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芝加哥当代课老师(九)咬文嚼字说文化差异

我发现,不同的文化,都会在它的文字中表现出来。

父母该不该管孩子?先看 “管”这个字,在中国文化里,管 = 控制(control)+照顾(support)。在美国文化里我还没能找到一个恰当的词同时包含这两重意思。想起某个电视剧里老妈干涉儿子婚姻的片段,儿子挥着拳说:“别管我”,老妈声嘶力竭地喊:“我不管你你长那么大”。这说的完全就是两码事嘛。儿子说的是:别干涉别控制我的事,老妈说的是:我给你吃喝把你养大了。这事儿放在中文里还真就说不清了。所以当我们争论孩子到底该不该管的时候,首先建议您换个词,要不然很可能说的不是一回事,而且本来这个事就不好说清楚的。

管这个字和其背后默认的中国文化就是:我养育你所以我也理所当然控制你。我看到过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形容老一辈中国父母的养育方式:“生活上百般照顾,精神上百般虐待”。 “百般虐待”是说得有点极端,但可以描述子女的心里感受到的痛苦和父母对此事的毫无反思。精神上的无视和意志上的控制,是“管”这个字在一些中国父母身上的生动的体现。许多人发誓自己做了父母不会重蹈覆辙。可惜,说出来由得你,行出来却由不得你了。在某个年纪,也许你会突然发现你慢慢变成了你妈,孩子在抱怨你当年抱怨你妈的话。如果我们一直呆在中国,也会觉得理所当然会妥协。在美国文化里,孩子从小就是独立个体,本来就是嘛,虽然美国文化又好像走了另一个极端。文化的对比令我们反思和进步,让我们寻找真正的爱是什么。给孩子的爱是附带条件的,拥有主权的,堂而皇之的,还是真正的爱?或许父母在管孩子这件事上更该思考的不是应该做些什么,而是应该不做些什么。

教育

教育这个词在中国文化里说的是理论,方法,思想,实践等等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都在探讨的问题。在美国文化里, Education说的就是一个字:钱。伊利诺伊州政府关于教育的会议吵来吵去这么多年没说别的,说的只有一个事:budget (预算)。Education (教育)这个词背后的美国文化就是:所有问题都能靠钱来解决,钱能解决所有问题。

固然,没有钱解决不了问题,可有了钱也未必能解决问题啊。在芝加哥公立学校,预算是按照学生的人头发放的,这个钱怎么用,校长说了算。不仅如此,教科书的选择也是校长决定,在十个不同学校能见到八种不同的课本。老师的任命去留也是校长拍板,在不同学校我经常会发现怎么这个学校的老师个个都敬业又专业,而那个学校的老师怎么每一个都不怎么好?用差不多同样多的钱,达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在美国,至少在芝加哥市内,好像真正决定教育质量的是校长,或者说是校长的理念。

在中国有个叫康瑜的年轻人,到大山里支教两年,发现了一种治愈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的有效途径:写诗。这些孩子的诗写得真不错呢。诗歌能让被苦难包围的人有力量地生活。康瑜创办了“是光”这个组织,吸引了更多志愿者影响了更多儿童。这个事情要是放在美国,得花多少钱去雇social worker, 去配psychologist啊,而且应该也不会有这样持续的效果。

现实是,凡事指望着拿钱来解决问题的美国政府,现在很缺钱。又有教师工会在撑腰,老师混日子的挺多。我见过有的老师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请假,随便打发给哪个代课老师,有的学校一天能贴出十多个代课空位。学生们只能自求多福了。这是市区的情况,郊区虽然好些,毕竟人数少。美国人真应该换一种角度来考虑问题了,不是从上而下的拨款,而是自下而上的改革。既然有Doctors without borders (无界医生组织) ,是不是也可以来个Teachers without borders (无界教师组织) 。师资不给力,可以从其它资源寻找,可以鼓励各种专业人士参与进来,可以参考我们中国人少花钱多办事的模式嘛。又跑题了。

文化是什么?文化不是吃什么饭穿什么衣,甚至不是过什么节有什么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在交流思想中能碰撞出火花。但有一些东西,是只有小的时候才容易掌握的,长大了则很难学会。比如法语里的打嘟噜,比如桑巴舞里的扭屁股,再比如和文化有关的思维方式。用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影响下一代美国的小朋友们是一件有正面意义的事情。美国学校,美国孩子太自由太散漫了,但就像四川潮湿但人们爱吃麻辣一样,凡事有它自己的相生相克,美国人爱sports(体育),正好修正了自由散漫。但是这个美国式思维方式,或许应该让中国文化来修正一下:节制,中庸(中庸本意是合乎本来的道,恰到好处,非妥协折中),内敛。

中国文化一直没能真正走出国门,一方面我们把属于自己的祖先的文化曲解和丢弃了。另一方面,宣传。看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开门关门。我倒是认为,做文化最优对象不是成人是儿童,做文化最优时机不是文化节是平日课堂,做文化最优载体不一定要专家,可能就是身边我和你。

登录后才可评论.