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 晴
美国之音报道:
北京高校两学者“因言获罪”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两位学者近日遭整肃,事件震动学界内外。
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对美国之音说:
“清华大学已经给了许章润,一个处理意见,包括停课、撤销职务,还有停止科研活动,看来回旋余地比较小吧。中国的事情往往是,上面定个调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下面执行时很可能会过火,因为怕执行力度不够,自己要担责任,所以这种心理往往会出问题。”
资料显示,许章润,安徽庐江县人,1962年生,中国法学家,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2005年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8年,他发表的《我们当下的恐惧与期待》一文,称2017年以来中国政治与社会倒退,提出警惕“极权回归”、制止“个人崇拜”、恢复国家主席任期制、实施官员财产公示的阳光法案、以及平反“六四”等八项建议。
近期遭到整肃的另一位公共知识分子,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讲师、《红色参考》编辑柴晓明。报道显示,3月21日,柴晓明已经被南京市国安以“涉嫌颠覆国家政权”指定监视居住。
和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不同,柴晓明任编辑的“红色参考”有所谓“毛左网站”之称。43岁的柴晓明曾留学英国,2014年回国后受聘北大,讲授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并在“红色参考”兼职,为一些国内毛左网站写文章。他曾发表欧洲国家政治经济方面的研究文章,同时关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以及性别平权、劳工权利等问题。
上述两位不同流派和色彩的学者遭整肃,寒蝉效应明显,导致一些社科人文学者的声音被压抑,不大愿意对媒体发声。张千帆教授说:“现在外面反对的声音很强烈。这个肯定是‘因言获罪’,但是大陆的学者,尤其是社科人文学者,已经习惯于自我审查,包括本人,平时说话大量自我审查。”
许章润和柴晓明遭整肃事件,大大激发网上和民间舆论对两位学者及其学术观点的关注。前中国青年报编辑李大同对美国之音说:“这是当局愚蠢的又一表现,越来越愚蠢。当局的做法是在以政府行为,加大两位教授的影响。消息在网上一经出现,我本人就看见许章润先生的文集,开始大量地在网上传播。以往可能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现在大家都开始研究他的文集了,他的影响在成倍地扩大。我看这很好。我认为,有关当局就是在故意使两位教授扩大影响。当局蠢就蠢在这里,以为打压可以使这个人的影响消失,但是,所有的打压都在成倍地扩大这个人的影响。”
李大同质疑有关当局整肃两位学者动机和效果,也就是现在常说的“防止低级红,警惕高级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