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网情深:尘埃落定的Match day感言——在美国行医之路(35)
WQQ, MD, PhD
(刀评:WQQ是我代教实习生以来,最为勤奋刻苦、主动热情的学员,不仅仅实习病理期间写了许多笔记,这一年里,在我主持的“美中基层病理医生辅导群”里的许多讲座、病例分析讨论,她都立即写出笔记和小总结综述文,自学的同时,与同学、国内基层医生分享!她的热情,表现在即使明摆的是她的“申请病理住院医生”的竞争对手同学,她也是非常热忱坦荡帮忙、从提供信息、到帮助联系工作、安家、分享面试经历、等等。我有许多非常聪明、学习优异的学生,但如她这样做到为人处事的真不是很多。而且她有一双如同老刀一样的精细操作的巧手——做过小鼠肾移植手术。老刀当年一双实验显微外科巧手大概全世界也就2、3人可以比肩的,深知这活儿的不易,所以,带她学冰冻切片,一上机,3、5张切出,我就放心离开让她自己继续操练了!她从刚来时的对病理一脸朦胧到离开时的全身心投入优秀表现,不仅仅让我把今年的优秀实习医生奖和奖金$500颁发给她,我下决心要让她进入病理医生行列。老天开眼,贵人相助,我的愿望、她的梦想实现了! 祝贺她,也相信她会更坚实步伐地走下去,成为一个优秀病理医生!)
今日放榜,match到我真心喜欢的top 1病理专业,曾经漫不经心的道路从此尘埃落定。回首不到一年的来时路感慨良多,从犹豫到坚定,让人吃惊。
自考试以来,很多朋友建议我申请病理,我都很迟疑,“不了吧,我不知道喜不喜欢”,对方也很吃惊,“一份工作而已,喜不喜欢有那么重要吗?”。是的,至少对于我来说,如果不喜欢,在今后的每一天都很有可能会放弃,因为一份麻木的工作要伴随今后漫长的一生,十分乏味痛苦。所以,尽管有众多亲朋好友的鼓励和帮助,我一直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走下去,甚至不知道该走向哪。很多时候是在应付,敷衍大家对我的期待、敷衍自己并不清晰的未来。
上一个面试季申请,我报了60个病理program,那个时候仍然很茫然,稀里糊涂接到3个面试,短暂的开心之后是烦恼,心里并不知道怎么去应对怎么样都无法绕过去的障碍,“你为什么会选择病理?”。面试的过程是毫无意外的尴尬,每一个人或直接或间接谈到这个问题,或者是“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你?”,每当遇到这个问题,我心里都很想问对方,“是啊,我也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要选我?”。结果是面面相觑,草草结束。Match day之后打算另寻出路,经不住朋友的劝说,决定认真做一个月ob,假设说服不了自己就果断放弃吧。
在纽约实习的一个月是多年来最充实、纯净的一个月,远离家庭和工作,可以沉静下来用心去体会。有幸得到何老师的指导,激发了我对病理的热爱,使得我对每一天充满好奇,为什么某个病例切片要深切、为什么要结合临床、为什么诊断是“考虑”而不是直接的诊断、为什么要去和其他医生交流。每一张片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前因后果都吸引我去寻找答案。一个病例的诊断有那么多问题需要解答,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原来学习病理是如此有趣,深深吸引着我,以至于在实习结束之后,我在何老师组建的病例群里写的讨论总结,到现在不知不觉完成了40个。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何老师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谆谆教导溢于言表,这是真正的职业精神。每一个实习的同学都听过何老师的frozen section课,其中有一段简单的医学史,每一个故事娓娓道来的背后是对职业的崇敬和热爱,这样的感觉十分打动我,那是一种与生俱来对事业的热爱,潜移默化的渗透到言行中,十分具有感染力。所以,有良师领进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喜欢,所以更加用心。
关于OB,我个人的体会是,如果目的是为了了解哪个专业,那么一个月就足够,多参与,即使微末的环节也可能产生很多问题,有多少心思去解决,就会得到多少回报。学习之余想一想:为什么要选择、学会了什么、吸引自己的动力在哪里。慢慢沉积下来的东西不但是对职业的理解,也是对自己更深刻的领悟,任何人都会感受的到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热情。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知道结果的那一刻,如释重负又惴惴不安。感激一路有良师益友同行,愿每一位奋斗中的同学都能够早日劳有所获、梦想成真。认真去选择,用心去体会,终有一日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
3/16/2019 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