慎

“妈妈你不知道,刚入学的时候,很难的,很孤独的。我就是不‘坚强’,就是一个不能没有朋友的小屁孩儿。”

来自广州的Stephanie可能在和外婆一起收拾行装时,都没完全反应过来:要去美国读高中了,要移民美国了!

Stephanie喜欢广州的大都市生活,“可以走路、搭公车上学放学,路边都是商家,有时可以一边走一边玩。广州公交系统非常发达,想去看电影逛街都不用求父母接送。”而洛杉矶对于Stephanie来说,“是乡下。我们刚来时住山区,自然环境非常好,可是几天新鲜劲儿就过去了,我更喜欢都市的感觉。在山里不会开车寸步难行,我想自己在周围稍微走远一些都不行,父母说怕有土狼。”Stephanie还不喜欢文科,英语在中国时就学得很马虎。来美国后,突然进入到一个纯英文、山区环境,从语言到文化,一时无法适应。
 
 
在Yan的学校,孩子们一起组织中国文化活动。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整个学校几乎都是白皮肤黄头发的学生,亚裔都没几个,就我一个说中文的。开始大家都很好奇,主动找我聊天,我只会用英语‘流利’地和同学打招呼、自我介绍几句,之后就不行了。很快大家发现聊不成,就没人搭理我了。记得有一次独自走在空无一人的学校过道,过道很长很长,突然身有两个男同学在后面叫我,说Fucking Chinese……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恶劣的话,当时也不会用英语说过去,又怕又气,跑开后大哭一场。”

Stephanie特别想念在中国时的好朋友,她们组织乐队,练琴、唱歌、编舞……“有一段时间天天孤独得想哭,在学校里整整一天一句话也说不出,回家也不敢告诉妈妈。她很坚强,不喜欢看到软弱样子。可我就是一个小屁孩儿,我就是不坚强,我需要好朋友。有时感觉自己快自闭了。”

Sbarina说她为此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硬性规定每天必须找3个不同的同学至少说3句话,每完成一句就记录下来,慢慢地规定的数量越来越多。几个月下来,母语是英语的同学要抄的课堂笔记,到学年末的时候,英文单科拿全校优秀奖。她还有了好朋友,朋友们在脸书上晒合照,说“Stephanie是我最爱的中国裔美国人”。

文化冲突是让Sbarina最痛苦的一件事。移民的感觉让她始终很困惑,几次告诉妈妈说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移民这里,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来。我喜欢广州,喜欢那里的同学,也喜欢妈妈的朋友们,每个人都特别有意思。可这里,妈妈也再找不到在广州时那么默契好友圈。”

更让Stephanie尴尬的是,她的韩国裔、日本裔、墨西哥裔同学,说起自己的宗祖国,即使是生在美国,都很自豪。“我很少听到我们华裔自豪褒扬自己的文化,耳朵里听到的负面非常多,心里很不舒服。有其它族裔的好朋友曾对我说‘你们自己恨自己’。写大学申请信的时候,想起这几年的经历,把自己写哭了。现在,我很为自己骄傲为妈妈骄傲,只是这移民的路,我觉得还是谨慎,不要轻易选择。”
 
 
Yan的绘画作品获圣地亚哥县二等奖,作品在博览会上展出。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Yan和中国文化俱乐部的同学们一起制作的2019年猪年贺卡,据说是个会动起来的猪,获学校一等奖。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远离雾霾 天堂般的圣地亚哥

“没想到等真的开学了,一切都比我想象的要简单。英语和文化的适应问题,到目前为止都不是什么事。”

来自北京,高二才移民美国的Wei Yan初来美国时,爸妈陪着走访了美国东西部5个城市,综合考虑了学校排名以及生活环境后,最终因为加州学费较低亦有机会上著名公立大学,选择在圣地亚哥的La Jolla居住,就读La Jolla High school。

Wei Yan有着和Stephanie非常不同的体验。首先,“有备而来”,在中国即很拼英语学习。为考取国际高中部,Yan初二、初三即在北京上托福班,在国际高中高一就读一段时间后,移民美国。虽然语言绝对还是首先遇到的障碍,因为中国国内的英语学习以海量应试教育为特色,沟通交流方面欠缺,Yan也曾在初期阶段被父母“骂”,说“让你跟人谈事比杀了你还难受”;但是,因为学校华人很少,在纯英文环境中学习,加之已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且已培养出强大学习能力的Yan,很快适应。当父母再看到她与人交流时,评价变成“谈笑风生”。

其次是喜欢环境。Yan移民美国显然一下就爱上了美丽的圣地亚哥,“对离开雾霾严重的北京来说,La Jolla这片全美国都著名的海滩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堂。走在上学的路上,就能闻得到海风混杂着野草新鲜的腥味,海鸥就在身边飞过。”

在文化冲突方面Yan更是幸运,她说,“不管是美高还是国内高中,我都幸运地遇见了很多好老师。我的美国文学老师就曾很暖心地告诉我,如果他语速太快,我没有听懂,他会为我再说一遍。”不仅如此,Yan还遇见暖心的同学们。“因为我是刚从北京来的,所以老师和同学都对我特别关照,目前我完全没有感受到种族歧视。我还记得第一天的数学课(那时候还是上的代数2),有几个坐在我旁边的男生比较兴奋,有些吵闹。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下课后有个女同学找到我,并对刚才那几个男生的行为向我表示歉意,她竟然会为了别人的错来道歉(后来发现这也算是美国人的习惯吧,我的一个老师还曾对我说她为他们有这样一个总统感到很抱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