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里的上海往事 (ZT)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但凡“下只角”地段的电影院,大概不配享受“首轮”资格,除了文革期间, 就那么几部电影翻来覆去地放映, 就无所谓哪个先哪个后了。

不过, 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二轮电影院的票价要比首轮的便宜些啊,这个就可以理解成对下只角穷人的体恤。-转载者

 

电影院里的上海往事

在这里→ 看懂上海 Yesterday
就以这些文字纪念那些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电影院以及它们所包含的种种。
1927年
 
 

有声电影问世。

1929年
 
 

上海开始放映有声电影。

1930年代-1940年代
 
 

上海观众能同步看到美国电影。

1950年代
 
 

上海影院的票价基本上是2角。

1960年代起
 
 

上海有了特色影院,有的专门放原版片,有的放纪录片,有的放“艺术探索片”。

 

 

 

 

1950年代,2角钱的票价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1952年上海电影院开始降低票价,2角钱(当时通货膨胀,所以票面上是2000元)的票价维持了相当长一个时期,让看电影成了普通百姓娱乐生活中一件寻常事。

 

 

随着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上海的电影院开始分为首轮、二轮、三轮,票价也有所变化。首轮影院如大光明、国泰等的电影票是3角5分,夜场最贵4角;二轮2角;三轮1角5分。因此到1962年宽银幕立体故事片问世时,票价高达5角,为当时之最。不过当时有关部门为培养潜在观众——为数可观的大中学生,设有学生场,一般是每天的第二场(下午4点以后,中小学放学时间),学生场票价7折,像大光明、国泰的票价就是2角5分,而其他首轮影院票价是2角。除了每天的学生场,每逢周日有些首轮、二轮影院都开设儿童场,专门放映美术动画片或儿童故事片,一般都在周日上午,票价一律1角。从1950年代起惠及了几代人,培养了无数的影迷。

 

1938年大光明戏院的电影票

 

大光明电影院如今非常现代化

 

当时的电影院分级主要是根据电影院各自的硬件条件。首轮影院都有冷气,座位都是软沙发座,座位数量基本都要上千。首轮电影院有:大光明、大上海、国泰、新华、和平、沪光、上海音乐厅(1950年代叫北京电影院)、美琪、衡山、东湖、延安(后改名儿童艺术剧场)、国际、江宁、沪南、沪西、沪东、长宁等。

 

二轮电影院有:上海艺术剧场、长江剧场、蓬莱、西海、上海、淮海、嵩山、泰山、平安、红都、胜利、长城、大都会、建国、日晖、燎原、浙江、长治、山西、大名、东海等。

 

三轮电影院:文化、红旗。

 

当时分级除了硬件条件外,还考虑到地域因素,让首轮影院尽可能布及上海各区。首轮影院名单中不少影院都“系出名门”,前世今生大有说头。

 

大光明旧照

 

要说上海的电影院绕不开的是大光明。大光明电影院初建于1928年12月,次年开始放映有声电影。有声电影发明于1927年,可见上海领潮流风气之先。

 

1931年歇业,英籍华人卢根接办,租地拆旧重建,由匈牙利建筑师乌达克设计建成后以其规模之大——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设座2000个,设备之先进——美国RCA公司的有声放映机和音响系统、译意风耳机,覆盖全院的冷暖气设备,装修之豪华——各处通道及楼上楼下三处观众休息厅都铺设羊毛地毯,休息厅都设置沙发,而被称为“远东第一影院”。一时间,到大光明看电影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入场口放眼望去尽是社会名流和外国人,每逢周六九点一刻那场电影,在附近几条马路上停满了私家牌照的小车。余生也晚未能亲眼目睹如此盛况。

 

记得1958年大光明改建成宽银幕电影院,放映的有两部苏联故事片《三勇士》、《堂吉诃德》,一部纪录片《贝加尔湖》和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上海电影制片厂(海燕)摄制的《老兵新传》。

 

新华电影院的前身夏令配克大戏院

 

如果说大光明因其“远东第一”著称于世,那么新华电影院也有其独特的第一:创建于1914年,建成时名夏令匹克影戏院,是上海第一家正式影院。建成就专门放映美国默片,1929年2月9日首映美国有声片。1939年改名大华大戏院,1951年改为国营新华电影院。好莱坞电影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占据了中国市场的75%以上。上海作为1949年之前中国电影的最大口岸,本地观众已经能同步观看美国电影。以前一直有种说法说是好莱坞八大公司在上海有自己的院线。其实这不正确,实际直到1946年, 米高梅公司才买下一座影院,即大华电影院(解放后改名新华),好莱坞在上海和中国其他地方的垄断存在于发行制度, 而不在于是否拥有影院。华纳、二十世纪福克斯、派拉蒙、雷电华、哥伦比亚、联艺、米高梅和环球, 以“八大公司”而著称于中国。到1930年代后期,这些公司都在上海建立了机构, 通过代理商发行影片。而这些代理商都是中国人,拥有电影院的也都是中国人。只是当时在这些电影院观看好莱坞新片价格不菲,不是广大劳动人民能享受的。

 

那部因演员泳装出演而引起轰动的《出水芙蓉》1948年在大华影院及其下属所有影院连映6周,当时的译名为《水莲公主》,次年重映时改名《出水芙蓉》。1949年春,上海解放时该片又在大华影院重映。在1964年的同名话剧和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出水芙蓉》成为美国腐朽电影和文化的一个符号。

 

二轮中的“首轮”——上海艺术剧场和长江剧场,它们都曾是“话剧大本营”

 

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八年复出首演就在兰心大戏院

 

有两个虽被定为二轮却不能不说的电影院,就是上海艺术剧场和长江剧场,以硬件条件来说两者都够首轮级别,特别是上海艺术剧场(1949年以前叫兰心大戏院),1867年由英侨在今圆明园路建兰心戏院,英侨的剧社演话剧。1930年迁建至现址,剧场不大却十分精致,欧洲古典风格的内装修两层观众厅设座700多个,皮沙发椅之宽敞恐怕为上海影剧院之最。仍以英侨剧社演出话剧为主,公共租界工部局管弦乐队定期在此开音乐会,堪称高雅。1945年10月,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八年复出首演就在兰心大戏院。解放后沿袭了以话剧为主的传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每排了新戏首演和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公演都在此。

 

再说长江剧场,1923年由英籍华人卢根建成(也就是那个1931年接手重建大光明的卢根),名卡尔登大戏院,专门放映外国电影,也演话剧。1935年-1937年主营话剧演出,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成了上海话剧电影界抗日救亡活动的一个基地。1951年底改名长江剧场,专演舞台剧,与上海艺术剧场一起被称为“话剧大本营”。至于会被定为二轮影院是因为话剧基本只在晚上演出,整个白天就空着场子,为经济效益起见就利用白天放映电影。因其票价只要1角5分,而且放映的影片虽不是新片但都是“过时”的中外优秀的经典影片而很受影迷欢迎。

 

卡尔登大戏院广告

卡尔登是长江剧场前身

 

对于小孩子来说,电影院里的冷气是种豪华享受,票价只要5分钱!

 

当时首轮二轮影院在硬件上除了放映设备、内场环境之外,最大的优势恐怕就在大夏天有冷气开放。记得当时首轮影院大门口总有一个很大的灯箱或广告牌上用美术字体大书“冷气开放”,还用蓝白两色的冰雪图案装饰,在夏日炎炎时分很是诱人。在上海影迷口中常可以听到“去孵冷气”,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要说空调连电扇也是稀罕物的岁月,去有冷气开放的电影院看电影是很享受很有面子的一件事。对于孩子们来说,暑假里上海艺术剧场的中午场是首选,花上1角5分可以孵上一个半小时冷气。

 

在“上艺”没有中午场的时候就去儿童艺术剧场,那里几乎每天都有中午场,不过放映的是新闻纪录像片。记得当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厂拍摄的《世界见闻》记录了世界各地的奇风异俗和发达国家的新科技、新发明、文化艺术的新潮流,很有趣。当然还少不了批判西方资本主义花花世界和腐朽的生活方式,每辑十几分钟,几辑一起放映也有30-45分钟,最有吸引力的是票价只要5分钱!尽管往往是顶着烈日去,看完回家也是一身臭汗,孩子们却乐此不疲。

 

金门大戏院的电影说明书,上面还有酱油广告。

金门大戏院后来改为儿童艺术剧场,

现已消失。

 

儿童艺术剧场建于1939年,当时名叫金门大戏院,1952年改为延安电影院,1957年改为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专演儿童剧兼映电影。这是上海唯一一家专演中外优秀儿童剧的剧场,《马兰花》《地下少先队》《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中外优秀儿童剧滋养和陪伴了几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在延安路高架建设中这块少年儿童心中的乐土轰然倒塌消失了。

 

有些没有冷气的电影院,天花板上悬挂着吊扇,在楼上某些位置的观众会因这些电扇长长的吊杆部分遮挡了视线而影响视觉效果,楼下的某些位置会因电扇风叶的影子留在银幕顶部而影响画面。有些电影院把电扇安置在场内两边走道的墙壁上,中间位置的观众几乎吹不到,影院为解决这个问题专门准备了一些纸团扇放在进口处的大木箱里让观众自取,结果是电扇的嗡嗡声和纸扇的沙沙声从影片开始到结束成了另一种声效。更精彩的是影片结束散场时只听得一片劈里啪啦和稀里哗啦声,前者是硬木板座椅观众起身离开时翻起的声音,后者是观众将纸团扇扔进木箱里的声音,煞是有趣。

 

当时没有网络,但影迷可以从影院买到当月的排片表,也不用担心想看的电影因为票房欠佳而只有“一日游”。当时全上海的电影院每月排片也是由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一安排。每月初发行公司会印制一张全上海首轮、二轮、三轮影院的排片表,在全市电影院都有发售。影迷一表在手全市影讯尽在掌握之中,仔细研究一番在上面圈圈画画定下一月观影计划。首轮一般安排六七部中外新片,其中译制片略多。这张表一般是不会有变化的,就算某一部片子票房欠佳也不会立马撤下,只是在该片的档期中会每天插一两场卖座的旧片复映。所以想看的观众不用担心当今常见的某片“一日游”就从排片表上消失的现象。用今天的词来说就是“诚信”。

 

海门路144号,东海电影院

 

当时的排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段上靠近的同级别影院跑片,这样有一个好处是跑片不会因路远、遇到交通堵塞而耽误。比如当时卢湾区的国泰与新华;黄浦区的沪光与上海音乐厅、大光明与和平、大上海;静安区的美琪与江宁;徐汇区的衡山与东湖(1962年后建成立体影院后改变);虹口区的国际与大名、永安与东海……这样有一个好处:一家满座再去另一家看看,比如沪光满座的话,再往东面走上十来分钟去上海音乐厅,总有一家能实现你的愿望!当时影院在正片前总会加映一两辑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厂摄制的新闻简报,十来分钟的时间差让你在来回奔波间也不会错过正片开头,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如愿以偿地完成每月的计划。

 

上海曾有专门的“艺术电影院”,“第五代导演”们初试啼声的作品——《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等就在那里放过。

 

维也纳舞宫的舞票。

维也纳舞宫后来改建成红旗新闻电影院,

位于西藏中路,专映纪录片、科教片,

现已消失。

 

除了首轮、二轮、三轮影院,当时还有放映专门类别的影院。当时地处上海闹市中心西藏中路(中百一店对面)的红旗新闻电影院看名字就知道专映各类新闻纪录片、科教片。按级别是三轮可论身世却也颇有来头:创建于1918年,前身是维也纳舞宫。1958年改建为电影院设有1000多个座位。也许是地处闹市,虽然只映各类纪录像片却也票房火爆,也可见爱好纪录片这一类型的大有人在。另一家专映新闻纪录片的文化电影院也是地处闹市——上海老城厢福佑路城隍庙外,规模却小得多,只有120个座位,堪称迷你。这两家在南京路商业圈和豫园商业圈改造中被改造掉了。

 

上海展览中心里有个友谊电影院

 

现在已经消失的平安电影院

 

1960年代上海特色影院中还有几家在星期天上午专门放映原版片的影院。记得有这么几家:新华、平安、胜利、中苏友谊馆。前三者主要放映英法等语种的片子,后者很特色的是专门放映俄语原版片。新华这里就不再说了,平安电影院地处南京西路陜西路口的黄金地段,曾经也有过花样年华,近旁的梅龙镇环艺影院等现代化电影院建成之后,平安的“鸭梨”很大。平安电影院有过“自救”行动:几年前花巨资3500万元,从美国引进高科技设备,成为中国首家动感电影院。不过放的动感电影不是故事片,一次只放映10多分钟,市场反应平淡。院方为弥补电影院的不景气,不断将内部空间分割出租,电影院本身越变越小。零刀碎割惨淡经营终究回天乏力,于2005年整体租给ZARA品牌。

 

而胜利电影院比平安还早了一年走上拍卖台。至于那个极不起眼的中苏友谊馆电影厅却也曾经沧海桑田:最早是属于上海博物馆,博物馆迁走后归上海图书馆,曾经因为藏书空间不够用而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加建工程,建筑的中间划出一部分给中苏友协,就是中苏友谊馆电影院和中苏友谊馆阅览室, 后因中苏关系公开破裂也都悄悄地关闭了。其间一度作为南京西路上海美术馆的一部分,直至1994年建上海大剧院被圈进。大约就是现在上海大剧院的马克西姆餐厅和大剧院画廊的位置。这个小小的电影院专门放映苏联影片和俄语原版片,而且票价低廉,是上海喜爱苏联影片的影迷的乐土。平安、胜利和地处淮海路的嵩山电影院这三家在1980年代初曾经专门放映粉碎“四人帮”后拍摄的“艺术探索片”而被冠以艺术电影院之名。而那些“艺术探索片”其实就是“第五代导演”初试啼声的作品,有《黄土地》(张艺谋导演)、《一个和八个》(张军钊导演、张艺谋摄影)、《海滩》(滕文骥导演)、《生活的颤音》(滕文骥导演)、《弧光》(张军钊导演)等。

 

恩派亚大戏院,后名嵩山电影院

 

文章节选自:《电影院里的上海往事》,作者叶智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